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下)   作者:柳成武
[导读] 作业的分层布置对于教师而言是一项富有挑战的工作,分层作业在设计时,虽然会消耗教师很多的精力与时间
        柳成武
        遂昌县新路湾镇中心小学  
        摘要:作业的分层布置对于教师而言是一项富有挑战的工作,分层作业在设计时,虽然会消耗教师很多的精力与时间,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与其对课程的熟知程度,对学生情况的掌握程度都是很大的挑战。但分层作业的实施对于学生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对我学校五年级二班的学生进行调研,通过对分层作业在我学校五年级二班的实际效果进行观察研究,发现了目前分层作业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分析问题的原因,最终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作业;实践研
一、引言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数学是小学课程当中至关重要的学科,小学数学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对问题基础逻辑思维,更是为其在后续中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业作为教学当中重要的一环,不仅是对已学课程的巩固,更能对较弱的学习部分进行有效的补充。而面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形式,可以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树立信心,不断挑战自我,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对于教师而言,分层后的作业布置,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与程度有更加清晰的认真与判断,进而更好的进行教学辅导工作。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基础较差,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分层作业可以使得学生减少作业所带来的负担,其次更能通过完成分层后的作业掌握学习课堂知识,进而循序渐进,逐渐提高学习兴趣与成绩。
(二)相关理论概述
        对于“分层”在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当中的运用与意义,截止目前尚未有专家学者提出严谨的定义。本文当中的分层意为针对不同学习程度与状态学生进行分组划档,根据教师的主观感受与客观成绩,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作业布置上采用不同的作业量以及作业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分层布置作业的意义在于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来完成相应的做业,这一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尤为重要。数学是讲究逻辑与思考的学科,答案往往都是唯一的,固定的,在这样的学习目的统一的情况下,分层作业可以使得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尝试挑战难度更好的题目,而针对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分层作业的方式使其先从较为简单的题目开始巩固基本知识,进而循序渐进的跟上课程进度。
(三)我校作业分层布置的现状调查
        笔者对A学校五年级2班进行调研,该班级采用A、B、C三个等级的分层作业布置方案,其中A难度最高,B相对一般,C对应简单,进而对该班级40名学生以及该年级三位数学老师进行问卷调查。最终成功收回有效学生问卷40份,教师有效问卷3份。对学生的问卷内容主要包含分层布置作业后各层级学生完成数学做业的时间、主观难度、以及对的分层作业这一举措的满意程度。对教师的问卷内容主要为批改做业用时、分层布置作业后对教学的影响程度。最终得出调查结论,学生们完成做业的时间大都在20分钟左右,对于作业的难度学生普遍感觉难易程度一般,对分层作业这一举措的满意程度方面产生了较大分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对其表示不满。对教师的问卷结论相对一致,3位教师都表示在批改做业的时间方面影响较少,但在教学方面,3位教师都表示明显增加了教学难度。
二、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存在的问题
(一)分层作业导致学生之间产生矛盾
        通过对我校班级的调研得知,分层作业的布置在学生之间引起了较大的争议与矛盾,矛盾引起的主要原因便是在实施分层做业的同时,也给学生们分了层。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群体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首先心理上会有一定程度的抵触。首先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对于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出现了歧视、嘲笑等情况, 而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也当面对着难易程度最简单的作业时,自身也产生了自卑。
        分层作业虽然出发点是为了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以及在完成作业时获得充足的成就感,最终树立起学对于学习的兴趣与自信。但是不可否认的时,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的分成作业无疑是教师给全体学生在知识水平等方面做了优、良、差的群体分层, 从而引起学生间的矛盾与冲突。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难度增加
        在未实施分层作业前,教师日常的授课过程只是简单的在堂讲课,进行作业布置,对个别同学加以辅导。在实施分层作业布置之后,由于分层作业将学生的课程知识掌握程度划分的一目了然,因此出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目前水平较差的学生们是否可以听懂,同时还要确保水平较高的同学们不会觉得课程乏味。
        除此之外,对于在作业分层当中完成最低层级作业的这部分学生,教师为了其能更快的跟上其余同学的脚步,往往还需要对这部分学生重点辅导。而分层作业在批改时,同样也加增加了教师的批改时间。以上情况都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对教师产生了较大的精力消耗,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三)分层作业的层次设计较为简单
        通过对A学校的调研发现,目前其数学做业的分层布置还处于简单的分层,通过学生日常的学习状态以及考试成绩来设立A、B、C三个层级的作业。然而这种分层作业的形式对于班级里个别学生而言,仍然是不使用的。例如对于基础极差的学生而言,倘若专门为其设计及其简单的作业,对其学习方面而言用处不大,面对这种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专业的辅导使其跟快的进步,从而跟上教学课程的步伐;对于成绩特别拔尖的学生而言,即使是A层级的作业难度,对其而言难易程度仍是一般,这种情况最终会导致这类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容易敷衍了事,而布置的作业也只是消耗学生的时间,巩固知识的作用微乎其微。
三、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优化对策
(一)做好学生思想引导,避免产生矛盾与歧视
        为避免学生之间因为分层作业的不同产生矛盾与歧视,教师应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让学生明晰分层作业是为了帮助其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以及提高自身学习能力,而不是炫耀与嫉妒的资本。


        首先可尝试开展主题班会,将“分层作业布置的目的”与学生细细讲解,纠正学生们对分层的错误观念。其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做到观察学生们的即时学习状态,对状态出现问题的学生做好及时约谈工作。除此之外,对于暂时处于低层级的学生,教师应对其加以观察与引导,当此类学生有进步与提升的情况出现时,应及时对其作业的层级进行调整。与此同时,对于退步的学生教师也应予以批评,同时调整其作业到合适的层级,从而督促其不要退步,应努力向前。
        教师在日常的作业批改过程当中,应时刻对班级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记录与跟进,按照实际的情况随时进行层级的调整。对于退步的学生予以批评,了解其退步的原因;对于进步的学生加以表扬,鼓励其继续努力。
(二)增加教师福利待遇,同学之间相互帮助
        我国小学教师的薪资以及福利待遇普遍不高,但其工作的压力与强度却一直处于较高的状态,分层作业的实施无疑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对于此种情况,学校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发现并出台相关政策,保障教师队伍的薪资待遇以及福利水平。只有让教师队伍的付出与汇报呈正比,教师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而因为工作难度与强度加大而当产生的不满情绪,也会随之解决。
        除此之外,可将班级内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分组,通过高层带底层的方式推进低层级学生的学习进度。首先,在学生座位上,应避免同层级学生扎堆的情况发生,例如小组人数在6人的情况下,需要至少保障有两人为低层级学生,且两人直接需要位于小组座位的两对角,避免过多接触相互影响。其次,将辅导工作纳入班级的奖惩机制当中,对于学期末有明显提升的学生以及其所在小组进行奖励,奖励方式例如文具、奖状等。
        班级作为一个群体,小学6年的时间,大多数班级的人员变动都不大,也就说明实际上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已相当熟悉。而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主要原因为分层作业实施之后需要对不同层级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案,尤其是对于低层级的学生而言,更是要对其进行特别辅导。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可采用让高层级的学生辅导低层级的学生的方式,以此来适当减轻工作量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当同学之间的感情,发扬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精神。
(三)分层评价,分层指导
        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尤其是对于小学生的表现欲,成就感特别强的年龄。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乐趣,又不断地给自己一些可及的目标,调动学生去学习,这才能紧紧地抓住学生,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不断地提高。因此,在作业布置上经常给学生以学分的评定。
        对于不同学生所选择的作业等级,结合学生的作业质量给学生评定,如果一个优等学生选的是A类作业,而且是完成很好,教师给记lO分;如果这类学生做了针对自己来说没有挑战性的B类作业.虽然完成质量较好,也只给记8分。以次形式来让学生更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同时鼓励学生要敢于挑战。通过这种分层自选作业,教师以积分的形式给学生评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既没有给学困生造成学习的障碍,丧失学习兴趣,又使优等生有更多的提高的空间。
结语
        本文通过问卷调的方式对A学校五年级二班的数学分层作业实施效果进行研究。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分层作业的相关理论概述以及我校五年级二班的问卷调查情况。第二章通过对我校五年级二班的问卷调查情况总结分层作业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第三章通过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当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与措施。
        笔者的理论水平与能力尚浅,再加上调查方式的片面与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的不当之处还望前辈与后者加以指正。同时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部分学校在实施分层作业时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也以期本能为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耿怀国.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几点尝试[J]. 山东教育(小学刊), 2006(Z4):24-24.
        [2] 须宏娟. 对小学数学分层作业不同评价体系的建构[J]. 现代教学, 2008(Z1).
        [3] 常迎宝.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教学价值与实施[J]. 数理化学习, 2015, 000(008):P.87-88.
        [4] 白小卫. 基于个性差异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J]. 天津教育, 2019, 000(012):178.
        [5] 于青青.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6] 梁爽.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创新性设计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20.
        [7] 刘瑞. 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策略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8] 宋慧敏. 三年级数学课外作业设计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9] 宋慧敏. 三年级数学课外作业设计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以大连市湾里小学学生为例[D]. 辽宁师范大学.
        [10] 崔倩倩. 自主性小学数学作业“后设计”模式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11] 赵悦. 吉林省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的调查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