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下)   作者: 徐玉娟
[导读] 小学音乐是对学生艺术气质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从更多的方面感受到生活和自然的旋律美
        徐玉娟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宝泉岭局直小学
        【摘要】小学音乐是对学生艺术气质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从更多的方面感受到生活和自然的旋律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各方面的素养都在提高。小学音乐是对学生音乐细胞的启蒙,音乐兴趣的开发,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欣赏;教学探究
        【正文】小学音乐的欣赏教学是素质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板块,对学生的个人培养也很重要,但是由于个别不良的教育背景以及本身的学科特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同时也急需相应的对策。我将从当下小学音乐教学现状以及有效开展“看”得见音乐欣赏教学的探究分析几方面展开论述。
        一、当下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1.1课上教学的方法单一
        在长期以来的小学音乐教学中,课堂老师一般会选取课本中比较简单的几个曲目,先给学生播放教材匹配的音频,然后再分句教给学生怎么演唱,教学期间会涉及到这个曲子中的一些演唱技巧,或者有关于作曲家作词人的创作故事,以及职业背景。进行简单的教学后,老师会让学生自己尝试演唱和同学相互讨论等。在这个过程中,主体一直是老师,老师在不停的输出内容,并没有给学生主动思考以及欣赏音乐的机会。再加上在小学阶段,音乐作为一个副科,每周安排的学时比较少,老师想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只能压缩学生在课堂欣赏音乐的时间。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一直都是在重复老师的动作,对音乐作品缺少自己的看法和欣赏。当下这种教学形式是绝大部分小学音乐课堂的状态,使得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不能够被发觉,对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也没有好处。
        1.2课堂的师生互动比较少
        好奇和探索是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都喜欢自己观察和发现一些新鲜的事物,然后和周围的伙伴探讨,以此来增加自己的成就感。同时,学生之间在探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新的想法,而这些新的想法就会促使孩子们进行更丰富多彩的创作。而在当下大部分的小学音乐课堂上,老师并没有安排好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时间,让学生在课上只是机械的听讲、练习、记忆,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对音乐学习的乐趣,进而不能很好的激发自身的创造力。
        二、有效开展“看”得见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探究分析
        2.1教师根据教材尝试编写更容易理解的音乐曲谱,方便学生进行演唱和欣赏
        在很多小学教学安排中,虽然有音乐教学的课时以及相关教材,但是由于小学生自身的音乐基础普遍较差,对于教材中的专业曲谱以及演唱技巧几乎是一无所知,所以在音乐老师上课时,虽然向同学展示了教材曲谱,让学生一定程度上“看”到了音乐,但是并不能够真正理解音乐,走进音乐。

由此,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在教材中学过的基础曲谱知识中选取一些曲谱元素,将原本的复杂曲谱改编的更简单,让同学更容易理解。
        例如:在学习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海上风暴》时,这首曲目的原创应用到了一系列的管弦乐器,同时具有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旋律,在教材的曲谱中也具有回环曲折的特点,但是这样的曲谱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起来太过于复杂音乐教师可以尝试把曲谱变得更简单,选取其中重要的具有衔接作用的曲谱元素给学生进行讲解,方便学生对曲目有整体的认识。
        2.2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经常向同学展示多种音乐曲目以及演奏乐器的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想要让音乐变得可见,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学生播放相关的音乐表演视频,让学生试听结合感受音乐的魅力,观看过程中对音乐不断欣赏和品鉴。
        例如:在欣赏人民音乐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火车波尔卡》时,教师可以尝试寻找作曲家爱德华的现场演奏视频,播放给学生进行观看,通过现场演奏的整齐划一,以及铿锵有力的音乐效果,让学生对音乐产生不一样的看法,同时提升自己的音乐欣赏水平。
        2.3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加入表演元素,教师组织学生编排音乐剧,让学生看到音乐,欣赏音乐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许多曲目都展示了一幅一幅生动的画面,或者内容多彩的小故事。音乐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把曲目中的情景摘取出来,编排成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故事或者对话,再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把台词改成演唱的形式,最后组织学生编排成一个小音乐剧。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充分融入到音乐曲目中,还可以充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音乐。
        例如:在学习人民音乐出版社一年级下册《放牛歌》时,虽然整个曲目全曲只有四句歌词,但是内容却涉及到了放牛时的天气状况,以及放牛人的状态和心情。老师,可以据此编排一部四人组的小音乐剧,每一位同学负责一句歌词,表演开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歌词的含义以及应该演唱出的节奏和情感,表演过程中,老师可以播放提前准备好《放牛歌》的音乐伴奏,让学生的表演更有氛围。这样的过程下来,虽然课堂的学生并不是每一位都参与了音乐的展示,但是每个学生都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通过音乐剧的形式,让音乐变得可见,丰富了学生的音乐内涵。
        【结束语】总结来说,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小学音乐教师不断尝试和进步。音乐欣赏教学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希望小学音乐的教学可以真正引起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重视,为有效开展“看”得见音乐欣赏教学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顾燕.“看得见”的音乐——图谱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实践[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1):128-129.
        [2]任思雅.看得见的音乐——图谱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8(10):86-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