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泳
厦门市新翔小学 福建 厦门 361101
摘要:新课改要求,不管从事任何阶段、任何学科教育工作的教师,在开展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都要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以小学科学为例,小学科学课堂的开展,主要要求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而实践证明,PBL(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帮助教师达成这一目标。本文主要就基于PBL模式下的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策略作论述。
关键词:PBL模式;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前言:
所谓PBL教学法也被称为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开展本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仔细研读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后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课堂参与度得到有效提高。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应用PBL教模式,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对于班级学生整体科学探究精神的激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深入挖掘教材并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
想要在课堂中应用PBL教学法并实现高效教学,从事相关小学科学教学的教师们要重视在开展教学之前,首先要对班级学生的学情进行调研并分析。除此之外,还要对相关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并找到适合的教学方式,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以及深入挖掘是每一项教学活动开启的首要工作,是一项教学有效开展的基础。从事相关小学科学教学的教师们,在对教材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的内容是什么,紧接着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新课改要求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主要要求教师们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之前要对班级学生的实习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水平进行摸底调查,做好学情分析工作。
以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要仔细研读教学大纲明确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的。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三方面展开,一是生物的遗传现象相关,二是生物的变异现象相关,三是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本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是要通过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能够自主对社会中一些遗传现象进行发现与分析。其次,要求学生在学习过后能够将自己与家人的外貌特征进行比较,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相关解释。教师通过学情调查发现班级学生都没有掌握与生物学有关的知识,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之前先为学生介绍一下什么是遗传现象。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为学生展示一个家庭的全家福照片,并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能看得出来谁是哪对父母对应哪对儿女吗?为什么?以此引入教学课堂,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的调动。
二、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PBL教学模式主要是要求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走进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充分激发。最终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要通过相关教学让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问题。这就要求从事相关小学科学教学的教师们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要根据教学内容为班级学生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这些科学有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具有引导学生进行学科深入探究的功能。
以六年级第二单元《人类的遗传现象》教学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被外人说过长得很像爸爸或者妈妈的经历?学生在思考之后会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教师这时候可以以随机点名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发言。有学生说:有,大家都说我长得像爸爸,高鼻梁,黑皮肤;另一个学生回答:有,我和我妈妈一样大眼睛,小嘴巴,大家都说我和妈妈长得很像。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及时进行肯定并导入教学内容;是呀,我们都或多或少与我们的妈妈爸爸长得很相似,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科学课堂里被称为“遗传”,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探究“遗传”的奥妙好不好呀?学生会立即回答:好!在学习了“遗传”相关知识点后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学生:同学们,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子女都与父母长得一模一样呢?为什么呀?以此引入“变异”教学相关。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吸引到教学课堂中来,对于科学课堂的高效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学生探究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与评价
PBL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展开的。但是我们发现很多时候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学生还处于“懵”的状态,更别说自主探究了,主要是由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们习惯了教师教授知识的学习方法,突然让学生自主展开学习他们将会比较难以接受。这就要求从事相关小学科学教学的教师们在开展科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设置好问题之后,要适当的为学生指导研究方向,帮助学生构建好问题研究的思路,最终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其次,教师在学生完成探讨之后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能够知道自己的长处以及不足之处,以便改进。
以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神奇的力量》中《能量的转换》的教学为例,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要通过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机制。在完成相关教学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设计一款小玩具,玩具的使用过程中要体现最少两种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问题抛出后教师可为学生指导思考方向:同学们想一想夏天我们使用的小电扇是什么能量与什么能量之间的转化,然后仿照这样形式设计玩具就可以了。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会有了明确的方向进行玩具设计,对于学生高效完成设计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综上所述,PBL教学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获得了一众教师以及学生的认可。从事相关小学科学教学的教师们在开展科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合理使用PBL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科学探究思维,为学生长远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魏唐英.小学科学PBL教学模式运用探索性变革[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2):109.
[2]王德锦.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PBL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探索[J].文渊(中学版),2019(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