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创愈
横县少年体育运动学校 530300
内容摘要:随着移动互联教育发展,微课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微课设计直接影响微课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微课形象、生动、简洁、高效等特点,认真钻研微课设计,从微课设计的时间、传播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总结出了微课设计应该遵循的几项原则,提高微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 微课设计 原则
由于受到教学设备、教师业务水平的限制,微课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比较少,很多教师微课设计能力相对较弱。在互联教育快速发展的时代,微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从线下学习延伸到线上学习,丰富了学习方式。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究微课设计的有效方式,总结出了农村初中语文微课设计需要遵循的一些原则,给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微课设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处于被动灌输的地位,不利于学生思考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微课设计中,不是为了向学生机械灌输知识,而是通过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先自主阅读思考,再利用微课答疑解惑,培养学生通过微课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微课设计中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能用微课代替传统的课堂,忽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比如把微课融入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直接播放微课代替教师讲课,而是遵循预习——自主阅读思考——合作探究——微课解疑——教师补充——学生课后微课巩固的原则,使用微课的时间不宜过长,重点让学生先完成自主思考探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再根据微课的内容查缺补漏,课后通过微课突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自主复习,巩固课堂研究成果。
二、简洁高效的原则
微课一般5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15分钟,因此微课设计的语言要求要简洁明了,比较正式,不能太过于口语化,不要出现无用的语气词和习惯用语,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完整的意思。微课的时间比较简短,要求教师必须遵循高效的原则,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或者一个知识点、一道完成的练习,设置一个小专题等,需要教师精心挑选微课设计的内容,精心设计微课语言,形象生动的解决问题。比如《大自然的语言》教学中,利用微课的形式,利用大概10分钟的时间,帮助学生快速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让学生理解事理性说明文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理的结构模式,解决课文的重难点问题。
三、形象生动的原则
有些教师语文课堂,主要依靠教师讲解,课堂比较枯燥无味,学生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
微课可以通过视频、图片、音频等,把抽象文字形象化,展示真实、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展现课文营造的意境,重现特殊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仿佛体验主人公的人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穿越回到课文描写的年代,利用微课营造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情感。为了增加微课的趣味性,微课的设计必须遵循形象生动的原则,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木兰诗》教学中,先通过微课视频与图片展示花木兰代入从军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花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理解花木兰代父从军的行为。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配上与诗句相关的图片,播放花木兰的电影或者动画片段,帮助学生串连故事情节,理解字词,分析花木兰的人物形象,使枯燥无味的诗句翻译充满了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符合学情、实用原则
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差,因此设计微课的过程中,不能照搬网络资源,而是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微课。微课设计的过程中,有些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目光,过多的使用视频和图片,忽略了教学目标的落实。微课设计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遵守符合学情、实用的原则。比如诗歌鉴赏一直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为了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利用微课以课文为例,帮助学生概括诗歌鉴赏分析情感、意象、手法等考点的答题技巧和规律,帮助学生逐个击破诗歌鉴赏类的难点问题,从而掌握诗歌鉴赏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
五、切合线上线下教学的原则
微课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微课不仅要在课堂上使用,还要考虑课后的辅导作用,微课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线上线下的需求。为了给线上教学提供便利,微课设计一般以3——8分钟为宜,所占的空间大小最好不要超过50M,一般以10几M为宜,如果录制的视频所占的空间过大,不影响播放效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视频压缩软件缩小视频,方便把视频上传网络,实现线上辅导。随着农村移动互联的发展,基本每个家庭都有智能手机,都具备上网的功能,通过微课可以实现课后的线上辅导教学。因此微课的设计要考虑线上线下的需求,方便学生利用微课进行查缺补漏,针对自己比较薄弱的环节进行自主学习。微课教学在中考的复习中显得尤其重要,教师把专题细化,一个微课解决一个小知识点,把相关专题的微课视频放到网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薄弱点利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的进行自主复习,提高复习的效率。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同时,也可以录解题的微课,让学生完成作业之后观看微课,及时解除疑问,加深学生印象。
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微课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学习方式。互联时代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网络突破时空限制,辅导学生进行学习。微课时间短、信息量大、主题集中、空间小、易于实现、方便传播,是顺应移动互联教育发展的有效教学方式,因此要求教师提高微课设计水平,遵循微课设计的原则,充分利用微课进行线上线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郭琬. 微课的应用及其开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2]廖颖. 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