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中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韩雅静
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 43007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一体户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当前,我国民用建筑项目建设越来越规范,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为我国各领域提供了质量过硬、结构多元的建筑产品。文章首先就民用建筑质量管理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就民建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以为同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民用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民用住宅建筑施工对于建筑单位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并且整体建设难度较高,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制定合适的应对措施,不断提高现场施工质量。尤其是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先进的施工工艺与工程机械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当前工程施工的效率,加强对施工阶段质量的管理,对于高层建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1民用建筑质量管理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人们生产生活要求的提高促进了民用建筑的多样化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在满足这些需要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然而,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民用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弊端,特别是建筑产品始终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严重的建筑质量问题甚至导致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安全事故,使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较大损失。因此,加强民用建筑质量管理对于提高建筑的质量安全有重要意义,而且也能全面推动我国民用建筑的行业标准升级,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2民用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2.1 模板及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及其模板施工技术是民建中最常用的施工技术,模板技术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约束体系施工技术,它的搭建主要是利用钢材料、木材料形变能力弱及支撑能力强的特点对混凝土材料进行约束使之形成设计所需的尺寸结构。在模板施工技术操作中必须做好结构连接加固控制。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是当前民建中最常见的施工技术之一,主要由配合比试验、拌和、泵送、浇筑、振捣及养护各工序操作构成,各环节的质控效果都会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操作的质量。通常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都会进行分段、分层施工布设,以保证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水化热散失效果,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裂缝发生的概率。
2.2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通常在民用建筑的建筑结构中,应对楼层之间的差别进行分析以决定上下楼层之间的结构布局,平衡墙体的刚度以及结构的抗压性,进而设计建筑方案。民用建筑多以下层基坑结构来支撑上层建筑,因此下层柱体应选择刚性较高的材料。当前民用建筑多以高层为主,为了降低建筑楼层对建筑质量的影响,通常比较注意建筑结构于建筑功能的平衡性问题,对于上下层建筑一般会设计转换层来解决该问题。转换层施工的要点是转换层上部建筑的内外筒刚度和转换层的高度,转换层过高会对建筑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带有地下建筑的建筑类型,由于地形的限制,对建筑结构的要求相对较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监测地下建筑的稳定性,以及对墙体剪力进行严格要求。转换层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通过在设计上的不断完善来保证建筑的安全稳定性。
2.3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钢筋施工技术是民建支撑力强化的关键,其施工技术操作包括切割、绑扎、固定等工序。钢筋工程施工中,首先应对钢筋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钢筋的原材料必须遵循施工设计图纸的相关技术参数要求,在钢筋下料的过程中应进行多余弯曲长度的预留以及需要搭接长度的预留。特别是在加工台上,弯曲过程中要标注钢筋弯点位置。除此之外,应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钢筋绑扎,并预留孔洞位置。钢筋搭接接头应严格参照钢筋相关操作流程,在支座处下铁。
在底板钢筋的施工工艺中应在上层采用副受力钢筋,下层采用主受力钢筋,底部钢筋要进行砂浆垫块来确保钢筋的稳定程度。
2.4民建地基处理技术
我国各地建筑工程建设的地基环境不同,为了保证地基结构的稳定性,为民建上层建筑结构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可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技术,如桩基、换填、基坑、夯击等技术都有其适用范围。
2.5装配式施工技术
在当前我国民建施工中,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一种提前预制构件与现场安装加固有机结合来实现建筑结构施工的新型施工模式。装配式施工技术具有现场施工效率高、质控效果好、施工结构承载能力强等优势。未来我国民建项目的建设会向着灵活性强、结构施工周期控制要求高的方向发展,而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很好地适应未来的建筑发展方向,是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施工技术路径。
3民用建筑中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养以及提高其综合素质与能力
人员的水平往往决定着一个建筑项目的水准,因而加强施工单位的人才管理以及对各岗位人才进行培训和提升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项目的总体质量,这也是促进施工单位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工程施工管理的诸多问题,施工企业要从质量管理人员的提升入手,要让质量管理人员具备较为超前的行业目光,以此促进管理模式的科学合理化,使其不断地了解、学习、掌握行业中的先进管理经验,在提升个人能力的过程中也能逐渐强化质量管理意识,结合不同项目中积累的经验,积极主动地寻求创新管理思维,不断优化和完善当前项目的质量管理。对于建筑施工单位而言,不仅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也要将质量管理贯穿到整个建筑施工周期。可定期对质量安全管理岗位进行培训,可邀请质量管理专家到现场对相关岗位进行质量安全培训,将当前行业中先进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提供给安全质量岗位的相关人员,并在日常的质量安全管理过程中尝试优化这些措施,以此加强项目工程质量管理。
3.2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施工材料是建筑的核心基础,没有良好的质量过关的施工材料,建筑项目的质量就无从谈起。因此,要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都能够符合设计要求,都能够在采购后进场前的二次复检中符合设计中对于材料的各项数据参数的要求。另外,应对采购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行设定,没有相关资格证书或是有相关专业证明但是没有相关经验的人员不能直接负责采购工作,因为采购不仅涉及质量问题,还涉及成本控制问题。只有满足这两点,才能满足建筑行业采购岗位的基本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成本,在最大程度上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各地都在积极兴建民用建筑,而在民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积极地做好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提高建筑项目的质量,为建筑行业发展提供更大助力。落实民建质量控制工作时必须积极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进行严格要求,为民建施工团队综合能力优化设计完善的培训计划,并以细节化的质控体系建设为抓手强化民用建筑建设的质量控制约束效力。当前民建施工技术多样性发展特征越来越明显,在进行民建施工前应对各结构施工技术的选择及落实方案进行审核,选择施工质控最为有效的施工方案模式,为民建项目整体建设质量优化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梅国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27):113+116.
[2]赵福翔.浅谈高层民用住宅建筑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27):290.
[3]方健.关于高层民用住宅建筑施工管理的探讨[J].城市建筑,2019,16(3):162-163.
[4]高星.民用建筑中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