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新庆
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审计部,浙江 杭州 311247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的发展迅速,对于当代的建设单位来说,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审计工作的开展效果,关系到了项目的建设效果,也会影响到企业资金在项目中的效益情况。为此对建设项目管理审计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审计工作;工程项目;监督作用分析
引言
为满足民营企业经营发展,根据需要投资建设了诸多工程项目,建设资金使用量急剧增加,经济活动频繁,财务管理难度随之提升,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为确保工程质量,遏制违纪行为,避免超预算情况发生,工程建设周期中必须做好工程内部审计工作。通过有效审计措施明确经济责任,制约财务行为,提高概算编制的准确性、合理性、完整性,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1建设项目管理审计的重要性
从管理学的角度上来看,管理审计具有边缘性的特点,在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管理审计也始终处于发展状态,两者之间的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管理审计的有效开展,有力提升了项目管理效果,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项目开展效果,任何管理理论和模式的推行,都是以此目的为最终导向,通过组织、规划、协调,对现有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调配,通过此种方式,达到预期的项目建设目标,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属于一种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的重要性凸显,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是复杂的工作对管理就越发依赖,只有通过管理工作的限制,才能减少不良因素对工程产生的影响,规范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行为,从而达到预期的项目建设目标。具体到工程项目中,当代的工程项目规模庞大,而且资金消耗量巨大,对于企业来说,经济性建设就是企业最终的项目建设目标,对于用户来说,项目的质量是他们尤其关注的问题,无论是经济性建设还是高品质的项目建设,都离不开高效的项目管理,而通过管理审计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促使项目管理的功能性作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达到预期的工程建设目标,在减少工程资金费用的同时,保证项目的品质可以满足行业要求,达到验收标准,资金效益达到最大。除此之外,当代的建设单位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局势,企业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在管理审计的作用下,可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效果,提升企业运行效率,企业内部的强化,有助于企业更好的抵御外在风险,保证企业的平稳发展。基于此,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开展高效的审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项目自身的建设和企业的稳定发展,是当代企业必须完成的任务,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2建筑工程审计中的常见问题
2.1内部审计重视程度不足
民营企业工程投资建设过程中,虽也采取了内部审计措施。但对于审计工作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因缺乏深入分析及专业人才,概预算编制粗糙漏项情形严重,在多个方面存在盲区。而事前审计缺失严重,导致审计力度与工程规模、投资规模不成比例,约束力不强,造成概算编制与执行的问题很多时候得不到及时处理,导致概算执行不规范,缺乏监督评价,易发生超预算、无预算执行情况,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益,增加了成本。
2.2审计人员能力有待提升
工程项目经济活动内容复杂,涉及到的相关利益方多,产生的经济资料庞大,内部审计过程中要对这些经济资料、财务信息进行检查、分析、评价,判断信息真实性、可靠性,客观评价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工程审计对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有着较高要求,不仅对理论知识有要求,更对实践经验有着一定要求。
然而,很多民营企业缺乏专业工程审计人才,大量内审人员均为财务转岗,缺乏工程类专业知识,一些人员工作思维固化,很多时候不能准确识别工程概算编制、执行及实际施工中的问题,无形之中增加了审计风险。
3增强管控意识,提高工程审计管理水平的途径分析
3.1深入认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增强管控意识是提高审计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手段。为此,需要审计人员重新认识审计工作,对其重要性有明确的认知,要能对审计工作的重点以及要点进行全面把握。如此,才可以在审计工作开展中切实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履行好岗位职责。在事前审计中,审计人员必须要对可行性调研工作进行深入分析,保证结果的真实性,以此为制定科学的投资决策提供帮助。在施工阶段,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管,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高质量完成,以避免设计变更、返工等问题的发生,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审计人员还应对隐蔽工程及变更内容加强重视,严格检查相关的文件资料,如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从而保障工程建设的高质量进行。
3.2执行跟踪式审计
执行跟踪式审计是提高工程审计工作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而这需要各部门间进行积极的沟通,彼此协作,从而将审计工作切实地贯彻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通过跟踪式审计的落实与执行,可以实现对工程审计风险的严格把控,避免工程出现投资风险,减少经济损失。另外,跟踪式审计还要求审计人员对工程现场予以严格核查,通过实际施工与资料的对比,找出工程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核实工程量,如发现实际与图纸资料存在不符之处,要及时指出上报。如此一来,就可以为工程施工成本核算提供科学的依据,实现工程造价的科学把控。
3.3加强成本审计的全面性
首先,强化对材料价格成本占比情况的重视,尤其要对材料采购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确保材料成本审核工作方案在设置的过程中,能与工程创新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同时,也应对工程材料占比进行科学统计,并配以详细的成本审查管理机制,使成本的构成情况可以得到完整的识别,并使成本审计工作能够在充分掌握成本构成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处置。其次,加强成本审计的全面性,还应注重对信息发布的重视程度。审计人员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对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情况予以实时的掌握,并且高度重视施工成本审查管理工作,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材料出入库登记管理方案予以优化,以确保施工成本审计工作可以实现对成本生成过程的有效识别,避免材料赊欠或是冒领等不规范问题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建设领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凸显,尤其是在复杂的经济环境背景下,企业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为了实现企业更加稳定的发展,企业必须认识到项目管理审计的重要性。在当前的建设项目管理审计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对项目建设的经济性以及项目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为了实现高效的项目管理审计,建设单位需要对原有的项目管理审计模式进行优化创新,利用高效的内部审计,肃清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优质的项目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形象。管理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选择正确的审计模式,同时,企业也要注重审计人员素养的提升,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珊珊.“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重大公共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管理探索[C].江苏省审计厅.江苏省审计机关第七届青年审计论坛论文集.江苏省审计厅:江苏省审计学会,2018:126-131.
[2]曹建强.浅谈建设工程项目结算审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3):86-87.
[3]杨婷.浅谈建设工程项目结算审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江西建材,2017(01):209-210.
[4]费韫婷,汪子林,韦祖彬.工程项目内外双重审计管理初探[C].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年第一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今日财富杂志社: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