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 姚晶辉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姚晶辉
[导读]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
        身份证号:45012219920518XXXX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来说,工程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利用创新模式能够使管理工作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能够实现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因此,在工程管理工作当中,创新模式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本文就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发展
        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涉及的知识领域广,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在工程建设中引入创新管理模式是建筑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举措,通过不断的创新,以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1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必要性
        1.1通过创新模式的使用可推动建筑工程管理满足市场发展要求
        在这个阶段,市场经济体制正在迅速发展,如果不考虑销售市场的发展趋势,肯定会淘汰施工管理方法。与时俱进是工程建设管理的基本方法,可以在整合期间极大地促进行业发展趋势,准确识别销售市场发展趋势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并加以应用。有目的的预防措施。此外,自主创新管理机制还可以提高公司的声誉,信誉和品牌形象,并提高每个人的认可度。在管理创新的全过程中,有必要进行传统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充分促进管理计划与新时代发展趋势的对接,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积极引进各种新设备和新技术。提高工程项目整体管理方式的实际效果,顺应时代,社会发展和销售市场的发展趋势。
        1.2实现科学化管理
        在各个行业领域当中,创新都是十分关键的,尤其是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当中,通过创新能够使建筑行业走得更远。随着新型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应用,使企业更加重视对先进理念的学习,进而在实际施工当中,能够为企业管理部门带来更加准确的信息,实现建筑工程创新与企业管理的相互结合、相互推动。因此企业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可以使其得到进一步发展。
        1.3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
        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从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以及企业的各个组成部分着手,它需要一个企业重新、全面的审视自身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需求,是一个全方位整合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提升工程项目质量,优化资源配置,以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从而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与人力资源有效结合,通过科学管理的手段保障人们的劳动成果,以此更好的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新的工程管理模式,需要更加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实现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总而言之,通过优化建筑资源配置,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模式。工程管理对企业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管理模式能够通过对企业管理的整体把控促进企业的重大决策,对企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良的工程管理模式也能慢慢拖垮企业的发展。因此,优质的管理模式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及时反馈管理中的各项问题,给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加固。由此可见,建筑企业要充分落实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计划,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制定相关制度,实现企业资源的高效配置。
        2分析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应用
        2.1创新管理思想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来说,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与方式非常重要,这是确保工程施工管理质量与效率的根本。因此在进行管理工作时,管理人员一定要运用新型的管理理念,同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将工作记录仔细做好,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特别是在市场竞争尤为激烈的背景下,建筑企业更需要结合创新理念,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使传统建筑工程管理理念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根除,进而提高管理水平。


        2.2创新建筑工程企业组织结构
        对于工程建设质量检查不及时的问题,工程建设公司要适当进行公司组织结构的自主创新,有效地建立监理人员队伍,确保监理工作顺利完成。另外,自主创新工程建设公司的组织结构也可以降低企业成本,确保工程建设公司的效率。在组织结构自主创新的全过程中,工程建设公司必须注意很多问题。首先,工程建设总承包商的管理方法必须符合销售市场的规定,以确保工程建设公司各项管理决策的成功实施。规定工程建设公司在组织结构上进行自主创新时,要适当调整集中管理机制,赋予有关新项目单位一定的控制权,以保证建设管理的顺利开展。其次,采取某些有效措施来节省公司行政部门的管理成本。实际上,某些工程建设公司的一些强制性单位必须被撤销并移交给相关部门负责,这可以大大降低工程建设公司行政部门的管理成本。然后提高其经济效益。
        2.3管理方法创新
        我国建筑企业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制度和发展趋势,不一样的管理内容存在不同的特征,建筑企业要从企业的发展基础进行分析,找到最适合自身企业的工程管理制度。第一,加强创新技术,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要想提高在行业之间的竞争力,就需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掌握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这些都是企业提高创新技术和能力的方式。可以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建立一个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法,全方位的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第二,成本管理方法创新,企业要想提高经济利润,除了提高净利润,还可以降低成本。拥有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可以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但是老套的成本管理方法有很多缺点,缺乏创新性和科学性,没有结合其他的管理工作,实践性不强。在现在的社会发展制度下,企业需要将成本管理和系统进行结合,减少成本消耗。第三,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创新,优秀人才是每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不懈动力,企业可以建立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成绩对其进行惩罚和奖赏,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不同的工作岗位,要合理分配才能提高企业的人员管理。
        2.4创新安全管理
        目前建筑工程正朝着安全文明施工的方向发展,和过去相比,安全管理有了很大的进步,工程单位越来越重视施工的安全性,制定了安全管理机制,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有很多措施并不规范,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并不强烈,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将创新模式应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通过创新理念、创新形式等多个方面,提高施工单位的重视程度,重新规划安全管理工作,根据施工中各个环节的特点和存在的风险问题,制定完善的安全培训课程,引导施工人员参与到其中,学习安全防范技术和措施,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这一工作需要在正式施工前完成,并做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考核工作,加深记忆,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同时创新传统的安全管理理念,注重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将保证安全与保障质量平行。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做好现场巡视工作,确定各环节的安全防护工作落实到位,尽可能消除现场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此外还需要做好现场的污染控制工作,避免施工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语
        对工程建设的创新管理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是顺应发展趋势的必由之路,有关人员必须对此事予以重视。从加强管理意识,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等方面充分结合实际,促进建筑业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王维俊.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山西建筑,2019,44(35):235-236.
        [2]吴燕,陶小军.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探析[J].农家参谋,2019(1):184.
        [3]沈磊.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制与探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36):20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