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建制学校改扩建项目问题和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陈宇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们对于教育工作质量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的提升,而学校基础设施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最重要的物质保障。
        上海建科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200032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们对于教育工作质量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的提升,而学校基础设施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最重要的物质保障。为了保证日益提高的教学要求,并且满足当前不断攀升的招生需求,学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其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改扩建。鉴于大部分公建配套学校的改扩建项目采用代建制,故笔者站在代建单位的角度,分析了学校改扩建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
        关键词:学校改扩建项目;存在问题;对应措施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地区人口的不断增加,持续扩大的生源规模与现实的教育教学设施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原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已经成为不达标学校。根据《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学校现状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如学校用地面积不足,专用教室严重短缺,无学生餐厅,无室内体育活动场所,教职工停车难等。学校改扩建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地区配套教育设施的开发,进一步推动学校特色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完善校园基础建设,杜绝安全隐患,满足特色教育发展的需要,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扎下坚实的根基。
        二、学校改扩建项目存在问题
        相较于一般的改扩建项目,学校改扩建项目由于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相关,会产生一些特殊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组织及安全管理方面
        改扩建项目的施工组织,施工工期安排及施工安全管理必须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尤其学校改扩建项目大部分都是采用校内过渡,即在施工期间,学校正常开学,大大增加了施工组织及安全管理难度。同时,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师生及家长人身安全,尤其处于市中心的学校,施工车辆及人员进出都要求避免与学校人流交叉,大型施工车辆被禁止在学校上下学高峰期间进出。对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安全管理方面都提出比较高的要求。
        2、项目整体进度控制方面
        (1)项目审批时间长
        由于历史原因,学校的校舍来源多种多样,尤其老的校区,历经几十年,很多存在原始建设资料缺失,未办理竣工验收及没有产权证等问题,造成后续改扩建项目实施时,面临审批依据不足或无法正常审批的情况,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包括多方面调取原始资料或协调各审批部门特殊处理等。同时很多老校区都在使用过程中自行进行过多次改造,如绿化草坪改成硬质场地,房屋局部扩建等。导致新项目审批时,许多技术经济指标如绿地率、容积率等均不满足现有规范要求,也造成了项目审批困难,审批周期长的情况。
        (2)项目施工进度控制难度大
        为保证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不受项目影响,工程的竣工包括综合验收一般都明确必须在学生暑假期间完成。同时还要给学校新开办工作预留足够的时间,施工进度必须严格配合上述时间节点要求。为保证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不受项目影响,产生较大粉尘及噪音或对教学影响较大的工程,如桩基工程、室外总体工程都有相应的施工期要求。故施工工期往往都非常紧张,项目进度控制难度较大。
        (3)施工过程中未知因素影响
        由于学校管理人员变化以及未完整保留原始建设资料,故项目在实施前,相关单位无法全面掌握学校原始场地情况,导致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一些未知因素干扰。比如在基础开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地下障碍物,主要是各类市政管线、原有建筑基础甚至是古老的地下民防设施等,必须先采取一定保护措施,或进行管线移位,或变更设计或等,还有可能造成项目审批的反复及工程量的增加,对工程进度产生较大影响。
        3、投资控制方面
        学校改扩建项目大部分为政府财力投资项目,受政府投资条例限制,项目的批复费用一旦锁定,就很难追加及调整。由于学校改扩建项目除了新建建筑外,还需从使用及管理角度,考虑新老建筑设施设备连通问题。如必要的交通通道,强弱电的整体改造连接等。但设计单位往往习惯于做新建项目,把设计重点都集中在新建建筑上,而忽视了与新老建筑的联系。如某小校改扩建项目,设计单位在项目中改动了老的变电站位置,设置了新的变电站,但却遗漏了老教学楼至新变电站的电力排管,导致施工招标工程量清单中该块内容缺失,但又不得不实施,故只能追加项目投资,造成费用超支。又如另一项目,改扩建后弱电机房搬迁,但设计仅考虑了新建教学楼的弱电系统,而原有教学楼为接入新机房,满足新系统要求,不得不对原有弱电系统进行同步升级改造,设计也遗漏了该块工作内容,造成预算费用增加。
        4、其他问题
        一些学校改扩建项目的实施,没有进行充分论证,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以打补丁的方式进行。然而随着教学要求及招生政策不断变化,学校需求也会发生变化,没有对学校发展的灵活性、整体性和前瞻性考虑,将会造成资源浪费及重复投资,且对后学校后续调整和改造形成了阻碍。比如某初中学校改扩建项目,为了解决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学校长期以来无室外运动场地的问题,在校园内扩建了一个一层架空操场。项目刚实施完,后一年就面临新的中考制度改革,“公民统招”的招生政策出台,学校招生量猛增,导致专用教室包括学生餐厅严重不足的情况。为此,须考虑利用架空操场下部空间进行扩容。

但由于扩建操场项目的前期策划时仅为满足学校当下需求,未考虑预留可发展空间,包括柱距设置较小,很难结合教学面积合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下部管线点位也未预留,后续改造还需重新掘路排管,造成重复投资。
        同时由于学校大多处于住宅小区集中的区域,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周边小区的房屋及出行造成影响,导致居民投诉或阻挠施工等,由此可能造成设计方案变更,项目无法顺利推进。
        三、学校改扩建项目措施研究
        面对学校改扩建项目中的常见问题,学校作为教育机构,缺乏必要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及经验。此时,实施代建制的项目,其代建单位作为专业的项目管理单位,就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代建单位应做好充分的前期策划,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难点,并制定针对性措施,以确保项目的整体进度以及建设目标的实现。
        1、加强与审批部门的沟通,合理规划项目审批路径。
        代建单位应全面掌握土地及房屋权属信息、学校建筑以及设施设备现状、周边市政配套条件、档案资料情况等,提前对项目审批全过程进行梳理。改扩建项目涉及的审批部门较多,包括发改委、建交委、规划、民防、交警、环保等,代建单位应熟悉各部门审批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对前后续工作进行合理安排,提前准备。同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以便在设计方案中落实,以减少或避免设计方案的反复。同时,由于原有学校的建设标准较低,现有条件无法满足现行法律法规及审批要求的情况,应站在审批部门的角度,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及时进行沟通及处理。如争取对房屋进行结构安全检测,以代替竣工验收合格证明;对于场地狭小,导致技术经济指标如绿化率无法达标的项目,争取采用缴纳绿化补建费的方式予以解决;对于确需提高规划指标,如容积率等,争取通过专家评审的方式在规划执行阶段予以调整。
        2、开展充分的现状调查,明确项目建设条件。
        为避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一些不利因素的出现,代建单位应对校园内外部设施设备及管线情况进行充分的排摸,必要时可请专业单位进行物探。要了解项目周边市政设施条件,确保满足施工及后续使用要求。同时还应评估改扩建工程对原有建筑结构及周边建筑等的影响,制订相应的管理要求,提前消除影响项目质量、安全、投资控制等的相关不利因素。
        3、根据学校过渡方案,合理制订施工组织设计。
        改扩建项目实施期间,代建单位须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及周边区域条件以及整体工程进度,合理安排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计划。合理设置施工临时出入口以及组织施工流线,施工车辆及人员进出通道及时间尽可能与师生上下学时间错开。对教学区域及施工作业区域进行完全隔离,结合教学时间进行施工噪音控制。项目实施前,完善项目公示制度,做好周边居民的告知工作。同时施工过程中加强与项目周边居民的沟通,创造良好和谐的外部环境。
        4、设计图纸及工程量计算应详实,确保投资受控。
        对于政府财力投资项目,其投资控制具有严肃性。发改委对项目的预算控制一般通过三阶段,即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以及初步设计概算阶段完成。项目的设计概算批复是整个项目投资控制的准绳。故在上报发改委进行项目费用审核前,代建单位应准确排摸现状条件,充分考虑设计图纸之外的其他工程内容,如涉及到功能调整的无产证房屋的结构检测和加固费用,道口开设、绿化搬迁、高压及地下管线搬迁费用,房屋拆除、河道填埋费用以及如与轨交和城市综合管廊相邻,所需产生的监测费用、市政配套费用等,以保证批复投资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应对设计图纸及招标文件进行仔细核查,确保项目施工招标内容时没有遗漏,审查合同条款,避免费用超支。
        5、加强项目前期策划,准确把握使用需求。
        学校改扩建项目最大的难点是在改善需求、规划指标以及现状条件之间取得平衡。受现有用地条件影响,其改扩建项目的实施需要经过周密策划。项目建设要充分考虑学校现有功能需求、长期发展规划、整体建筑风格及功能布局等多方面因素。故在方案设计阶段,代建单位应与学校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并会同设计单位,详细研究设计方案,尽可能挖掘空间,同时确保建筑布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学校在后续使用中有调整的可能。同时也应避免脱离学校实际,过分超前,盲目贪大求全,追求现代化、高标准,导致投资浪费的情况。
        四、结束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改扩建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很重要的一部分。作为参与者,代建管理人员应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深入细致的开展前期调研及策划工作,帮助建设单位及时掌握项目情况,预判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风险,积极思考解决方案和处理对策,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及建设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设计研究——以厦门市某中学为例[J]. 张朔.  福建建筑. 2020(01)
        [2]地域视野下的中小学校园更新研究——以福州市台江第四中心小学改扩建设计为例[J]. 陈建东,王旭升,马腾飞.  建筑与文化. 2020(01)
        作者简介:
        陈宇(1979-),女,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约19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