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是如何“蛀”成的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月2期   作者:徐惠
[导读]

   徐惠
(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凉山616450)
   蛀牙也称为虫牙,学名龋齿是一种细菌性疾病因此它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由于细菌性疾病出现龋洞是不会自行好转的,如果治疗不当会最终导致牙齿脱落。龋齿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导致的牙齿硬组织损伤的病理表现,表现为无机质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病程发展而从色泽改变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癌肿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1、蛀牙形成的因素。(1)细菌。细菌的存在是发生蛀牙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龋齿存在两种类型,一种为产酸菌属,主要的致病细菌为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以及乳酸杆菌,这些细菌可利用口腔中的有机化合物产生酸性物质,导致牙齿无机质脱矿;一种为革兰阳性菌,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的破坏作用导致龋洞的产生。(2)口腔环境。牙齿存在口腔内,因此口腔的环境对牙齿有影响作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为食物和唾液。食物因素主要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碳水化合物不仅与菌斑的形成有关同时也是菌斑中细菌生长发育的必要营养物质。产酸菌属可以充分利用碳水化合物产生酸性物质,并合成细胞外多糖和细胞内多糖,有机酸的产生有利于产酸菌属的生长,同时导致牙齿硬组织发生脱矿,多糖有帮助细菌在牙齿表面聚集生长,并在缺乏能量时作为细菌的营养物质。一般情况下唾液有这样几种作用,一是充当清洁剂对牙齿进行机械清洁,而是抑制细菌的生长;三是抗酸作用;四是抗溶作用。当唾液的质量和量发生变化时,可导致以上作用发生变化,对细菌的抑制效果也发生变化,不能起到抑制效果时细菌就可以生长发育导致龋洞的产生。临床上多见患有口干症、或唾液分泌的患者出现龋齿。颌面部放射治疗患者可因涎腺被破坏而有多个龋牙;另一方面,当唾液中乳酸量增加,也有利于龋的发生。(3)宿主。牙齿是发生龋洞的主要靶器官,因此牙齿的硬度、形态、组织结构等等与龋齿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4)时间。龋齿的发生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一般的从龋的形成到引起龋洞要经过1~2年的时间,因此即使宿主质量较差,细菌存在,碳水化合物充足,口腔环境适宜也不能使龋齿立刻形成,只有这些因素同时存在且发展一定时间后才会发生龋洞。
   2、饮食因素。(1)营养不良,如果人体免疫力不强会导致局部细菌的大量滋生为细菌的生长发育提供条件。(2)长期使用含糖食物。糖类是口腔中细菌的好朋友。细菌很喜欢糖是因为糖中含有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同时利用糖细菌可分解出大量的酸物质,还能利用糖附着在牙齿的表面。细菌将糖中的酸性物质涂抹在牙齿上,这个过程在几秒钟就能完成,同时在我进食糖食物的过程中,细菌的涂抹工作可反复进行。这就是为什么牙科医生会建议在餐后刷牙的原因了。


在考虑食物时不能看是不是含有糖这个字,很多食物并不含有糖字,但是内部含有大量的糖,当进食这些食物一定要注意餐后刷牙,保护牙齿,减量少吃。(3)酸性食物和饮料。酸性食品和饮料:当大多数人认为“酸性”时,他们很可能会想到“苏打水”,而实际上人们每天食用的许多常见食物含有酸。令人震惊的是,即使是鱼和面包等食物也含有酸。当然,碳酸饮料如苏打水以及果汁都是导致蛀牙的酸性物质。
   3、其他因素。(1)口干因素。由于唾液可以起到清洁牙齿,抑制细菌生长等作用,因此长期口干的人就容易出现龋齿。口腔干燥有可能是你平时没有养成多饮水的习惯,也可能是你在服用某些药物引起,可能是因为某些疾病还可能是遗传因素引起的。(2)牙齿磨损。很多人在夜间睡觉时会出现磨牙的情况或者在生活中喜欢咬硬物,导致牙齿磨损,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样做的危害。牙齿磨损会导致牙齿外层牙釉质剥离导致牙组织保护层丢失,这样更容易导致细菌附着生长产生龋洞。很多出现龋齿可能是因为遗传因素。牙齿的质地、组织结构受到遗传物质的控制,同时自身的免疫能力也受到遗传物质控制,如果父母的体质不好,牙齿质量不高,那么孩子的牙齿质量多半也不高,就容易导致龋洞的产生。
   如果预防蛀牙?
   (1)每餐后刷牙。经常刷牙是保证牙齿健康的最简单方式也很有效。最好每餐之后都刷牙或者至少每天刷两次牙。同时刷牙不能着急要慢慢的刷,至少刷足两分钟才有效。牙刷应该选择质地软可以深入到牙缝中的牙刷。刷牙时要注意内外、表面都要刷干净,同时还可以轻轻的刷一下舌头,最好使用含有氟化物的牙膏刷牙。牙菌斑腐蚀珐琅质中的矿物质,但氟化物能帮助使牙齿更强健,更能抵抗牙菌斑的腐蚀性。
   (2)用牙线洁牙。很多人认为牙线是多余的,没有什么用。但是牙线是进入那些细小缝隙的好工具,部分细小的缝隙是牙刷进不去的,而这些小缝隙中往往聚集者大量的细菌、食物残渣,利用牙线就能很好的对这些部位进行清洁。使用时注意动作轻柔,把牙线弯曲,往下深入牙龈线底下。
   (3)使用漱口水。除了刷牙和用牙线,你还得用含氟化物的漱口水漱口10到15秒,让它在牙齿、舌头和牙龈周围打转。漱口方便快捷,而且几乎毫不费力,就能杀灭细菌,让口腔(及口气)清新、干净。有的漱口水含酒精,不适合儿童使用。如果你想帮助小孩保持口腔清洁,可以询问牙医哪一种漱口水最适合小孩。
   (4)少吃甜食。除了逢年过节或特殊的场合外尽量少吃甜食,像糖果、蛋糕、奶油、巧克力等等要少吃。吃了这些食物后一定要注意刷牙。可以使用含氟化物的漱口水漱口10到15秒,在公共场合你可以使用自来水漱口。
   (5)规律饮食。健康食物可以多吃像水果、蔬菜、谷物、低盐食物等等可以多吃帮助提高口腔健康。“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这句俗话应该变成“一天一苹果,牙医和蛀牙远离我”,少吃零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