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利
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唐山 063001
摘要:高职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一些专业的、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对人才的正确培养来说,将他们的思想进行一个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对人才的发展十分重要。利用“互联网+”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将一些资源与别的院校进行共享,这对促进整个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虽说“互联网+”是现在新兴的产业发展理念,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创新策略
引言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互联网的依赖比较严重,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打开电脑或手机进行“百度”,很多学生更是把“百度”作为了对问题的判断标准,很显然,这令人担忧。网络上虽然信息资源丰富多样,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处世不深,判断力和认知力还不够强大,因此在思想上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这也是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往往更重视对于学生的技术技能培训,而忽视了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就难免会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思想层面上存在偏差与错误,长此以往,思想信念上存在的问题势必会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纵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其普遍缺点是内容比较僵化保守,对于年轻人而言缺乏吸引力,很难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还有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落后于现阶段社会发展实际,远远不能满足“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求。很显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如果缺乏前瞻性,那么其教育效果一定不会理想。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革新迫在眉睫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认同感有着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学科范畴内,具有教育的属性。而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对教育的革新也提出了方向。教育的行为不应具有长期的固定性,要根据社会时代的发展以及自身的教育能力进行适当的调整,对整个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专业型人才。这样一来,高职院校的本身价值才能发挥出来。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作用正在逐渐淡化
对思想政治教师来说,他们进行教学的作用通常有两个方面的指导作用:一是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传递一些正确的思想观点,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处进行解答;其二是对学生的正体学习状态以及学习心理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析,通过一些办法来进行思想政治的教学任务。但在“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有了各种各样的方式以及渠道来接触思想政治的信息,对思想政治来说是一个较大的冲击,教师不再具有核心的教育作用。
二、“互联网+”时代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措施
(一)革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既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相对保守、封闭,在网络环境下,这种教育观念显然无法支撑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师需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思维,以开阔的视野及时革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能带来的变化做好准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颠覆性革新,不仅教育方式从单向灌输转变为了双向互动,师生间在课堂的身份等级也被消除。
加上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拓展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教师必须改变自己所擅长的单向灌输式教育模式,与学生树立平等交流的等级身份,从而实现与学生平等、自由的交流,通过倾听学生诉求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内生动力。
(二)加强网络思政平台建设
随着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两微一端”和网络短视频也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两微一端”和短视频具有故事化、视频化、趣味化、精短化的传播特点,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宣传教育工作“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的论述,高职院校要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上积极挖掘生活中鲜活的素材,传递正能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桎梏,让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去体会个体发展成长需要经历的问题,去刚生发展成长的趣味。
(三)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创新
在教学实践中,思政教师只是单单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本内容照搬到网络上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且并不能使线上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无法引起学生的关注。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需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线上教学平台制作一些生动有趣的思想政治教学视频,这样不仅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中来,而且更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教学内容。
(四)科学设计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对课堂教学的辅助,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将背景阐释清楚,而且要将理论体系的连贯性展示出来。教材内容具有结构严谨、体系完备等特点。为保证结构的完整性和体系的完备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跨度大,仅通过课堂教学难以将脉络梳理清楚,这一环节可以通过网络教学进行补充。在课前以网络为载体,或引用相关慕课资源,将任务布置给学生。如阅读相关文献、观看相关纪实片、学习网上相关慕课资源等,让学生对背景、脉络有一定了解。对背景有一定认知后,便更容易接受课堂教学内容。在完成课前任务时,学生也会有一定的思考,部分乐于学习的同学在课上也会提出相应的问题,实现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在课中,教师梳理了背景、脉络、过程等,可以布置相应的讨论,以此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深入思考,是否达到了学习目的,以及在学习中学生是否受到价值启迪。通过网络载体和课堂讲授,要对所学知识进行价值升华,对错误思潮进行批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教育目标上。而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课后环节的网络教学进行一定的验证。如课后设置讨论,布置小测,或布置观看相应的纪实片,让学生持续思考和学习。
结束语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目前仍有一部分高职院校未能对“互联网+”形成正确认识,导致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要想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佘海蓉.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学[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贵阳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5.
[2]魏增.移动互联网下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路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66+69.
[3]陈娟娟.“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76.
[4]张立保,柏来任.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2):26-27.
[5]周华.“互联网+”时代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索[J].广西教育,2018(2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