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浩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园区小学 3222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建设也在日益推进,在繁华大都市有很多就业机会,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紧抓契机,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和辛勤付出在城市中安家。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深化,教育部门更加关注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们,当我们将聚光点投射在这些小学生身上时,发现这些学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尤其是小学高段学生正是处于青春萌发时期,一些显有的特征在一点点凸显出来。因此,小学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道德,这对他们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小学高段;青春期问题;有效策略
近些年,发现现在孩子们的思想都比较早熟,我国青少年的发育期也在提前,小学高段的学生在青春期变化的过程中,以期对青春期的认识也在逐渐增强,自然规律的发展基本上也能适应。青春期阶段的学生性格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开始一点点地展露出来,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来说思想意识还有一定的欠缺,父母平时忙于工作,而且外来务工人员基本来自于农村,个人意识、教育理念都比较薄弱,对子女在青春期方面也缺乏重视,没有合理的办法和对策。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青春期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产生自卑心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走向精细化、品质化,在繁华的大都市中人们的生活追求也越来越高,孩子们从小就能受到最好的教育,可以说国家给予了安宁的生活,让人们的内心充满了幸福感。但是,为了加快城市建设,有很多偏远山区的人们背井离乡来到繁华的大都市前来打工,他们依然对生活充满向往,不辞辛苦、勇敢前行,为大城市的发展注入了辛勤的汗水。他们为了让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好的教育,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在城市中扎营,选择在当地就学,但各地市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就学政策不太一样,与当地学生就学是有很大的区别,如果外来务工人员想与本地居民一样接受免费义务教育,需要符合相关的要求,具备相关的证件,否则会支付高昂的借读费。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子女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他们所生长的环境和生活方式,穿衣打扮、言谈举止都有一定的差距。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班级中会遭遇到排挤、被欺负的现象,有很多时候会被孤立,没有要好的同学和朋友,久而久之会导致自卑心理和不良情绪。有很多时候也不被教师所重视,当同学老师都忽视时,内心非常受挫,他们怀疑自己的,更加憎恨自己的身份甚至家境,在没有正确疏导的前提下,会自暴自弃,甚至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处于青春期阶段性格叛逆,更容易走极端,情节严重的会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二)性格叛逆,厌学情况严重
众所周知,一提到“青春期”往往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叛逆”,我国社会经济在快速的发展,有很多青少年因为缺乏对青春期的认识和思想教育,在最好的年华里犯下了不可原谅的错误,影响一个人一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青春期阶段的学生由于自己缺乏自控力,做事情非常冲动不想后果,触碰到法律界限,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这从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上都存在很大的漏洞。
据了解,在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虽然有品学兼优、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但这也是少数人群,多数情况下这些孩子们的成绩并不理想。他们的思想意识中对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严重缺乏,因为作为父母对他们缺少正确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做好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学习成绩难以提升,作业质量也不理想,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久而久之,自身会产生强烈的惰性,缺少对知识的渴望,学习没有积极性,没有上进心,自暴自弃的心态,导致学生心理有厌学的想法,从旷课到逃学,成绩直线下滑,最终辍学回家。
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青春期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需转变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的看法
这些学生的家长综合素质普遍都不高,对教育方面也有着不高的认识,认为教育可有可无,不是必须要求的事情,所以他们对自己子女的学习成绩也不是很重视,他们认为农村孩子能在城市上学就已经很不错了,对孩子的学习期望就不高。我们都知道,家庭教育是时刻影响孩子的,这样比学校教育更为重要、更为直接。因此,作为小学教师,应该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心理去考虑问题,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向。在日常学习中,教师要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表扬和认可,不要拿成绩来衡量学生的高低好坏,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和班集体带来阳光般的温暖。在课余时间,与学生加深情感交流,营造和谐温暖的班级氛围,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民主平等,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感受温暖、感受关爱、感受生活的美好,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二)教师用爱来温暖每一位学生的心
第一、在学习中优先辅导。教师在班级中将学生们分门别类,根据他们的自身情况具有针对性地制定辅导计划。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普遍缺乏自觉性、进取意识,存在学习成绩落后等现象。因此,教师对他们进行教育时,一定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课前预习、课中高效听课、课后复习以及按时完成作业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要耐心辅导,为他们清扫学习中的障碍,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和素养。在教师的不断鼓励下,使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时给予他们最大的精神支持,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学习远比想象中的更容易,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第二、在生活中优先照顾。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多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学生的各项需求,给予他们更多地关爱和帮助,让他们从心里接受教师的关爱和温暖。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他们的情绪不太稳定,容易产生极端现象,树立积极阳光的形象,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总之,最终目标是让教师安心、家长放心、学生开心。只有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付出和关爱,才能愿意转变自身的态度和想法,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三、结语
作为小学教师,应该做到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耐心,让这份专属之爱渗透孩子们的心灵,他们破碎的心灵就像零散的拼图,需要教师一片一片将它拼凑成完整,要尽力去保护他们,不被歧视、不放弃、不给他们贴标签,让孩子们能够健康向上、阳光般的成长,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赵全红. 外来务工子女青春期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7.
[2]赵全红,崔丽萍,孙晓东.青少年青春期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6):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