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海燕
宾阳县中华镇上施村委学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421
摘要: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主要以阅读课为主,然后安排每周一次的习作课,然而阅读和写作是分开的。想要丰富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只有通过足够的阅读才能让孩子在写作中积攒素材、词量、词汇,形成写作的主题,而不是在写作中脑海里只有一片空白。因此,把阅读和写作课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试问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将“读与写”结合规律转变为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教学质量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写作素材
近年来,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写作风格,掌握了阅读、写作结合的重点环节,希望能够给予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一些借鉴。
一、课堂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现状
小学语文教科书将作文课与阅读课分开,造成阅读与写作内容与教学时空的分离,加上语文课堂练习缺乏阅读与写作训练内容,使语文教学不能走出阅读与写作的困境。小学语文教学课时紧,只是讲解大纲要求的重点内容有局限性,加上传统语文教学没有意识到读写相结合的好处,因此造成语文课堂阅读与写作无法结合。加强课堂教学注重读写有机结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给予实践支持并把握读写结合点,使读写加以实践相结合,达到和谐共赢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阅读与写作的对应关系,从教材的使用中寻找适当的教学实践方法,了解单元阅读课的特点,掌握单元训练点对于教师来说非常重要。
第一,阅读问题的检查与写作。在阅读课文体会作品的结构布局与写作风格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理解写作与阅读的对应关系,指导学生掌握写作的结构方法,增强写作的实效性。
第二,为了在小学生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实现互利共赢,语文教师必须在教材中找到阅读和写作的相关性。因此,了解语文教材各章节所要掌握的要点以及与写作相关的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阅读问题的仔细考察与写作前的话题有关。阅读材料与写作材料的区别,使阅读课文的主体结构与编排主体有关。在写作与阅读中积累优美句子,在宏观上引导学生理解阅读与写作的联结点,把握学生写作的兴奋点,拓展写作空间,把握阅读与写作的框架。教师观察发现文章能够捕捉到学生真实情感的段落,要引导学生记录下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渗透学生阅读中由浅到深的体会心得。深入挖掘阅读题材中的精彩片段并记录下来,使阅读积累充实写作基础内涵的有效性,诠释了学生在阅读体验中收获的真实情感描述。此时,教师应积极倡导学生把阅读的精彩部分抄写下来,结合文章的特点加强阅读和写作能力训练,从而鼓励学生适应阅读和写作的训练教学方法。
第三,找到空白文本挖掘课外书的词汇、经典名句等写作资源。为了丰富学生的理解,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发挥想象力,(教学)设计创造学生表达和交流的场景和情景,试图在空白文本中挖掘潜在的写作素材内容,不断挖掘中心学习扩展的练习形式,指导学生积极参加语文教育实践活动。活动结束后总结出一系列的写作训练方法,以填补课文练习写作部分的空白,练习抄写课后词语盘点、日积月累、单元习作作文等练习,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第四,把握文章思维和理解复制优美结构的练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掌握阅读理解中示范文本的本质和意义,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实际年龄发现写作规律,引导学生在句子结构、句型、段落结构、篇章结构等方面进行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写作方法,语文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可以把优秀的范文拿到课堂上大声朗读或展示,从而激励学生写作练习的创造性效果。
二、挖掘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特点分析
物理教学中的定量变化决定了质的变化,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写作的宽度,帮助学生逐年选择课外阅读书目,利用课外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语文教师不仅要建立读写互动联系小组,而且还要根据教学教材大纲对学生的读写能力进行分类实施教育实践,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读写训练计划模式。
一是在阅读过程中,阅读感受文章的意义和内涵,学生可以把文章中认为好的段落标记出来,还可以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与阅读欣赏笔记,积累阅读理解越多的词汇量越好。抓住每次阅读理解和写作的练习过程,从而锻炼学生的阅读想法和理解想法等等。
二是重视对学生的激励和评价。在评价中,遵循表扬和鼓励的原则,注重发挥学生的兴趣为主,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建立,激励和评价学生在材料选择、语篇安排等方面的常见问题,而且评价了词汇、句子和修辞词等的适当选择。
三是找出疑难写出的部分,积极挖掘出写作的思路和素材,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观察学生想要表达什么,例如省略号出现在文章中能够积极发散思维,结合语境在文章和环境背景情景,大胆猜想文章表达作者具体导入发散思维涵义,学生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观点及思想。
四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科学实施读写结合的策略还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比如,由于学生基本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客观差异,如何让优等生“吃饱”和差生“吃好”的阅读理解平衡发展,必须重视丰富语言和积累写作方法练习过程,使作文成为一个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学习过程,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了解和掌握文章布局的总体布局和灵活应用写作,是如何抓住学生读者的关注目光,并积累句子、段落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特定领域中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练习。
三、小结
小学语文教师组织学生知识和阅读材料的积累,将充实学生的写作能力范围水平。虽然阅读文章是经典扩充丰富生精神世界的形式,还可以积累大量的写作材料、经典范例、经典词汇等,这样日常练习可以使写作更容易、简单,避免作文写很少的字或无话可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可以增加写作深度、阅读篇数。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加强练习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是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最佳方法,也是践行全民阅读的有效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周乐.读写结合,写在当写之处[J].教学与管理,2013(17).
[2]高源.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同步提高的教学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