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
山东省齐河县安头乡实验小学 250000
摘要:小学高年级学生面临着小升初,即将离开小学生活,作为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应在学生这个学习时期,通过单元主题整合阅读的教学模式,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兴趣满满的进入语文学习中,为高一级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主体整合的阅读教学实践展开探究,以此提高这一阶段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主题整合;阅读教学
前言: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科目,是学生综合知识获取的依托,因此,教师在小学阶段展开高年级语文教学时,可以依据学生高年级特点,结合教学教材,以单元整合的阅读教学模式,提升学生阅读知识汲取的能力,并通过整合式的阅读,激发学生单元阅读的兴趣,以此使学生养成良好整合阅读习惯,达成一单元主题整合为主的阅读教学成效。
一、直观情境,整合单元主题阅读,激发兴趣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开展单元主题整合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直观的画面情境,将这一单元中将要教学的主题内容,以生动灵性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其语文学习活动参与兴趣。针对这样语文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教学准备时,通过查找与教学单元主题相关的内容资料,完善直观画面内容,使学生感受学习内容的丰富有趣性。
如,在5年级下学期,以“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为主题的单元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依据这一单元的文章分别节选自我国四大名著的特点,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以直观情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单元主题整合阅读。这样模式的阅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阅读课文内容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通过灵动有趣的画面展示,感受四大名著带来的文学震撼,领略传统文化的风采。教师在针对这一单元的授课准备时,可以通过网络找寻与四大名著相关的视频资料,通过截取与阅读主题相关联的内容,使学生顺利完成对这一单元内容的理解。
二、合作模式,整合单元主题阅读,培养能力
小学高年级语文进行单元主体整合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以写作合作阅读的模式完成。以合作阅读模式展开单元主题的阅读讨论与探究,是提升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使学生可以透过单元组合阅读模式,在合作中完成阅读学习任务,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阅读中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阅读教学时,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阅读,使学生通过融洽的阅读氛围、和谐的同学关系,取得单元主题整合阅读成效。
如,在6年级,以“读书好比串门----隐身的串门儿。”为阅读主题的单元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首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将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与阅读能力一般的学生融为一体,并通过这样的整合阅读小组形式,使学生可以相互间取长补短,共同阅读谈论中达成阅读目标,并有效的提升学生阅读活动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可以在写事物的过程中,融入不同的情感,并表达出自己的阅读看法,提升表达能力,继而提升阅读能力。同时,学生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应当注重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在各个小组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单元主题整合阅读活动的开展,彰显阅读成效。
三、问题引导,整合单元主题阅读,锻造思维
针对单元主题整合阅读,教师还可以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通过问题的引导,使学生在问题的思索与研究中,完成阅读学习任务,以此锻造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培养来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以单元主题整合阅读为目标的教学准备时,依据单元内的阅读主题,进行问题的设计,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如,在6年级下学期以“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为主题的第一单元阅读整合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针对文中关于不同区域不同风俗的阅读,通过问题的引导,使学生进入问题模式的阅读中,并以此完成本单元“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以及“在这一单元的阅读练习中,应注重抓住重要部分,突出特点。”教师的问题可以依据这一单元的主题展开:
教师:你们的家乡是如何过春节的?
教师:你了解哪些春节的风俗习惯?
教师:你还了解哪些传统的节日?这些节日有哪些特点?
学生通过教师这样的引导,完成阅读学习任务的同时,提升阅读思维能力,达成阅读学习目标,锻造出有效地阅读思维能力。
总结:
总之,小学高年级单元主题整合阅读,作为阅读教学中的重要阅读教学手段,是学生综合获取阅读知识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小学阶段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应依据学生的年级特点,结合单元教学教材,通过直观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单元阅读兴趣,并通过合作阅读形式的开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再通过提问阅读形式的引导,提升学生语文阅读思维能力,呈现单元主题整合阅读成效。
参考文献:
[1]吴丽华.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环境下的单元整合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40):46.
[2]宁素珍.小学高段语文单元主题整合教学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3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