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
安徽省无为市红庙镇中心小学 238300
摘要:如何运用已有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高效的完成课堂英语学习任务,成为每个英语教师反复思考的问题。在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同时合理利用课堂竞争机制,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竞争机制在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的同时,进而可以大大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竞争机制 学习效率 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状态,情绪高昂则效果倍增;情绪低落则收效甚微。”因为小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好胜心和自尊心,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竞争机制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设置竞争性活动,能让学生养成竞争习惯,不断提高自己,超越自己,他们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语言运用能力都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一、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会使小学生将学习当成一种比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成为一种负担。竞争的过程也是同学们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过程,更是将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紧张有趣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树立学生自信心,培养意志品质
在竞争中学习可以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一种强烈的参与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渴望,要知道“对学习产生的饥渴状态是学习的最佳状态”。只有不断的“你追我赶”式学习,才能够有效的维持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身的自信心,并且能够帮助他们培养坚定的意志品质。
3.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融入到课堂中的竞争中,有利于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不断的调整自身的学习策略,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中,会使得课堂内容更加丰富,过程更加活泼,这样的课堂也会愈发精彩。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作为课堂竞争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教师在运用竞争机制时对学生加以适当的指导,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行之有效的途径。班级的分组能让组内成员凝聚在一起,共同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并且在团结协作的过程中获得集体荣誉感。
二、实施课堂竞争的主要方式
1.个人竞争
在班级,每个学生找到一位和自己水平相当的竞争对手,记录双方每次的成绩,这种竞争的方式鞭策着每个学生不断的进步,超越自己。古罗马名士奥维德曾经说过:“如果没有另一匹马紧紧追赶并要超过它,它就永远不会疾驰飞奔。”学习上亦是如此,每位学生都应该找到自己的另一匹马,与他不断角逐竞争,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2.分组竞争
(1)随机分组
教师在进行授课前准备好几幅图的碎片,学生自由抽取碎片,最终能拼成一幅图的为同一组成员。这样的分组让组员之间产生一股凝聚力,让他们产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的动力。
(2)男女生分组
女生细心稳重,男生胆大活泼,为了证明在课堂上的各个环节谁更优秀,同学们都会认真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活跃了班级的氛围,更促进了同学们全方面发展。
(3)自然分组
根据班级人数平均分组,每组设置组长。各组的成绩在黑板上一目了然,形成了良好的竞争,班级整体学习效果大大提升。自然分组需要注意小组成员的英语水平没有明显差异,这样的竞争才更具有效性和持久性。
三、如何将竞争机制与课堂有效结合
1. 融入多媒体技术
小学高年级英语课本中Read and Write这个部分内容让很多同学望而却步。将巧妙运用多媒体辅助竞争能给原本枯燥乏味的阅读课注射活力。例如在五年级下册《Unit 5 Whose dog is it?》一课中的Robin at the zoo阅读课教学之前,我将事先准备好的能合成4张图片的40个碎片呈现在黑板上,同学们依次上台抽取碎片,最终抽到能合成一幅图的碎片的同学分成一组。本节课的重点是名词所有格,任务是完成书本上和短文相关联的练习。各个小组成员拥有在小组内自由施展才能的机会和可能,于是他们互相竞争,形成“鲶鱼效应”,将相互协作转化成积极竞争,在讨论和探索中发现所有格的规律和特点,在彼此交流竞争中发现更有效的学习策略,为班级平添活力与精彩。
2.结合游戏竞赛
游戏通常具有竞争和趣味双重特色,课堂上融入游戏竞赛会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从而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授五年级上册《Unit 4 What can you do?》一课时,我将班级同学按照人数自然分组,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给每组预留了一块记录成绩的区域。在这节课上我安排了“你画我猜”,和小组接龙的游戏。“你画我猜”游戏环节,注重单词的音和义,小组成员句子接龙考察了句子在不同语境的运用。学生们在紧张的游戏环节中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效果颇佳。
3.利用奖励机制
根据课堂内容设置的不同奖励,成为了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的动力。在教授四年级上册《Unit 5 Dinner’s ready》一课时,给学生们设置的奖项是不同的食材。预先在交互式白板上给每个小组留下获得奖励的区域,每小组在每一环节获胜便可以获得一项食材。例如最先成功的读准本节课的单词的小组便可以率先获得“西红柿”。在获得“西红柿”“鸡蛋”之后再获胜一次便可以做一盘“西红柿炒鸡蛋”。一节课结束,哪组最终合成的菜品最多,便是获胜小组。这样的奖励机制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并且与课堂内容息息相关,是真正的寓教于乐。
四、竞争机制实施时的注意事项
1.克服学生的紧张感
教师设置的活动难度应该是循序渐进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提高和进步的。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同,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在完成难度较大的比赛时会产生紧张感。此时,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找到成功的喜悦,并克服紧张的情绪积极融入到课堂中。
2.转变“我不重要”的思想
一节课的竞争环节如果出现只有少数几个人参加,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参加,只是当旁观者的情况,教师要及时反思,并且与学生沟通找出原因。教师在引入竞争机制时应当注意诱导艺术,并且在竞争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积极与他人合作,形成健康向上的品格。
3.帮助学生走出“失败阴影”
有些学生在经历多次竞争之后,名次靠后,内心会有挫败感,小组其他成员可能会排斥这些成绩落后的同学,长此以往,这些同学会排斥竞争机制。出现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强调比赛的输赢并不重要,应当辩证的看待比赛的结果。小组内的其他成员教师应当帮助他们培养包容的品质,对成绩落后的同学应当多一些鼓励而不是责备。
五、结语
“事无大小,人无高低,均在竞争中生存。当没有对立面时,人们甚至会造出一个对立面来与之竞争。”一节充满竞争的课堂能够刺激学生学习的感官神经,有利于学生在竞争中展现自己的风采,更有利于展现学生积淀的知识和技能。创设民主合作的竞争机制,定会使课堂教学更加活泼,让学生成为尽情崭露头角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刘俊:运用竞争机制,优化英语课堂[N].少年素质教育报·教研版,2012-09-16(017).
[2]周玉:将竞争引入英语课堂[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17):42.
[3]徐艳萍: “竞”出信心, “争”出兴趣[J].小学时代(教师版),2009(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