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劲松
重庆市忠县拔山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农村小学生一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1,大部分孩子长期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亲戚或者托管中心,二是父母给他们添了弟弟妹妹或者他们是二娃,少数孩子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对他们多一点呵护,多一份热情,多一些关心和疏导,才能促使他们成为身心健康,乐观向上的人!
关键词:农村小学,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问题学生的主要表现
(一)脾气暴戾:一天中午,四年级学生游xx,一边吃午饭,一边捧着一本厚厚的书籍看,感觉他看得津津有味,我随口问了一句:“看了这么多,有什么收获?”他眼皮都没抬一下,嘴里一边嚼着饭菜一边回答我:“我学会了怎么杀人!”听完这句话我真的是震撼到了,拿过书一看-----《十宗罪》。我的确吓了一跳:一个四年级学生说出这样令人毛骨悚然的话居然波澜不惊。我急忙抓住这个契机,对孩子们进行了亲情教育,法律教育,并且马上给他父母打电话告知这件事。得知他从小就是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脾气暴躁,稍不顺心便狠狠地打骂孩子,孩子长期在高压之下萌生了这种极度危险可怕的念头。值得庆幸的事:他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二)柔弱内向:男生袁xx考试成绩差了哭,学生欺负他也哭,回答问题错了还是哭。通过家访得知:他妈妈对他要求相当严格,望子成龙的想法非常迫切。所有事情都不能出错,一旦错了轻则挨骂,重则挨打。久而久之,他就成了沉默寡言的人。不但上课时间不发言,就连平时找他聊天,他也是把身子往后缩了又缩。
(三)自私自利:学生陈xx分水果要给自己选又大又好的,打饭要挤到别人的前面·,扫地躲边边·····因为他一直受着父母长辈的独宠,什么事情都迁就他。在他八岁的时候,妈妈生了一个小妹妹,他感觉父母把爱的天平向妹妹倾斜了,心里不平衡,总是跟妹妹抢东西,经常趁大人不在,想方设法欺负妹妹,由此还导致厌学。
(四)贪玩厌学:学生周xx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老师给家长发信息,开始还回复:我们长年累月在外面打工,根本管不了她,爷爷奶奶的话她完全不听。一问她作业做完了没有,她就说做完了,你再逼她她就不吃饭3。没办法,只有麻烦老师管她。再后来给家长打电话就不接了,因为他们完全丧失信心了,只有放任自流。说实话,家长是既感到心酸,又觉得无赖。
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以电话费贵,流量费贵为由跟孩子沟通的次数较少,并且只是泛泛而谈:在家里要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认真读书,争取考出优异成绩为父母争光!父母在外面多挣点钱,回来给你买什么什么。而孩子在家、在校的点点滴滴只能通过老师了解一丁点儿。孩子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特别是在生活、学习遇到困难时,更是觉得无助。再加上有的家长脾气暴躁,处理事情简单粗暴,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给孩子留下阴影。
(二)学校原因:农村学校在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下,比较侧重于应试教育,从早到晚忙于抽测,忙着提高升学率,从而削弱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是经常成为救火队员,事情发生了再去处理,没有时间把防范工作做在前面。
(三)社会原因:问题学生处于弱势地位,在缺乏关爱、缺乏正确引导和管理下,极易形成孤僻、焦虑、自私、自卑等心理2,极易受网吧、游戏厅的诱惑,并且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往往最后会形成心理失衡和越轨行为,给家庭、社会带来麻烦,增加负担。
三、如何扭转问题学生
(一)创设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家庭环境、家庭氛围、家长的文化素质、教育方法等等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诗人斯宾塞有一句名言:“儿童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所以希望每一位父母都应该向孟母学习,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不惜一切!
(二)营造健康快乐的学校环境
1、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关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生理、心理问题。
2、经常家访,与学生多交流,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
3、不管个别家长对老师是不是理解,教师始终要用宽广的胸怀包容一切。特别是面对几十个天真无邪的孩子时,我们要一直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带微笑,让孩子们感觉到除了父母长辈,老师就是他们最亲近的人!
4、时刻注意观察学生,这样才会捕捉到他们的长处,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让他们树立信心,从而使他们在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轨道上大步向前!
5、在班级里营造温暖的大家庭氛围。让每一个孩子都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别人的长处,优点,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成立“互帮互助”小组,共同进步,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让所有的孩子都知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
6、在学科教学中,用心去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健康快乐的情绪,培养学生顽强进取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及拥有生命的一切!其实儿童不光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们也是教师、学校、社会和他们自己的镜子,我们每个人只有用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行为去感染那些问题学生,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
7、设立悄悄话信箱和心理咨询室,通过认真聆听,冷静分析,倾情疏导,温馨建议和写书信等方式,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有条件的话最好成立家长学校,定期为家长进行辅导: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如果没有这个条件,这个艰巨的任务又落到教师肩上。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学会耐心;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便学会自赏;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赞同中,他便学会自爱;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懂得什么是公正;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4。我在农村小学摸爬滚打了三十三年,发现现在的孩子们越来越难管,难教,而且压力越来越大,主要问题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关注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自己的爱,携起手来,引导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对他们多一点呵护,多一些宽容,多一份热情,让他们随时拥有愉悦的心境,相信:所有 的问题学生都会成为一个身心健全、积极向上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才能迅速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资料
1、“试论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乔丽)《陕西教育(教学)》2015-07-01
2、“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温翠莲)《读写算(教研版)》2013-05-30
3、“家长,请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者”(黄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10-16
4、平顶山市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王辉硕士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