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勇
都江堰市七一聚源中学 611830
摘 要: 在当今世界经济速度发展迅速,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端技术飞速发展,代表着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应用,方便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育行业中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技术教学的课程整合为其他科目的课程整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本文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进行讨论,深入分析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以后的教学做出改进措施,努力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初中学生更好地提高信息技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项目教学 课程改革 问题与改进措施
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实际教学中的项目工程作为教学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的项目工程进行分析和学习,再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划分具体的学习任务,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对班级学生进行平等的划分小组,每一个小组分一个学习任务,然后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能够促进小组之间积极进行交流合作,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标。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1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没有树立正确的认识
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有很大一部分的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课程没有树立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加上学校的教学资源不足,对于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更没有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使得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缺少必要的硬件设施;由于教师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全面提高,所以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仍然表现出效率低下的问题。
1.2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达不到标准
在初中阶段,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会帮助学生进行问题的剖析,从问题的源头上发掘原因,指导着学生学习。在当前的初中校园中,由于教师资源的短缺,尤其是初中信息课程教学教师比较短缺,所以就导致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队伍存在很大的问题,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合格、专业不相关、教学队伍的组成混乱等,这些问题造成了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性比较低,阻碍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实现有效性的进展。
二、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2.1制定合理的教学任务,细化学习过程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首先整体讲解教学任务和教学安排,然后把每一个学习任务细化为更小的学习任务,方便学生掌握学习知识,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细化教学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把书读薄,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习到信息技术课程的精华部分,也能帮助学生更加合理地利用时间。分解每一个细小的学习任务,为学生设置短期目标,以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体会到学习信息技术的成功感、喜悦感,能够长时间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持久性,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学习“制作创意挂件”的时候,教师要把整体的设计过程进行细化。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之前所学的Python基础知识来进行设计挂件,Python作为一种跨平台、开源、免费的解释型高级动态编程语言,能够实现多种编程语言的无缝拼接,能够很好的体现出不同语言和工具之间的优点,在初中阶段能够帮助学生很好的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内涵,能够帮助老师进行带有信息技术特点的教学,在经过简单的程序编程之后,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挂件的手绘阶段,然后再根据每个学生的手绘挂件,再带领学生在计算机上使用3D one、AutoCAD、Soildworks、草图大师等软件进行三维建模,把整体的工作按照不同的阶段分为不同的项目,利用项目教学法把复杂的教学简化,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独特魅力,也让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
2.2在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利用项目教学法,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学生加强实践练习。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足够的理论知识,也能促进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这些理论知识,不能让学生只知道学习基础知识,不知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利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只对学生教授基础的理论知识,也要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教学。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中按照项目工程的要求具体实施教学,先讲解简单的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熟悉基础知识,运用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减少学习基础知识的时间,增加实践操作的时间。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项目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的预期目标。
2.3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
在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无法替代,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在以项目为指导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置完整的教学过程,给予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自由独立完成项目时间,促进学生学习独立性和自主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是从旁协助,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偏差。教师的指导作用在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更多的是提供思路指导,启发学生的学习,而不是直接为学生的学习说出正确的结果,在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教师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问题的不同角度启发学生去自主思考,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结语:
总的来说,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进行应用,并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努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利用项目工程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晓鸣.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项目教学的开展[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0-09-25.
[2] 张祥. 项目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 智力,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