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方瑞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维摩第二中学663102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初中阶段,各种学科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从生物学课程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不断提高生物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初中生物教学与多媒体课堂相结合,创造新的教学模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初中生物;多媒体;策略
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断改善和各种硬件设施的完善,在中学生物学课程中将多媒体教学作为中学教学的一种手段越来越普遍,这使无聊的教室变得有趣起来,并使抽象的概念得以更直观的体现,使在现实中不易表达的生物反应变得容易理解,对于扩展教科书的知识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明显的意义。通常,多媒体和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实际上是信息技术在生物学教育中的应用,并且通过视频、照片等生动地呈现了一些基本概念和内容等,以往的教学模式比较枯燥和无聊,但是,随着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育中的应用,教师可以预先为了要学习的内容精心地准备,通过多媒体技术,使用照片、视频等强调知识的重点,也可以播放相关生物专家学者的演讲,已达到易于学生理解的目的。从教学内容扩展的角度来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搜索和查询与初中生物教学相关的大量知识,不仅可以丰富初中生物的教学内容,还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显示出其优势,可以振兴课堂气氛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初中生物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相应措施
1.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以教师口头讲解为主,随着学生学习的难度逐渐增大,口头讲解的形式很难让学生理解知识。现阶段,多媒体技术逐渐进入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师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创办特色课堂,创设学生喜欢且符合教材内容的教学情景。例如,在为学生讲解食物的腐蚀与保存时,可以与生活中食物坏掉的事例相联系,先为学生播放动画版食物腐蚀过程的视频,以一个问题引起学生思考:“食物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坏掉?”借助这种带有生活情境的提问导入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最终引出食物该如何保存的方法。除此之外,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有利于学生快速融入生物课堂的学习氛围。
2.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一直注重教学而不是学习,在现代教育的背景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积极参与生物学习,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以引起学生对生物学的探索。在教授“根尖的结构和功能”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使学生能够联想到连接根端的四个部分为什么细胞会不同,如果要在移植植物时留下一团土壤,切去植物叶子的效果是什么,为什么要经常给植物浇水,等等。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通过讨论和分析分别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可以优化生物课堂教学。
3.优化初中生物的教学效率
初中生物的知识点较为分散,但在内部却有一定的关联性,这就要求学生整合生物知识点并建立完整的生物知识网络体系。在初中生物学课程中,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时应特别注意时机是否合适,应及时适当地应用,并且不要盲目地进行多媒体课堂教学。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生物课堂教学,可以通过使用生动的生物图片、视频等为初中生物的教学活动注入新的活力,以实际教学的情况为基础,深刻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了解学生的问题,改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4.有助于学生对生物难点知识的理解
由于初中生物知识相对困难,难免会出现学生害怕学习甚至厌倦学习的情况。在生物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时,有必要首先弄清楚使用多媒体的目的,以便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将丰富教育内容,同时使学生获得知识,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在创建课件的过程中,教师充分考虑课件与教科书的统一性,以课本内容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握课本节奏,合理地播放课本内容,发挥优势。例如,在学习植物和生物圈水循环时,教学经验表明学生很难理解植物与水循环之间的关系。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图片中显示绿色植物的根、放大根以向学生指出根毛的形状,并说明它们在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中的作用,根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将其转移到植物的各个部位,植物叶片的毛孔起到散热的作用,提供详细的解释,以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生物知识。
结语:多媒体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许多优点,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减轻了教学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热爱和学习,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和综合素质。生动地可视化抽象知识点,并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信心和热情。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使用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调节课堂氛围,并可以实现生物课堂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朱莉莉.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4(75):153.
[2]李霞霞.多媒体手段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体会[J].中小学电教:下,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