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子乔
贵州省安顺市若飞小学 561000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强调,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希望厦门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一、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课程标准里有明确的知识点,教学目标等等,却没有说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一种帮助,是为了孩子能够幸福的生活打好基础。教育并不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达到统一的标准,成为一样规格的产品。如果说有一个标准的话,这个标准就是“成长”,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教师应该用一种生物多样性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大树有大树的雄伟,小草也有小草的魅力,教师的职责应该是像园丁一样,精心培育每一个个体,让每个学生都能成长为最好的模样,幸福的生活。
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人,他们以后可能成为司机、医生、工人、农民等等,对这些个体来说,品德是第一位的,智慧才是第二位的,智慧中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如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等,知识和技能是低一层的东西。因此教育如果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远远不够,教师应该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基础和目标。
二、德育教育的历史脉络
我国历来重视德育教育,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就特别强调德育,主张以德治国,要求人们达到仁的境界,将君子作为理想的德育目标,并进而把德育目标具体化,提出了仁、义、礼、忠、恕、孝、悌、温、良、俭、让等一整套道德规范。在这之后的数千年中,虽然不同时期的统治阶级对德育目标有不同的设定,但重视德育却是一以贯之的。孙中山、蔡元培等资产阶级教育家认为,学校道德教育必须以自由、平等、亲爱为目标。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思想家则强调道德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民主、科学精神。建国以后,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道德准则上的规定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现阶段德育教育的一个非常明确目标,也更加符合我国德育教育的需要。
第一,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精神是学校德育的核心目标,是德育工作的根本点。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是学校德育的核心目标和灵魂。德育只有强调培养人们的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才会收到实效。
这种教育可以渗透在点滴的教学之中,我在语文识字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意,让学生知道汉字有多美,感受汉字中蕴含的信息,并爱上我们的祖国的文字。
例如对于“采”字的认识,我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上下结构,爪字头”,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采”字可以分为两个部件:“爫”和“木”,像一个人用手去采摘树上果子或树叶的样子,本意是摘取,可以组成词语采花、采茶等, “采”字还可以加上形旁“彡、足、艹、目”等,组成其它形声字“彩、踩、菜、睬”,学生理解了这些会意字和形声字的来龙去脉,和学生一起探索语言文字的起源,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通过文化的熏陶,可以使学生产生浓浓的民族自豪感,从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开始,进而热爱祖国。
第二,敬业精神的培养,在社会是人们基于对一件事情、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在学校是对学生学习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学习不应该是以考出好成绩为目的功利的态度,而应该培养认真踏实、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教师应该看重的不是学生的考试分数,而是学生的学习态度。
俗话说“有多大锅就烙多大饼”,我在教学中从来不给学生定一个统一的目标,而是因材施教。在评价学生的成绩时,并不是给学生排名,也不是看他的成绩是不是红分,而是拿他的本次的成绩和上一次考试的成绩比,看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只要学生在努力学习,就要给予表扬。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努力的生活态度,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才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努力成为本行业的行家里手;才能摆脱单纯追求个人和小集团利益的狭隘眼界,具有积极向上的劳动态度和艰苦奋斗精神;才能把对社会的奉献和付出看作无上光荣;才能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和调控职业行为。
第三,诚信是人品的核心部分,培养学生讲诚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立足点。
学生在学校犯错在所难免,可能不想写作业,可能与同学有矛盾,可能不遵守纪律等等。作为老师,在学生犯错时,我一般态度是非常宽容的,谁能总是正确的呢?所以一般学生都敢对我说出自己的问题,即使再犯也还是宽容,但是处罚要比上一次稍微重一些,直到学生一点点的改正为止。因为 “知”与“行”的统一是需要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诚实的,这就行了。教育学生不能只看表象,而要看到本质。就好比家长不应该盯住孩子的钱包,而应该教育好孩子的人品一样。
第四,培养学生与人为善的群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应该成为学校德育的主要目标和做好德育工作的侧重点。一个人倘若不具备与他人的团结、协作精神,在社会上就很难工作,甚至无法生存。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总是鼓励孩子们争取每一面流动红旗,每一张运动会集体项目奖状。我理直气壮地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提倡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是想告诉学生单枪匹马、孤军奋战很难有所作为。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好转,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道德问题,比如网络诈骗、瘦肉精等,这是有人良心出了问题。是这些犯罪分子没有接受过德育教育吗?不是的,是他们没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因此,教育应该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实事做起,而不要停留在空洞抽象的口号上,注重“立德树人”,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学校德育的立足点,做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合格公民。
我们教师要贯彻“立德树人”要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大胆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德育教育方法,使学生们觉得德育目标可亲可敬可信,明确具体,并将这种目标内化为自己的主动追求,德育教育才会真正收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