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2期   作者:张佩茜
[导读] 优秀的语文阅读能力可以对同学们在今后的语文学习路途中有很大的帮助

        张佩茜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   516000
        摘 要:优秀的语文阅读能力可以对同学们在今后的语文学习路途中有很大的帮助,小学生们的思想还处于不稳定状态,不自律,语文从教者以及家长通常要求学生多读书、多运用文字,至于文字如何领悟、如何理解文章深意却无从教起。本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如何提升小学语文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策略探析
        
        笔者常常发现部分学生存在词不达意、表达令人费解,文章不知所云。为了解决学生语言表达理解不得体现象,语文教师应当监督学生在日常练习中规范语言,力求语言简短精炼,直观传递个人信息,沟通畅通有效。作为语文课堂的引导者--教师自身应当规范自我教学用语,客观审视自我口头表达能力,提升自我表达水平,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1 学生语文基础薄弱
        基础薄弱的学生语文教学以识字、认字为主。毕竟语文是由汉字、词组、句子、段落、文章这样一点一点构成的,这样的教学也符合事物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那么在认字识字的教学过程中,语文从教者切记不可死记硬背式教学,从规定的情景中脱离,囫囵吞枣式灌输给学生知识。同样的识字教学过程中强化字形结构、拼音,让学生在文章中认识汉字、爱上汉字。例如教师统编版语文课本《司马光》一课,语文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解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背景以及人物形象,赞扬司马光临危不惧、重情重义的优秀品质;其次讲解生词、新字以及多音字,在学生心中对所学汉字产生亲近感与学习热情,学习劲头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只要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劲头,基础薄弱学生一定能够奋起直追,在语文学科中打下较好根基,为今后语文学科素养的提高蓄力。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一项艰难又伟大的任务,相信通过语文教育者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辛勤工作,定能大大改善当前的教育难题,为社会培养肩负伟大复兴使命的新一代青年。
        1.2 教师不注重语用要素的落实
        教师在与学生课堂互动过程中密切注意学生的理解能力,及时纠正语言不规范不得体的表述。在阅读理解练习前期教师不能纠正学生错误观点,那么在以后的阅读练习中很难改变不规范的思维模式。如《司马光》这篇古文故事短小精悍,只有30字。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短短几字司马光临危不惧、重情重义的形象跃然纸上。然而语文教学中感悟和体验是重中之重,仅靠课本教材中的语言去落实语文要素是远远不够的。这种现象的改变需要语文教师聚焦语用着力点,把更多的目光和焦点放在深入挖掘课本教材背后的教育资源上。


        2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2.1 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来推进学生的阅读能力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创新,多媒体技术也逐渐应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课堂内容变得更丰富多彩,同学和老师可以在先进、多彩、欢快的环境中感受学习的快乐,脱离传统的教学观念。全面利用好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带来的知识。老师要加强使用多媒体来使课堂变得更有趣,从而使学生更专注更认真给学生们展示更多经典优美的文章,从而实现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2 通过训练,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在训练中提高同学们想象能力,这会帮助学生们在以后的阅读和写作过程中更容易理解课文的语境意境。例如,在同学们阅读文章时,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朗读,还要向大家描述自己所明白的课文的中心思想无启示。通过这可以帮学生们更透彻地了解课文有感情的进行阅读。老师要通过阅读学生们的段落,从而找出一些优秀的作品在课堂上进行表扬展示,老师也找出优美段落的段落,让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们说出这样写的优点在什么?让同学们去思考,在自己写诗时想展示怎样的情景?进一步的去想象这种表达方式是否可以更好的形式来展示。因此在课堂中老师要想出各种办法去激励同学去读书,去思考,培养自己发散思维能力。通过这些训练,会创造小学课堂上学习一种良好的气围。
        2.3 开展主题诵读
        在真实的课堂教育中,老师要避开系统化的阅读教育现象,之所以要这样要求,是因为仅仅的阅读能力不能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课文的内涵与深度,关于老师在课堂上简述的内容大多数也是关于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也只是将它背诵下来,学生们不能从内容深处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与文章联合,从而把阅读课改变为一个表达情感的过程。比如,老师们可以把“诚信”为主旨来开展一场诵读活动,把学生真实生活中的例子,自主选择传达诚信的重要性的主旨来诵读,真挚的传达出自己感情,大概得传达自己关于诚信的观点。并且老师也可以指引学生来选择背诵一些优美段落,而且根据自己身上发生的真实案例,从而进行模仿写作,不断的提高整个诵读教学的成果,改变传统诵读课教学的状况。
        3 结束语
        阅读能力的优秀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他们都是通过后天的大量积累与训练才有的,老师是他们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引领者。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让同学们阅读,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发挥想象力。
        
        参考文献:
        [1]王芳.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J]. 才智,2019(07):165.
        [2]周樱蓉. 提升小学语文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2):76-78.
        [3]周蓉. 小学语文不同阶段阅读教学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