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红伟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 315801
摘要:小学科学教育,主要采取实验探究的方法。实验时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深度。通过有趣的实验,揭示科学理论,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探究心理和对于探索未知的好奇心理。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课堂教育。但对于目前的科学教育,尤其是小学的科学教育。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和日常教学中还存在着较大问题,如学生对于实验性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老师对于课堂实验的创新性不足。课堂实验不贴近于生活,学生理解难度高。本文就以上所提问题。结合实际进行合理的探究。
关键词:趣味实验,小学教育,课堂实践
引言:科学教育对于丰富小学课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对于不同阶段的教育也提出来不同的要求。而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教育的初始阶段,对于学生日后的教育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因而老师在日常教育时要注重课堂上的教育教学的创新。这其中小学科学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课目,它对于要学生的思想启蒙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实施趣味实验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所出现的问题
(1)轻视小学科学教育
根据教育部印发关于《义务教育小学课程标准》的具体通知中不难看出,国家对于小学教育提出了要根据立德树人为总的教育工作目标。加快对于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完善的同时,加速落实小学科学教育。但在实际教育中 ,仍存在着一小部分教育者或者学校管理者对于小学科学教育不重视的情况[1]。尤其是在实际教学中甚至出现忽略科学课的设置,科学课的老师由其他科目老师兼任等情况,有根据国家规划的具体要求设立专门的科学教师岗位,且还有部分学校虽设立了科学课老师,由于老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较低,使得日常教学中并未达到教育部对于科学课所提出的要求。
(2)科学教育思维保守
小学科学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于科学知识的求知欲望。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探究精神和对于科学的实践创新能力。但是由于受传统思维的影响较深,大多数科学课的任教老师在日常的实际教学工作中,经常借鉴传统课程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性教育”。忽略了学生自身情况,违背了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得学生在知识接受时常处于被动地位。造成学生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不高。极大的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培养,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长期发展。也违背了教育部对于义务教育小学课程标准教育教学目的。不符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
(3)实验教学方法落后
如义务教育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材中,植物学初探,这一课的主要围绕“我们知道的植物”,“观察一株植物”两个大问题来进行讲述。对此,大多数受传统教学影响的科学课老师,在讲解植物单元时,往往采取自我口述和黑板板书的形式,将所讲知识重点的刻板的讲述给学生,较为枯燥,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结合相应的教学方法。缺乏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性和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也违背了义务教育小学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突出强化教学实践环节”的要求。
二、实施趣味实验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原则
(1)积极学习,推陈出新
对于小学科学教育,在教育者方面,首先,我们不能故步自封,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优秀教育教学经验,推陈出新。例如法国在对于学生科学教育方面,常常是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上课前规划好本节科学课的探究主题。将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使得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了解和探究将要学习的重点。
同时,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验中,更加强调学生自实际的参与到实验中,不但提高了实验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也使得实验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让学生在自由快乐的环境中,学到科学知识。我们应积极借鉴以上类似成功经验,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转化国外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
(2)优化配置,提质增效
从规划小学科学教育的课时安排看上,美国和我国的课是安排相差无几,但对于学生的培养成果来说,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配备问题。例如在农村学校中,常常出现,学校没有独立的科学老师。缺乏相关的科学实验设备。即便配备相关科学老师,但由于教育教学观念传统对于学生的培养没有达到因地制宜,常采取“普遍式教育”。同时在一些小学科学教育重点上划分不够明确,学习的深度存在问题。例如关于磁的生成及应用方面的基础知识,在小学科学课上安排了相应内容。然而当学生升入中学后,中学物理上又对此进行了专项的探究,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教育资源。所以我们要遵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大力加强课程实施的组织领导”,等下要敢于结合自身合理规划课程,相关教育部门也因加大一定的科学教育投入。进而达到优化配置。提质增效的原则。
三、实施趣味实验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1)拔高思想,重视课堂
首先,各教育系统要深入了解义务教育对于小学课堂标准所提出的的主要要求。根据标准结合实际的,加大对于科学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并且定时采取对于科学教育作者的培训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将其纳入学校管理和教师培训计划当中,例如组织小学科学专题讲座等,强化科学教育者的能力。使得科学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科学教育意识,学习到先进的教育方法和多样的教育形式。并且结合所学,重视课堂上的教育,坚持也引导学生发展自我,培养学生核心的科学素养为基准,根据国家教育部所安排的课程标准组织教育教学。
(2)趣味引导,坚持创新
抓住年龄特点,合理利用小学生正处于特殊的发展阶段,把握好学生对于事物的好奇心进行趣味教育[2]。老师在设置课堂重点及课堂实验方式时。可以采用更加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在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后,凭借趣味性的实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而加大师生之间的友好互动。最终在愉快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中,完成本节课的科学教育重点,也激发了学生对于实验的热情和对于科学课的激情,增加了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做到了课堂创新。
(3)加大投入,丰富内容
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于小学科学课目上的资源配置。尤其是对于农村学校小学科学合理配置。依托财政支出和教育政策倾斜利好优势,结合自身情况,多方面多角度的打牢课堂配置基础,确保科学实验教学仪器及所需材料的日常供应,保证科学实验室的建设,大力发展家庭社会以及少年文化中心等普教育场所的作用为落实趣味性教学创造优良条件。同时合理利用资金,借助大众传媒手段,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运行科学教学。学校还可通过定期举行科普讲座,科技竞赛等多方面形式活动,丰富趣味教学内容。最终达到在多层次,多领域上的推动。趣味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具体实践。
四、结束语
小学科学课堂上进行趣味实验性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把课堂当做初探科学的主要阵地。让学生尽可能的在课堂教学中养成探究科学的精神。提高来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时也保证了小学科学课堂的趣味性。要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科学有了最初的理解和学习探索精神,为学生以后的中长期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符合了科学教育在系统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对提升全民素质,尤其是提升科学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建设科技强国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王健华.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J].名师在线,2018(22):47-48.
[2]徐军华.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优点解析[J].新智慧,2020(17):103.
[3]黄若君.广西农村教育投入和资源配置情况考察——对天等、大新县农村普通中小学教育投入和资源配置情况考察[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12):168-171
作者简介:卢红伟,1967年07月,男,汉族,籍贯浙江宁波,大学本科,一级教师,小学科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