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方、李文龙
镇原中学 甘肃省庆阳市 744500
摘要:高中阶段依然处在地理教学的初级阶段,研究能力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研究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高中生有效的学习地理知识,在脑海中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框架。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很多教师并不重视对高中生地理研究能力的培养,忽视了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这种情况必须要进行改变,否则无法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浪潮的推进,很多高中学生在学习地理时越来越注重独立研究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一方面提高地理学习成绩,另外一方面形成初步的自然科学素质。
关键词:高中地理;研究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地理作为高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通过该门学科可以促使学生养成正确价值观和自然观,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能力作为个人综合素养不可缺少的内容,如何借助高中地理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更好落实我国的素质教育是教育学者们关注的重点。研究能力包括的内容较多,本文主要从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撰写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角度入手,分析高中地理教学在学生研究能力培养方面的相关问题。
一、研究能力对于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领域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借助本文分析研究能力对高中地理学习的重要性,明确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意义和价值。具体来说,首先研究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研究能力的培养要求贯彻在地理课堂开展的全过程中,科学的进行课堂设计,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进一步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活学活用,不断的提高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增强自己对地理学习的信心,让学生觉得学习地理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有利于改进地理学习的思维模式,让学生使用更好的学习方法展开理论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对不懂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设计各种地理实验对问题展开探究,灵活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利用探究能力调动思维潜能,显著提高地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探究能力对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学生能够通过研究能力的塑造打下地理学习的坚实基础,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做好铺垫。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中学科教学而言,知识教学的成果与素质培养的效果都是学校和教师关注和强调的方面。对于地理学科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研究能力等综合素养不仅是为了实现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方式。但是从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来看,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无法适应新要求和新变化的现象,进而催生出种种影响地理课堂教学水平的问题。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尤其是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是高中地理课堂上最常见且影响最大的一个问题。由于长期以来教师对考试成绩的过度追求导致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都存在以自己的详细讲解代替学生自主思考的现象。这就使得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对教师的依赖性,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探究的主动性,也弱化了学生自主研究地理问题的能力,不利于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和综合发展。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策略
(一)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综合实践能力是研究能力不可缺少的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则需要老师充分利用起课堂之外的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地理实践教学活动。地理实践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能提高学生实际的地理操作技能,对于引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高中地理教学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近大自然,在观察大自然现象与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高研究性学习效率。
(二)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要帮助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研究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明确本章知识点到重点和难点知识,扩大学生知识获取的来源,学生不仅要学会从书本上获取知识,还需要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深刻探究。譬如学习“人口的变化”有关知识时,教师必须要围绕着我国人口的数量和空间的变化向学生展示数据的变动,对人口资料进行收集,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比如学生围绕着“人口数量和社会资源的分配”这一问题展开提问,那么就要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独立对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可以采取问卷调查或者数据分析的方式,探求我国各个方面的社会资源和人口增长的匹配程度,从而发现更加深刻的社会问题。另外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主动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你对城市人口的迁徙现象有何看法?”这一问题的提出意在鼓励学生从侧面思考人口的变化特征,调动学生灵活的思维,把刚刚所学的知识运用在问题探究中,提高对问题的参与感,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
(三)开展课堂互动,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在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过程中,学生虽然通过导入环节具备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思考探究的主动性。但是学生对于相关的地理知识内容并不熟悉,同时也没有形成自主探究的体系,不具备单独完成思考探究过程的能力。所以在这一情况下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而课堂互动,尤其是针对性的提问则是最常见且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在进行基础知识内容的讲解时,可以先对其内容进行潜移和转化,与高中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者已经掌握的知识建立联系。在这一基础上,教师需要通过课堂上整体的提问或者是单独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顺逻辑线思考,先引导学生通过已知的知识或者现象倒推其原理,然后再按照原理过渡到专业地理概念或者知识内容上来。这样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专业的地理知识和概念,更能够理顺学生的思考逻辑,帮助其形成初步的地理思考和探究的思维逻辑。
(四)利用地图工具,培养探究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阶段,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地图使用方法,这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必须要对地图当中的诸多要素进行掌握,判断地图的类型,区分地图中划分的各个标志。地理学科并不仅仅是依靠记忆的学科,更需要理解地图工具中所标示的含义,对应到真实的地理要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学生必须要善于看地图,利用地图工具发现问题所在,找出解决的方案。
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对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高中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方式方法,创新性培养和强化学生在地理学科的研究能力,进而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整体提升和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武小东.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高考,2021(09):119-120.
[2]文会.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高考,2021(04):65-66.
[3]陈吉振.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下)[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4]黄曙光.分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新课程(下),2019(07):195.
[5]陶涛.解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J].高考,2019(18):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