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宏业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 315400
摘要:在以往的市政道路设施建设中,大多都是采用水泥混凝土进行施工。但是,随着市政道路施工工艺、施工水平的大幅提升,很多水泥混凝土道路都面临着沥青化改造需求,使道路设施的质量性能获得全面提升。为了确保改造施工质量,本文针对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要点、施工技术应用及其管理措施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希望所提出的观点及建议能够为大家带来有价值的参考。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及管理
关键词: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管理
引言:近几年来,很多城市为了提高道路设施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年限,针对原有的水泥混凝土道路实施了沥青化改造。但是,要想取得理想的改造成效,需要相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施工人员针对各项施工要点、技术工艺给予高度关注,并且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确保改造目标的顺利实现。
1.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要求
第一,确保路面平整性。选择抗压强度较高的沥青材料,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路面摊铺及压实作业,确保施工质量;第二,做好后期养护。路面养护是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的收尾环节。在养护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各项性能指标开展养护作业,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第三,保证防尘效果。从合理选用矿石原料入手,提高路面强度及光洁度,赋予路面较高的防尘性能,同时为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舒适性提供保障。
2.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技术
2.1确保沥青材料质量
对于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质量而言,沥青材料的自身的质量性能和配比方案是最为关键的两个影响因素。因此,相关人员在选择沥青原料时,要充分结合施工区域的气候条件、季节温差、路面荷载需求、使用年限等因素选择优质原料,为改造质量提供基本保障;在确定沥青配比时,要先开展热拌沥青混合配比实验,之后再进行生产配比实验。依据两次实现结果,合理确定沥青生产量和配比方案。
2.2沥青摊铺技术
沥青摊铺是整个改造工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因此,在进行摊铺作业之前,需要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摊铺流程及相关技术要点,为获得理想的摊铺效果提供必要保障。另外,在施工之前,还要保证各项配套设施、施工设备的齐全性,确保摊铺质量及施工进度符合改造要求;另外,将沥青运输至施工现场的途中,要提供一个适宜的运输温度,使沥青温度始终保持在适合的范围之内,为后期摊铺质量提供保障。但是,为了避免沥青温度过高引发烫伤事故,需要施工人员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与自我防护意识,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在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时,要采用机械摊铺方式,确保相邻两幅摊铺具有10cm左右的重叠部位,并且通过匀速摊铺保证路面平整性,避免因摊铺速度过快或者过慢导致摊铺厚度不均匀、质量不达标等问题。
2.3混合料压实
在混合料压实环节中,需要把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首先,将混合料碾压温度控制在120-160℃之间;其次,使用碾压机在沥青路面上的行进压实作业时,需将其行进速率控制在4km/h,这一速度可以不仅可以确保压实的平稳开展,还可以对碾压机振幅与振频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因振幅过大或者振频过快将周边石料击碎,导致已经施工完毕的路面强度受到负面影响,有些路面甚至因此产生鼓包现象。
2.4板块处理
在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需进地板块处理:①板角断裂。在针对断裂部位进行处理之前,需要使用切割机对其进行切割。切割范围需根据板角尺寸和放样而定。切割完毕后,使用工具将板角破坏部位凿成一个较为规则的垂直面,并苴将切割范围内的碎块清除干净,再使用设计抗弯强度达到5.0MPa以上r 混凝土进行回填。
另外,如果遇到路面基层松散情况时,需要使用C20混凝土对松散基层进行加固处理;②路面拱起。如果拱起幅度较小,先根据板拱度对截断长度进行精准计算,再依据计算结果测量好切割尺寸,将拱起部位切割1-2个横向接缝。待应力完全释放之后,再将拱端切断,再逐渐恢复板的原位。在接缝之前,需要先清除掉接缝和板间缝隙中的杂质,之后再灌入接缝材料。如果拱板端部损坏程度严重,甚至已经断裂,需采用集料嵌锁法或设置传力杆等方法对拱起部位进行修补。
3.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管理
3.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针对改造区域实地考察与调研,必要时,收集相关样本材料,为后续筹划设计、组织施工等环节提供参考依据。在制订施工方案时,需要针对施工区域的自然条件、水文地质、地下管网情况及其它影响因素进行周全细致的考虑,明确施工流程、交叉作业环节注意事项、技术标准、质量要求以及施工进度安排。还要将工程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召集到一起,结合施工图纸以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技术交底。在此环节当中,各方人员要尽量全面的查找施工图纸、施工方案、技术参数、安全防护措施的不合理之处,共同探讨改进措施,确保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的科学合理性、可行性与安全性,为施工过程与施工质量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3.2严格把控施工过程
对于市政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工程来说,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监督与质量控制是重中之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着重针对那些可以预见以及可能存在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严密防控,制订出科学有效的防范预案,最大限度降低其影响幅度。同时,为了保证施工进度,管理人员要时常将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时行比对分析,找到影响施工进度的根源问题,例如是否存在人员配备不足、设备故障、材料配备不及时等问题,再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全程可控,并且使存在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3.3提高全员责任意识
对于施工管理工作而言,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不能仅凭借管理人员一己之力,也不能完全依赖管理制度。否则,管理工作必然会陷入到被动局面当中,难以取得理想的工作成效。对此,应从优先提高管理人员责任意识、管理意识以及质量意识入手,构建起全面参与管理、主动加强自我管理的良好局面。对此,工程项目管理者要在整个施工团队当中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例如推行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制订、奖惩制度等等,将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表现与个人收入相挂钩。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全员责任意识的全面提升。尤其对于质量管理人员、监理人员等重要工作岗位,要全面构建起事前管控模式,使质量管控、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等环节呈现出更大的管理效能。
结语:现如今,市政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为了全面提高其施工技术水平,使施工全过程得到科学有效的管理,各施工单位负责人要建立起较强的管理意识与责任意识,通过长期管理机制,确保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以及各级管理人员能够各司其职,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确保各贡工作完成质量均符合要求,为最终的改造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管相吉.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及管理[J].居舍,2021(11):130-131.
[2]姚晋昌.浅谈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及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20(12):108-109.
[3]吴观宇.市政工程沥青面层施工管理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20(05):182.
[4]冯兴华.初探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居业,2020(07):60-61.
[5]林钦涛.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4(17):203.
[6]卢孟臣,李秋刚.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技术应用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08):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