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识字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期   作者:周转新
[导读]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不仅关系到未来学生语文阅读、写作能力的发展,
        周转新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巩桥中心小学        ,广西贺州546806
        摘要: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不仅关系到未来学生语文阅读、写作能力的发展,更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识字教学通常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而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刚刚进入小学,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思维发展都处于萌芽阶段,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识字教学趣味性直接关系到识字教学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识字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从而提高学习热情,进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本文以小学识字教学为切入点,分析了趣味识字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识字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字:趣味识字法;小学语文

一、引言
        中国汉字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累和沉淀,因此,汉字对于中国人的意义早已超过其功能交流的基本功能,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和特征。因此,在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识字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传承和对中华民族文化和智慧的弘扬。但在很长一段时间,识字教学的方法都比较单一,教师更加关注识字教学的成果,而这种教学观念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文字学习的兴趣,甚至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抵触心理,制约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此外,新课标中对于小学生的识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从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中转变出来,以提高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目标,让识字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不断提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二、趣味识字教学法概述
识字教学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字的读法和写法,还要掌握字体的结构和用法。这对于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特别是考虑到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处于发展阶段,注意力也难以保持长时间的专注,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造成的结果是识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选择一种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识字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趣味识字法的特点在于“趣味”二字,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趣味识字法能够最大化的体现出文字学习的趣味性,让原本枯燥的识字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识字教学的难度,同时能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吸引小学生的融入,提高学生识字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能够引导学生主动融入识字教学中,实现与教师的良好互动,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字。另外,识字教学法的提出更加符合“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与现代教育观念中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观点相一致[1]。
三、趣味识字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将识字教学融入游戏元素
游戏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其带给学生最大的感受就是“有趣”,
不需教师更多的指导和引导,学生就会主动加入到游戏环节中,这就带给识字教学以启示,如果能够将游戏元素与识字教学相融合,那么所呈现给学生的必然是一堂生动、活泼的识字课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显著提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游戏方式,比如谜语、看图猜字、表演猜字等都是比较容易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游戏。


比如在学习“明”这个字的时候,可以用“太阳碰见了月亮”这样简单的猜谜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感,从而形成形象思维,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字的结构和内涵。中年级的学生还可以通过一些拼字小游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文字,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些文字的偏旁,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偏旁来组合成不同的文字,看哪些同学组合的最快最准确,这个游戏还可以设置成一些小的比赛环节,一方面帮助学生建立起竞争意识,另一方面,让识字教学的形式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二)挖掘文字背后的故事,提升识字趣味性
中国的文字发展至今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从最初的甲骨文到繁体文
字,再到今天的简体文字,每一步的发展和进步都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的结晶。而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任何一个文字背后都有一个代表着人类进步和发展的故事。小学生对于故事的喜爱程度不言而喻,因此,教师可以将文字背后的故事讲给同学听,从而让识字教学课堂变成故事讲解课,让学生享受其中,乐在其中,从而增加识字教学的趣味性。
教师可以围绕文字编一些小故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比如“明”和“朋”有的同学可能容易记混,因为两个字结构相同,写法又相似。教师可以围绕这两个字编成小故事,“日”和“月”分别代表着白天和黑夜,“日”即将出门的时候,“月”刚刚到家,他们只能在这个时候相见,而每到这个时候天就亮了,所以称为“明”。以为“日”和“月”不能常常见面,所以他们很孤单,没有朋友。尤其是“月”,他总是在晚上自己孤零零的出现,后来“月”找到了和他一样孤单的“月”,这样他们就成为了好“朋”友。通过这样的小故事,很容易就帮助学生将两个字区分开,从而让识字变得很生动和有趣。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和应用,其中以多媒体技术
的应用范围最广。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立体化、视觉化呈现,无论是动画、视频、图片还是音频,带给学生的都是视觉、听觉和感觉的多重感受。而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融合了多媒体技术,更能够让文字的呈现形式更加形象,这对于以感性思维占优的小学生来说,能足够的吸引力。相对于传统识字教学中教师枯燥的讲解,辅以动画形式出现的文字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有利于帮助学生产生文字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教师可以将文字的演变过程通过动画的形式播放给学生,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文字的发展历程,比如小学一年级的第一节语文识字课中要学习到的“天地人”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不同时期的文字图片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画面感,从而建立其文字和图形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字的结构,掌握文字的书写方法。通过这个过程,不仅能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的文化,开拓学生的视野的同时,还现实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识字学习中来。
结束语: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用趣味识字法是对传统识字教学的改进和革新,是对现代教育理念的践行。实践表明,趣味识字法的应用带给学生的是识字学习的新体验,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识字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融入课堂学习中,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从而更好的理解中国的文字,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和内涵。

参考文献:
[1] 董蓓. 趣味识字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才智, 2020, 000(01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