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国兰
广西大学第二幼儿园 广西
摘要: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一种在集体生活中所必须的能力,然而当前小班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不容乐观,这就需要教师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引导和培养。教师可以利用幼儿贪玩好动的特点,将户外游戏与社会交往能力教育结合在一起,在游戏中让幼儿轻松学会行为规范,文明礼貌,真诚待人等品质,并逐步内化为自身的良好行为习惯。本文从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及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尝试以户外游戏活动为途径,探索在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并取得的一定的研究成果,以下就对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描述。
关键词:小班幼儿;户外游戏;社会交往;同伴交往
引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见幼儿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对其在学习、生活上能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具有的重要意义。虽然在幼儿园的社会性发展教育中,教师不断强调文明礼貌,团结友爱,但收效甚微。小班幼儿由于年龄阅历经验的限制,教师简单的常规说教让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幼儿强行记忆同伴交往的要求是不太可行的。幼儿为了获得教师的赞许避免被批评而不得不遵守,但却未从根本上把社会性的常规内化为习惯。因此,教师需要探索适合幼儿的教育手段以体改教学效果,本文就以户外游戏为途径,探索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一、 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社会交往是指个体之间相互往来,进行物质、精神交流的社会活动。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一种在集体中生活所必须的能力,让幼儿学会帮助,在帮助中体现个人价值,实现自我满足感;让幼儿学会分享,在分享中赢得同伴的喜爱,体验交往的愉悦;让幼儿学会合作,在合作中齐心协力,团结互助,建立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有利于激发幼儿的爱心,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乐于分享,宽容大度的品质;有利于提高天幼儿的集体意识,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二、户外游戏中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策略
《指南》要求我们:“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并在交往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之后产生自我强化社会交往能力的意愿。那么教师该采用什么方式来加强幼儿间的交往呢?教师合理的将不同的游戏运用到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教育中来,将起到与古板地让幼儿“听话”更好的教育效果,使幼儿在受吸引、亲自参与的过程中,慢慢在游戏的过程中懂得与人交往的规则,从而获得认知、内化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一)设计场景,与孩子一起户外游戏。
皮亚杰曾经指出:"在游戏中,儿童是自我主宰世界。"教师在游戏中以引导者的身份介入,更多体现的是教师的隐性指导。
角色游戏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游戏,在角色游戏中主要通过各种场景模拟社会生活实际,让幼儿深入特定角色身份,发展游戏情节,并在游戏中学会文明有序的社会生活方式、学会同伴交往和社会活动规则,从而从游戏中的学会内化成生活中的良好行为规范和行为品质,促进其自身社会性的发展。因此,角色游戏适合作为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媒介,在户外游戏中设计角色游戏,小班孩子在根据角色中设计搭建。
在小班后期搭建活动中,教师提供了和小司机的服饰和小汽车以及工程师的帽子,启发幼儿在角色中搭建公路和立交桥。一段时间里,教师发现幼儿搭立交桥不是直接用立柱上搭长条积木延长的方法,而是先连成一条公路然后上面再摆立柱,立柱之上在搭长条积木连接。为什么孩子会这么玩呢?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另个角色新闻小记者采访幼儿交谈了解到,前期搭房子的过程中打地基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感性经验,所以出于使立交桥更稳固的考量,孩子们也想到了先在下面摆好一长排再立桥墩。游戏的逐步深入和幼儿搭建技能的逐步提高是在教师细致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准确判断和巧妙提供帮助得以实现的,孩子角色扮演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大胆介绍不断的增加与他人的交往能力,在搭建中发展语言能力。
(二)合作户外游戏,让作品更出彩。
合作游戏,让幼儿在团队中彼此分工、相互合作,共同努力,从而树立幼儿的团队意识,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精神。幼儿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在游戏中如果是一个人的游戏,他的游戏的热情是短暂的,他能发挥的创造力是有限的,游戏的乐趣和成果也将大打折扣。在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时,教师可以通过户外游戏时分组活动,让幼儿知道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原因之一是“团结就是力量”,“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是无穷的”。只有小组团结合作,献计献策,团结一致、分工合作,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区域活动又开始了,康康和小宇在户外区在搭积木。康康在搭房子,他一声不吭地拿积木一块一块小心翼翼地往上放。天天拿了5块一模一样的长方形积木在垫子上摆放。不一会,天天又找来了一块长方形积木,搭在一起。他在远处仔细观察了一番,又立刻把长方形积木扔掉了。此时,小宇的房子也在同时倒塌了。天天赶忙解释说:“不是我弄的”小宇还是一声不吭地将积木收拾了一下,准备重新把房子建起来。天天回过头对自己的作品研究了一番,看见小宇在重新搭房子,“我们一起搭,好吗?”说着,天天带着自己的房屋材料和小宇一起如火如荼搭起来了。随着天天和小宇的房子越来越高,两个人合作将垫子上原来的积木都搭完了。这时候康康跑了过来,“天天,我那里有半圆形的,我可以帮助你,让你们的房子开个像幼儿园的拱门那样的门口”康康也拿来了不一样的形状的积木,三个人一起合作设计出了特别的房子。
(三)评价多元有效,增进幼儿交流
幼儿渴望被认可,喜欢受表扬,对幼儿的积极评价对幼儿兴趣的培养,能力的提升,甚至今后人生理想的确立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评价的形式应该是多元化的,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可以积极鼓励幼儿间的相互评价,用孩子的眼光来看户外作品。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发现很多成人无法看到的闪光点,也是幼儿间沟通交流,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提高的一种有效手段。
幼儿间的眼光更加接近,因此相互评价比教师的评价更接近户外者的心灵和思想,同时让孩子们接受同伴的赞美与鼓励,也更能激发幼儿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幼儿在一种直观、积极、愉快的情绪下参与评价,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像小老师一样的点评,不仅语言能力获得发展,更是增进了与同伴间的友好交流,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总之,教师要做幼儿社会性发展道路上的的引导者、鼓动者、支持者。教师要帮助幼儿构建科学有效的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发展途径,引导幼儿在适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游戏活动中发展社会交往能力,让幼儿感受到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是人之必须,并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这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郭霞,自主游戏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J],《软件:电子版》,2015
[2] 孟艳,户外游戏对大班幼儿社会能力发展的初探[J],《都市家教月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