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3102119901105XXXX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社会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建筑起重机械被广泛地应用在建筑业中,然而由于今年来关于起重机械造成的事故越来越多,使得人们越发的关注其安全性,因此我们需要对其多加重视,认真思考其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文章针对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监督
随着建筑工地发展规模的持续拓展,起重机械在工程项目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尤其是在装配式建筑全面发展的时代,起重机械已经变成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产业转型创新的不可或缺工具。然而,起重机械在安装、使用和拆卸环节时难免会出现安全事故。加强起重机械的应用和管理,是确保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怎样才能有效保障工程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有效防范工程起重机械的安全事故,是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课题。若相关人员并未按照相关的程序、要求对施工起重机进行安装、维护与保养,不仅使起重机的安装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严重影响后续施工工作的进度,还会引发各种施工安全事故,无法保障施工人员的基本权益。因此,其安装、维护、保养工作尤为重要。
一、建筑起重机械管理的现状
仍有许多施工单位在设备管理方面意识比较淡薄,设备管理机构不健全,部分施工单位甚至没有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仅指定少数工人负责设备运作,没有建立、健全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责任制。有些企业没有建立设备台帐,缺乏设备运行的原始记录、维修保养记录以及现场设备巡检记录,设备管理文字方面资料较少。为了争夺市场,租赁企业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价格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这就直接导致了投入到设备日常维修保养的经费不足,设备存在安全隐患,致使潜在的安全事故发生。另外,由于租赁市场利润较大,部分没有拆装资质或拆装资质不够的个体往往挂靠在具有拆装资质的租赁企业里面,由于这部分人缺少专业培训,在拆装作业过程中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目前施工现场使用的建筑起重机械大多都存在疲劳作业现象。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赶进度,致使设备超时和超载作业,设备的维修保养没有及时跟上,从而导致潜在的危险因素较多。租赁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设备从一个建筑工地拆除后立即转往下一个工地,无法获得充足的保养时间,从而导致设备陈旧过快。另外,许多建筑工地上使用的设备年限较久,更新速度较慢,有的超龄设备还在继续使用,甚至没有经过应力试验,如果安装质量较差或疲劳负荷下结构出现裂纹,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建筑施工起重机设备的安全管理重要性
第一,有助于维护工程施工安全性。在建筑施工管理的工作中,有效开展起重机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全面保证整体工程的安全性,从根本上预防和规避安全隐患问题,为人员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保障。传统的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相关管理部门只重视工程施工质量、进度的管理,没有充分意识到起重机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未能设置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和体系,严重影响整体起重机设备使用的安全性,整体工程的施工安全性也会受到直接影响。而在强化起重机设备安全管理力度的情况下,可以全面分析施工起重机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明确起重机设备应用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针对性开展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起重机设备应用安全性的同时,保证整体工程的安全水平。第二,有助于提升起重机设备应用质量。在具体的施工管理工作中,全面开展起重机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能够确保起重机设备的应用质量,从根本上提升整体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如果在工程中所使用的起重机设备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不仅会导致整体工程的施工安全性受到威胁,还会诱发严重的质量问题,难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而在强化起重机设备安全管理力度以后,可以仔细分析起重机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研究起重机设备的应用质量,在全面分析和研究的情况下,系统化检查起重机设备,保证整体设备的应用质量和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起重机械安全技术面临的问题
(一)建筑起重机械缺乏专业监理人员
目前现场勘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工作经验的农民工在进行岗位培训,没有基础知识,培训也是一知半解,根本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再则,岗位证书人员和实际工作人员不是同一个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而,建筑起重机械严重缺乏专业监理人员,且这批人还必须经过上岗专业再培训完成初级监理任务之后,才能进一步确保起重机械质量安全[1]。
(二)安装拆卸单位对安拆作业管理不严
起重机械安拆单位对安拆现场的管理不严,作业人员水平、责任心不尽相同,安装质量堪忧。具体表现为:部分安拆团队无资质操作,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作业人员数量不符合要求;开展安拆作业之前没有制定专门的施工方案,没有接受安全技术交底及安全教育等查验;作业时欠缺技术人员及专职安全员指导;安装后自检工作流于形式等[2]。
(三)使用管理不到位
使用单位管理和人员履职不到位。对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使用维护保养等,未指定机械设备专职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及验收。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不到位。对进场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及作业人员未进行审查,致使使用假证或无证上岗现象较为普遍。四方验收留于形式。责任主体对四方验收职责不清晰,存在走过场现象,导致四方验收未能真正实施,只是在验收表格签字盖章了事。监理单位监督履职较差。监理单位对方案、资质证书及相关资料审核把关不严,对安装和使用情况监督不力,发现存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停留在口头上,未能及时下发整改单督促整改,有下发整改单的也未能做到消案复查。
四、加强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管理的相关建议
(一)注重安全及检验
由于起重机械的安装是非常复杂的,因此需要一支资质高、素质强的专业化安装队伍,安装队伍在对起重机械进行安装之前一定要做好事前施工方案,在安装的过程中还要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在安装结束之后还要请监理人员进行检查,待载荷试验合格之后,再由检验机构进行统一验收,这样才能真正地投入使用。
(二)强化人员的教育培训
对于施工机械设备而言,主要由人员操作处理,如果人员没有掌握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安全管理方式,将会导致机械设备应用的安全性降低。这就需要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强化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针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机械设备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安全检验知识的教育培训,提升人员操作的专业化水平,保证机械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应该重点开展人员配置的工作,结合机械设备的数量,合理配置相关的技术人才、维修人才、管理人才,要求各个岗位的人才都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可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机械设备安全性的监督管理,确保整体机械设备的高效化、安全性和稳定性运行。在此期间,还应该注重人员日常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检查,明确有误机械设备在应用期间的安全隐患问题,采用合理的方式开展处理工作,从根本上增强相关机械设备应用的安全性。
(三)加强日常的管理养护
建设施工单位必须要不定期地检查起重机的安全装置以使其能安全、可靠运行,重点检查各种限制器与限位器的完整性与灵敏度。若施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安全装置存在灵敏度降低,如时好时坏,就必须停止起重机的工作,及时维修或更换安全装置,不得存在侥幸心理而选择对安全隐患视而不见或随意调节、解除安全装置。施工人员定期检查起重机的金属构件是否存在焊缝开裂、塑性变形、螺栓松动、轴销磨损严重等现象,如存在上述现象就必须及时检修或更换。经常紧固起连接作用的螺栓;对钢丝绳进行良好的润滑,尽量防止其出现断股;检查减速器、液压组合件是否有漏油等问题[3]。
结束语:
如果建筑起重机械总是出现安全事故,不仅损失了单位的利益,也会带来人员的伤亡,所以,一定要在工作中把好质量关,同时对于相关的体系制度一定要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魁.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 000(019):49-50.
[2]于皓皓. 建筑施工现场起重机械的安全监管问题研究[J].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0, v.49;No.187(04):155-156.
[3]董明明, 蔡万书, 陈祥锋,等. 建筑施工现场起重机械的安全监管探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