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挂篮悬臂浇筑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技术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周亿昌
[导读]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挂篮悬臂浇筑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的意义,之后阐述了施工监控的基本步骤,最后论述了挂篮悬臂浇筑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的具体技术内容和方法,可为类似桥梁施工监控实施提供参考。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南沙分院  广东省  510000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挂篮悬臂浇筑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的意义,之后阐述了施工监控的基本步骤,最后论述了挂篮悬臂浇筑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的具体技术内容和方法,可为类似桥梁施工监控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字:挂篮悬臂浇筑;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测技术
        引言:挂篮悬臂浇筑施工就是在进行混凝土连续大跨径悬臂梁桥的浇筑时,通过吊篮方法,开展分段悬臂作业。这种施工方法不用进行支架的额外架设,也无需使用大型吊具,相比较其他的施工方法来说,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便于拼制,而且结构自重轻,无压重,因此具有较为显著的应用优势和特点。
        1 挂篮悬臂浇筑连续刚构桥实施施工监控的意义
        对于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来说,其复杂程度较高,内部应力以及主梁标高还会随着施工的进展不断变化,同时还会受到计算模型、施工误差、材料性能、温度、预应力损失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如果所进行的监控不严格,就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合拢困难的问题,导致内力作用和桥梁线形与实际的设计要求,产生一定的偏差,因此这也就不利于桥梁的安全施工,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影响工程质量。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施工控制,提高施工监控的实效性,通过具体的监测、识别,及时完善和调整其中不合理的施工操作和内容,保证桥梁施工的安全性。因此,在挂篮悬臂浇筑大跨桥梁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施工监控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和落实,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 挂篮悬臂浇筑连续刚构桥实施施工监控的步骤
        在桥梁施工中,要在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桥梁监控控制方法的选用,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反馈数据的不断调整和更正,将其作为施工控制程序中的参数,让所设置的数据计算和分析程序,能够符合具体的施工情况。如果计算分析程序能够对于具体的施工工程,进行客观、准确地反映,就能够通过计算分析程序,对于整个桥梁施工过程做出正确的指导。通过自适应过程下的计算程序,能够基本的符合实际施工过程,这样就能够实现线形控制目标,具体的步骤如下:首先,要把所涉及的成桥状态,作为施工控制目标,之后依据相关的规范,对各个设计参数进行规定,这样就能够对于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细化目标的确定,并且确立起施工过程跟踪分析程序。之后按照所确定的分目标,进行具体的施工操作,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结构变形等实际数据的测量。之后要在实际测量数据的基础上,对于各个统计参数进行分析和调整,依照调整之后的参数,对于不同施工步骤的目标,进行重新的明确,进行一个新的跟踪分析程序的建立。通过对于以上程序的多次反复,能够让所设置的跟踪分析程序的具体计算,可以基本符合实际的施工情况,而且所得到的分目标设置,也能够将其作为可实现目标来落实,这样就可以通过跟踪分析程序,对于日后的施工做出科学的指导,并且做好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和把控。
        3 挂篮悬臂浇筑连续刚构桥主要施工监控的内容和方法
        3.1 应力监测
        应力监测就是对于不同的施工控制的断面,进行应力分布情况和变化的监测。在具体的桥梁施工中的受力特点和施工监测目的的基础上,进行应力监测断面的确定。为了能够对于受力截面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实现对于截面的监控,就要在受力截面上,进行应力测点的布置,之后对于界面的左右腹板,在中性轴的位置上,分别进行对应变点的布置,进行这一部位的剪应力、主拉应力的测定。并在桥梁的L/2、L/4跨的部位,分别在顶板、底板、腹板上,进行应力测点的布置。


        3.2 温度监测
        为了对于箱梁截面顶以及底板的温差,进行监控和测量,就要设置应力测点,并且在其中应用混凝土应变传感器,让其能够带有温度传感功能,这样在进行截面应力分布的之后,也能够有效地测量出具体的温度分布情况,掌控整个桥梁的温度变化,对其开展实时的监测。另外,还要在界面的顶板、腹板以及底板的内外位置,进行温度计的分别埋设,对于重要截面的温度场,展开监测工作,并且要对于应变计温度的具体读数,做好核对工作。对于测试所选的时间来说,一般要选择在一天中温度最低以及最高的两个时间段开展,并且具体的监测周期为三天,每隔三天就要进行一次温度测试。
        3.3 高程监测
        高程监测就是对于在各个施工阶段中,对于主梁的控制点的竖向位移值进行测试,所采用的测试方法如下:首先要应用较高精度的电子水准仪,对于水准进行测量,之后得出不同的施工阶段的控制水准点的标高,之后在不同的施工节段施工完成时所测量的和梁底之间的高差,进而通过推算,获得对应节段的梁底标高,为了解决由于温差所导致的梁体出现不规则变化的问题,就要在进行线形测量时,将时间安排在具有较小的温变以及稳定的气候条件的时间点,并且要在最大程度上,缩短实际测量工作的时间。
        3.4 基础沉降
        为了在连续刚构桥的施工过程中,对于累计沉降和基础不均匀沉降进行监测,就要进行位移沉降观测点的布设。由于所施工建设的桥梁中的承台较低,被埋在土下,因此就要将测点设置在薄壁墩上。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利用较高精度的电子水准仪,并在不同的测点位置,进行标尺的放置,用于对于各个沉降观测点所出现的高程变化的观测。
        4 施工及合拢阶段的过程控制
        首先,在施工阶段,可以通过标准连续刚构桥三阶段观测法,来展开具体的施工监测和控制。将施工周期设置为挂篮前移定位直到梁段内预应力筋完成张拉,并在期间各个周期内,对前移挂篮之前、浇筑混凝土和预应力筋张拉之后,分别进行以此观测。之后要在所预报的挂篮定位标高的基础上,进行挂篮的定位。如果在高温季节施工,那么就要早八点之前就完成定位,并进行定位挂篮标高的测量,以及温度的记录。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和之后,都要对于悬臂前端的高程测点进行测量,并且分别对于所预设的测点和梁底标高,展开进一步测量,并对控制截面的测点应力,进行测量和控制。之后要保证断面尺寸的准确无误,进行浇筑方量的统计,之后在主梁内,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并对于高程测点和控制截面测点应力进行测量。之后在上文所测得的标高以及应力的测量值的基础上,对于一个施工周期的挂篮定位标高,进行预报和分析。
        其次,对于合拢以及之后的施工控制。在完成边跨现浇段施工之后,就要对于已经进行浇筑的两段的高程测点进行测量,并对于界面测点应力,之后要在进行中跨合拢之前,实施24小时内的悬臂端测点标高的持续观测,以两个小时为周期,并对于悬臂端标不同时间的变化曲线,并进行截面应力和温度的控制。在进行中跨合拢之后,就要对于全桥段的控制点标高和界面测点应力,进行分别测量。
        总结:综上所述,在大跨径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施工过程中,只有通过有效地监测控制,才能实现桥跨顺利合拢,使成桥的各种技术指标,都能够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因此,为了保证桥梁施工的质量,就必须要有效应用各种监控监测技术手段,提高桥梁施工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龙华.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及挠度控制探究[J].四川建材,2020,46(10):128-129.
        [2]冯宝成.连续刚构桥上部结构悬臂浇筑法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科技,2020(05):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