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农机维修措施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8月   作者:阿力木江.斯麦提
[导读] 农机维修技术研究在农业机械使用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是保证农业机械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农机维修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在延长农机使用寿命、提高农机使用的安全性、提高农机服务质量、完善农机功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莎车县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 新疆莎车县   阿力木江.斯麦提  844700

摘要:农机维修技术研究在农业机械使用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是保证农业机械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农机维修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在延长农机使用寿命、提高农机使用的安全性、提高农机服务质量、完善农机功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农机维修技术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关单位要从健全民间维修组织、完善相关法律、注重从业人员培养这几方面入手,不断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动我国农机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
关键词:农业技术;机械化;农机维修;推广措施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农业技术水平以及建设发展工作也在不断进行推进和加强,农业技术发展整体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当前农业机械化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农作物的生产中,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然而受多种因素的掣肘,在当前的农业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无法预测的故障。因此,我们要结合农机设备的实际情况,重点加强农机设备的维修管理,为农田注入硬核生产力,夯实农业安全生产的基础。
        1 农业机械化的主要作用
        1.1满足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农业中大部分劳动力资源不断涌向城市,由原本的农民转变为工人,而大量劳动力的流失,导致农业的产量大幅度下降。通过使用机械化手段,农业人力不足问题便能得到有效的改善,若是处理得当,更能够提高农业的整体产量,增加农民的整体收入,因此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对各方面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根据相关部门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进程以得到全面推广,大部分以农业为主要生产力的地方均实现了机械化发展,有效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
        1.2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我国农业需要提高自身产业化水平,倘若不能实现,那么农民的经济水平也就得不到有效提高,同时对整个农业水平产生不良影响,抑制农业经济的进一步提升。从现代农业的角度来说,农业的产业化建设就是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的优势并将其转化为农村的经济优势,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及农民经济水平。就当前我国所拥有的农业技术而言,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现有农业技术转化并提高农业生产力难度较大,故而加大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力度尤为重要。农业机械技术不仅加速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同时在其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整体而言,在现代农业中大力推广农业机械技术可促使我国的农业产品拥有更多优势,进而实现多方面共赢。
        1.3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在过去几年中,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要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而农业又属于劳动力较为密集的行业,因此我国农业方面的人工费用较高,其可获得的经济利益较小。若是推广农业机械化,便可有效减少人工成本,进而提高自身经济。另外,据统计,有效使用农业机械,便可将人工费用剩下,并且提高生产效率,进而能够提高农民的整体经济。
        1.4符合市场对农业经济的需求。
        从整体结构方面而言,农业机械化可以有效促进农业朝着现代化模式发展。农业机械化技术能够为农业工程提供更为专业的保证,并能大幅度提高农民自身收入。随着机械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机械会按照作物种类、种植区域等不同,设计出不同的功能,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农业产品得到升级转型的机会,此外,农机在农业种植生产过程中,也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方式。在我国农业发展历史中,农机的出现加快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速度,将人们从枯燥机械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



        2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农机维修措施
        2.1提升农机维修工作的安全性。
        切实提升农机使用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需加强对农机设备安全使用的宣传,以帮助农机使用人员了解各类农机的使用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及时发现农机设备使用中存在的故障情况,以便于及时修理,最后需要加强农业机械维修相关管理的建设,不断完善农业机械设备维修管理质量和规章制度,将农业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纳入相应的管理条例,做到依法管理。
        2.2做好设备配件管理,夯实维修质量基础。
        为保障农机维修质量首先,基层农业部门在农机维修质量管理中,一定要重点把握好维修设备技术检测工作关,促进基层农机维修人员技术检测水平从整体上提升,有条不絮的开展农机维修工作。其次,基层农业部门严格规定相关维修管理人员,根据维修管理机制或规范,定期检查维修网点的维修设备,同时还要求农户经常进行自检,提高农机设备使用效率。还要规定农户,定期将农机设备送到有关部门进行检验。基层政府维修主管部门每个季度,定期检查农机修理网点,一旦发现农机设备配件超过报废年限,或是存在一些不符合标准的维修设备,要及时做好配件更新工作,或是禁止使用,通过这样的举措,促进我国农机维修质量的提升。
        2.3加强农机维修人员的培训。
        加强农机维修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以及考察,积极开展各级别的农机维修培训活动,要求农机维修人员参与到农机维修培训活动之中,积极主动的对新型农机设备及维修技术进行学习,村镇以及政府部门需要针对不同的农机维修学习活动给予相应的支持,以减轻其技术学习中的经济负担。同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组织相应的考试考核,考核合格的农机维修人员才能从事基层农机维修工作,避免其维修技术达不到相应的要求,在实际维修工作中出现问题,导致农业机械设备未能合格维修便投入生产中从而发生机械安全事故,威胁到农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4构建完善及健全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
        构建完善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是充分发挥其推广作用的有效路径之一,为了确保其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发挥,应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方面的重视力度,以国家相关政策为导向促进农业发展,并准确掌握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立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更加完善和健全。另外,在此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形成上下联动的现代农业技术发展体系,对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指导力度,促进农业机械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同时激发基层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转化科学技术成果,从真正意义上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除此之外,加大我国农业对外合作力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制定农业产业标准化发展方案,同时确保发展方案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其管理理念,并根据我国农业产业的实际状况构建切实可行的监督管理机制。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农民对农机的依赖性增强,但农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故障,耽误农业生产的进度,这时就需要农机维修技术,而农机的维修技术也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进程。近年来,由于农机维修和保养不当造成的农业机械事故比比皆是,影响了现代化农业的建设。在今后的工作中,农业机械的维修技术研究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更细致地优化农机维修技术的研究,充分发挥农机维修研究在农业机械使用中的作用,提高农机维修技术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陈志豪.浅谈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农机维修措施[J].南方农机,2021,52(1):56-57.
[2]涂怀恩,徐勋.新形势下农业机械推广的策略[J].南方农机,2020,51(4):16+86.
[3]刘桂斌.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农机维修[J].科技资讯,2020,18(10):44+46.
[4]农永战.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对策探讨[J].南方农机,2020,51(5):71+77.
[5]李元锋.浅析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农机维修问题[J].山西农经,2020(14):154+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