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现状及展望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林莹
[导读]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也越来越重视。音乐教育教学在职业院校中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就音乐教育现状而言,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稍显欠缺。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  林莹

【摘要】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也越来越重视。音乐教育教学在职业院校中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就音乐教育现状而言,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稍显欠缺。因此,学校、教师需要尝试创新,摆脱课堂填鸭式的单一化,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多种方式相结合,使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融入音乐教学中。
【关键词】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现状;展望
        一、不同学段的音乐课程标准
        美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方案分为几个阶段:幼儿时期的音乐教育以引导小朋友动起来、自主开口说唱为教育目的;小学的音乐课堂更多以培养学生多感官参与音乐学习;中学生的音乐教学以科普不同时期的音乐背景和乐曲风格,享受听、唱与体会的过程为主;大学生是否有音乐课程视选择的专业而定。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基于同一个教学大目标。音乐教学是从浅到深、循序渐进、慢慢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二、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现状
        (一)音乐课堂单一化
        音乐教材的课程内容更新速度慢,对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多方面的音乐审美能力有所受限,传统的教学课堂略有些枯燥无味,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随着时代的进步,学校需与时俱进,学生需学习更丰富多样化的音乐类型,而音乐教学活动内容的单一对教学成效起到的帮助甚微。
        (二)教学设备不完善
        部分学校对音乐教室的设备投入不够重视,设备设施相对简陋,通常是在传统教室的基础上增加一架钢琴,无额外配置专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对乐器定期维护的重视度也不够,没有考虑到音准对学生练耳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缺乏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与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教师教学的质量。
        (三)欠缺音乐实践机会
        俄国文艺理论家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提出的概念:“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音乐亦是如此,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的影子。基于目前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校的音乐课堂基本局限于室内教学,因场地设限,学生欠缺走出去,发现、倾听与欣赏音乐的机会,无法切身体会到民间生活音乐的魅力。
        三、职业院校音乐教育展望
        (一)美育教育体系改革
        在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为加强美育,2020年要在改条件、改教学、改评价上攻坚。要持续推进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总结地方将艺术科目纳入中考的经验做法,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和考核体系,让“软任务”成为“硬指标”。教育部长的发言明确了美育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意义,可见美育教育正在一步步被国家所重视。



        (二)完善教育教学设备
        随着数字化时代发展,电子产品的更新迭代也越来越快,更多教育领域也大量投入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支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建设。在音乐教学中也因与时俱进,在音乐教室内配置专业的多媒体设备,重视音响音质及对教学乐器设备的日常维护。若有完善的设备为基础,教师的教学质量将会更加优质。
        (三)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模式,现代年轻人普遍更易被流行音乐所吸引,源于他们对流量明星的盲目追从。可尝试以此切入教学,先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注意力,再慢慢引入到不同类型的音乐当中,引导学生多方面倾听与学习音乐和其背后的文化含义,让学生多维度感受音乐,切身体会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音乐课堂中得到多元化发展。另外,在有限的课堂环境中可尝试调整课室座椅,圆圈式入座能增强学生的互动。播放音乐,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形象把学生带入到规定的音乐情境当中,教师作为引导者,以启发学生自主感受、理解、思考为主,最终从音乐中得到收获。根据课堂学生的反馈情况增加听音、节奏类的音乐游戏,让学生轻松学习的同时还能提升相关音乐技能。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更容易带动学生活跃起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
合理结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和软件,不再受传统课堂只能线下教学的受限。采用科学有效的策略展开教学,通过软件布置音乐实践作业,做到人人参与,一个不落。课后将作业直接发布到教学软件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平日无课时也能与学生在软件上进行音乐互动,分享音乐、交流音乐感受、共同提升音乐素养,相互促进学习、与学生共同成长。不局限于课堂教学。
        (四)展开音乐社会实践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大到国家政策,小到教书育人,都不应局限于一个环境下。音乐是多样化的、无界限的,音乐文化艺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减少理论式授课,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倾听、自主分析、自主体会。以小组形式安排音乐任务,让学生收集喜欢的音乐与大家分享。从身边的音乐出发,走出课堂,在校内寻找音乐,发现音乐,感受校园艺术文化的魅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外出进行社会音乐实践,比如走进大街小巷观赏街头音乐特色文化,到剧院欣赏音乐剧、歌舞剧等,或寻一处合适的开放式舞台,让学生在外举办一场属于他们的音乐会,既得到锻炼又丰富大家的音乐认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无限乐趣。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能给学生营造优质高效的音乐氛围,使其更容易接受并喜欢音乐,还能因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音乐情操,有良好舒适的音乐情感体验。
        四、结论
        音乐教育在学生的成长生活中至关重要,它对学生大脑智力的开发、思想品德教育、综合素质的提高与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不光是技能性的开发,也是情感心理的开发。因此,学校应重视学生艺术的培育,教师应充分体现对学生“寓教于乐,寓学于趣”的教育理念,在音乐素质教育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不断尝试探究音乐教育和学生思维拓展的契合点,引导学生产生音乐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研究,真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切实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参考文献】
[1]牛培林,王晓晨.音乐课堂强化美育功能的路径选择[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0,41(06):136-140.
[2]张隼隼.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融入思想教育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210-211.
[3]王安国.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04):3-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