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学助力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机制完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李晓康
[导读] 督学 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机制完善

李晓康   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中心小学  广东  深圳  518117
【摘要】自教育督导评估改革为政府履职验收后,各地教育部门都不同程度的加强了对于督学责任制的建设和完善,从招生管理、学校建设、社会评价等方面,可以说向社会公开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督学机制。从学校教师的成长来说,督学责任制的建立,不仅对督学“长牙齿、树权威”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对学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同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笔者谨结合学校督学对自己的提升,就督学助力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机制完善方面,结合自身的理解,作一简要表述。
【关键词】督学  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机制完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183-02

        引言:当前,自教育部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越来越重视督学责任制的建设和完善,督学机制、督学功能也越来越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就教育教学方面来说,督学责任制的建设,不仅强化了学校管理机构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同时对于教师的业务提升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督学责任制的完善和督促,使得各地都在探索如何快速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使他们早日成为骨干教师,为教育事业发挥应有的力量,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从笔者近两年的实际感受出发,站在一名教师的层面,就督学机制在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学能力方面,如何更加科学完善,作一不成熟的个人见解。
        一、完善督学督查机制,指方向,提升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
        督学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功能,首先是对于学校的督查检查工作,在督查检查工作中,对于出现的问题提出批评和整改意见,从而形成教育行政部门、督学、社会及家长三方面共同监督和督促学校科学规范发展运行的工作机制。就督促教学来说,督学的机制目前还并不完善,各地的督学仅仅凭借自己的教育热情、教育责任,开始走进教室、走进教师,开始对教师的日常工作进行一定的检查指导,但也仅仅停留在是否完成了国家或是学校规章制度层面的任务而已,从这方面来说还有很大的督查空间。比如,教学环节的完成与否,各环节是否衔接顺利;比如,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否存在一些问题,或是从社会或家长层面了解到的一些信息,据此与教师沟通、到教室查证,从而规范教师的从业道德等。
        完善的督学督查机制,应该包括对于教师教育教学的督查,尤其是关于教师的教育方向、成长方向的督查,比如对于每一学科的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于情感价值态度的渗透,是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是否存在不合时宜的理论灌输等,从而对教师的工作方向提出注意问题,对教师的成长路径作一明确的指示。比如对于“四有”好老师的进一步解读,就为老师的成长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指明了方向,指出了未来自身学习充电、教育放电的基本方法。如笔者成长过程中,有幸遇到了我校督学对笔者的指导,在一次交谈中,这位督学发现笔者存在的在表达方面出现的问题,指出这样的表达方式,作为成年人自然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在教学中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表达方式,学生听来不免出现其他的误解,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并不有利,作为老师首先要涵养自身深厚的功底,要将自己的知识能够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学生展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听后恍然大悟,从教几年来并不是不努力,但学生的成绩总是还有提升的空间,想来正是因为自己的表达那时不够准确,造成学生理解存在一定难度。而督学提出后,找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开始注重在表达上的反复凝练、总结,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极大的提升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上的积极性。



        二、完善督学听评课机制,强措施,提升青年教师业务水平
        督学的组成多为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有教育局领导、学校管理者、学校中层、科组长等,他们都是从最基层做起的优秀和骨干老师,但是当前的督学责任制仅到了学校层面,对于他们的听评课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机制,比如按时听课、按时评课,他们不仅能够从自身经验说起,还能够从学校管理层、从社会及家长的层面对老师提出一些日常触碰不到的观点,对于提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学校管理层面有着相对较多的工作任务,听评课不够及时、不够规范,这一方面完全可以交由督学去推进。因此,完善督学的听评课机制,比如建立每位督学每周三到五次的推门听评课机制,使这样的机制成为日常,让老师们最真实的情况展现到督学的眼睛之中,是提升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的最有效措施。
        比如,在我们坪地街道责任督学、特聘督学、学科督学已经形成了走进教室听评课的日常机制,每一位老师在上课时,对于督学听评课的到来已经习以为常,自然也不会特意的有所准备,而是将自己日常的情况真实的展现到督学面前,并通过督学的听课、评课,去发掘自身在同科教师听评课或日常反思中难以想到的问题,使自己的到新的感悟,实现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在一位青年教师的一次讲课中,学科督学听了一节课程,在评课中督学并没有对自己的教学作太多的评价,只是对于这位青年教师的讲课过程进行了探讨,督学提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讲课过程、课堂氛围十分热烈,这既是好的一面,同样也是不好的一面,主要还是这样的氛围并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仅仅是提高了课堂氛围,使得同学们表现积极,但在需要思考的地方,学生并不能实现精心、安心思考,这实则是一种教师引导地位不凸显、自身控场能力不足的表现。这样各环节齐全,但自己控场不足的情况,于学生而言感受不到,于老师而言也不易察觉,但于家长而言,他们会更加关心自己孩子的情况,如果是公开课就会让家长挑出一些问题,且是实实在在的问题。这一说法,让她灵犀一动,教育教学不仅是知识技能传授的过程,不仅是情感态度感染和渗透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教师教学艺术的创作,感觉突然触碰了从未触碰到的一些关于“做好”教师工作的一点亮光,对她而言是莫大的帮助和提升。
        三、完善督学学期评价机制,重考核,提升青年教师获得感、幸福感
        督学评价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本文所说的督学学期评价价值,主要是督学通过自己一学期的督查、观察等,对于学校老师的综合评价。老师的考核,每年都会进行,但更趋于行政化,于老师而言,没有一种“荣誉感”、缺少一种“崇高感”,而督学作为连通老师、学校、社会、教育行政部门的桥梁,他们的评价必然更加客观,这对于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有着极具诱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比如,当前政府履职督导检查验收,要求学校将每一名老师的档案进行归类整理,这其中在老师年度考核的基础上,可以添加督学对于每一位老师的评价,因为不涉及到任何的利益关系,督学在对学校老师的每一次新发现之后,都可以将自己的考核评价结果放进老师的档案,并签字画押,从而成为督学与青年教师的“书信往来”。比如,笔者在整理自己的档案时发现,在自己的档案中督学对自己作了这样的一个评价,“年富力强,积极热情,灵活多变,知识储备已经足够,教学薄发稍欠信手拈来。”这一评价突然展现,内心涌满了感动,人生得遇伯乐足以,得遇名师加伯乐,幸福!
        结束语:督学机制的建设,使得学校管理正在日益走向规范,督学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将推动学校管理的细节同步走向规范。本文仅结合自己与学校督学的一点交流和感悟,就进一步完善督学责任制在督查督导教育教学方面的机制,谈了自己的粗浅看法,站位不高、考虑不周,仅个人心中所思、心中所想。
参考文献:
[1]许长城. 注重青年教师培养的教学督导工作的探讨[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2006(02):66-68.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责任督学进校园,引领提升促发展[EB/OL].https://www.sohu.com/a/402733587_716921
[3]从教学督导角度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探索——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培训, 2016(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