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婷
杭州萧豪建设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科技的带动下,市政道桥工程也是发展的越来越快,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满足市政道路交通的使用需要,要重视对道桥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尤其是关注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的路基面施工问题。本文不仅分析了市政道桥沉降段路基面的危害,且讲述了造成沉降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技术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桥工程;沉降路段;危害;原因;路基面;技术
前言
对于市政道桥工程而言,施工技术需要保证其规范性与合理性,特别是市政道桥工程中的路基面的沉降问题,更是重中之重,需使其处于合理的范围是根本,因此,需要做好沉降段的路基面施工技术优化工作。为了提升市政道桥工程建设质量,以沉降段路基面施工为基础,做好技术要点的掌控,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做好优化与调整,保证工程施工效果与水平。为整个道桥工程建设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1市政道桥沉降段路基面的危害
在城市发展中,市政道路与出行安全息息相关,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市政道桥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旦忽视沉降段路基面工作,会对后期运行产生威胁。同时,后期道桥维护成本也会增加,甚至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在城市建设中,市政道桥隶属公共基础设施范畴,与城市建设水平息息相关,也是推动城市向前发展的关键。为此,市政道桥工程施工要重视维护路基面施工质量,降低沉降危害,依托科学施工技术,避免沉降现象的出现,切实提升市政道桥工程整体建设质量。
2市政道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沉降类型以及原因
2.1路堤变形
市政道桥工程通常面临复杂的地质环境与条件,因此,在施工阶段,经常会遇到地势陡峭与不平整地形,在这种状态下,工程中台背土方就会呈现出凹凸不平的状态,压实处理手段落实不到位,引发土体中的水分堆积,土壤中含水量过多,会在后期导致路面出现沉降问题。道桥工程施工结束后,产生的外力会影响桥面与路面,在车辆行驶条件下,对桥面和路面产生荷载,一旦路面和桥面的荷载承受力与设计标准不符,使得路堤在投入使用后出现严重的堤沉降变形情况。
2.2 台背地基变形
为了保证市政道桥工程质量,要高度重视地基条件,一旦遭遇特殊地基,需要重视及强调地基的稳固性。市政道桥工程中,其梁台背通常位于河道两侧,同时,这一位置土壤含水量较大,尽管可塑性较强,但是,很容易诱发沉降现象。在市政道桥工程中的路桥连接部位,填筑施工的时候,高度需要超过路基 50cm,一旦填筑过多,必然会促使地基承受过大的压力,引发路面沉降问题。
2.3桥头搭板变形
在当前市政道桥施工中,针对路基处理,一般采取的是搭板结构,能够有效控制道理与桥梁直接的刚度差异,维护沉降均匀性,防止跳车现象。但是,在搭板施工过程中,支承问题是关键,一旦需要将搭板一侧支承于路基。另一侧要支承于桥台牛腿处。如果搭板与桥台路基的位置过于靠近,就会降低搭板承受的应力。针对搭板位置的路基,此时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在道桥使用过程中,荷载的堆积会造成搭板末端的路基填土出现严重的塑性变形,搭板末端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沉降现象。
3市政道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技术
3.1科学处理地基
地基处理是控制沉降段路基面质量的前提。一方面,要关注桥背的软弱地基问题。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施工的规范性,结合不同的施工路段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地基处理手段,形成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案,保证路面承载力达到质量标准。另外,时刻关注路堤与桥台之间的沉降差,目的是将其降低到最小程度。另外,针对厚度较大的软土地层的路基修复施工,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填充材料,对材料使用量进行管控,防止其挤入土层。施工人员要重视对地基侧向流动进行控制。
3.2合理设计道路桥梁下沉地段的结构
为了保证市政道桥工程施工顺利开展,科学的施工设计方案是根本。在设计阶段,要重视做好道路桥梁下沉地段的结构设计。具体讲,要对沉降段的路基构成进行分析,掌握其构成主要涉及基床表层、底层和路基本体。在施工时,要做好三个部位的夯实处理,构建牢固整体。在沉降路段中含有基层结构,实现重点加固设计,遵循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关注回填施工,保证土壤性能得到优化与完善,提升路基承载力。在回填中,要保证回填方法正确,一般采取的是分段逐层回填的方式,实现对各层土体厚度的有效控制,实现对各层土体之间的衔接处理,保证缝隙施工到位,保证基层质量过关。在完成回填之后,再进行压实,确保加固到位。此外,要做好性能测试,与标准进行比对,保证回填层符合标准,而后进行下一项目的施工。基于此,沉降现象得以有效控制。
3.3加强台背填筑施工
对于后台填筑施工,是影响沉降段路基面质量的关键问题所在,因此,在施工阶段,要尤为重视相关原材料的质量与性能的管理。在进行材料选择的时候,需要以轻型材料为主,主要涉及泡沫混凝土材料等。依托轻型材料,能够实现对外界荷载的有效控制,防止外界荷载引发沉降问题。在进行材料选择的时候,要重点分析材料的可塑性。可塑性材料一般使用在沟壑地质施工中,能够有效保证地基压实度达标。对于材料刚度,其标准处于路基材料与桥台材料的刚度之间。在填筑施工时,填筑高度是主要指标,防止对路基造成过大压力。
3.4科学设计市政道桥搭板结构
在市政道桥工程在使用之后,会经历车辆的荷载,在长期行驶下,会促使路基面出现开裂与沉降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加强道桥搭板结构的设计,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下滑或凹陷等问题,保证钢筋结构合理科学。针对纵向基点固定,需要保持直线垂直,同时,确定横向搭板拉板及其位置,目的是为纵向基点创设出安全稳定的环境。搭板设计的核心是支座的选择,要控制距离。搭设阶段,一旦遭遇施工间隙,则要及时进行填补,避免进一步发展成沉降问题。
3.5搭板与连接桥的综合运用
针对路基面沉降,可以配合连接桥使用搭板。一方面,要重视填充材料的选择。为了防止搭板与桥台之间的连接点出现裂缝,也避免雨水渗入的情况,可以选择填充材料进行缝隙的补充,常见的如沥青麻絮、甘蔗板等,以达到防护的作用。而后,配置浓度较低的沥青材料,实现有效浇灌。另外,在补强操作中,需要在接近台端的搭板下方,铺设厚度条件为 2cm 左右的油毡
垫层。
3.6填筑后台的稳定性控制
一旦地基处理不科学,无法满足建设要求,会使得道桥的稳定性出现问题,同时,在高差水平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使结构产生较大的变化,也会导致跳车现象出现。所以,在路基面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台背填方整体的加固技术,以确保路基面的整体质量水平。一方面,要做好材料质量监督与审核,检查材料碎石与砂砾,保证其质量水平。同时,为了保证整体的强度,可以发挥半刚性材料的填充作用,增强稳定性。另外,在设备使用与施工工序的管理中,需特别注意,避免不合理性对工程的质量条件造成明显影响,使台背填土技术的质量优势无法正常发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市政道桥沉降段的路基面施工,其是施工的核心,对整体工程质量影响较大。因此,要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施工技能,做好沉降段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促使施工人员认识到沉降段路基面施工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找出问题原因,加强监管,做好科学处理,将台背填筑施工、搭板的合理设计作为重点,全面保障道桥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胡云龙.市政道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技术浅析[J].建筑与装饰,2018(14):105-105.
[2]姜佴.市政道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9(23):111-111.
[3]梁海华.新时期市政道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技术探讨[J].砖瓦世界,2019(18):236-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