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新胜
深圳市恒浩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518110
摘要:近年来我国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离不开建筑业强有力支持,建筑业已成为重大国民经济产业支柱之一,随着国家持续深入打造质量型经济,房屋建筑工程大规模进行密集建设,混凝土产生裂缝质量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焦点,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对混凝土出现的裂缝问题直接影响到结构主体的耐久性、安全性。因此,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控制混凝土裂缝是施工单位必须面对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基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治理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治理研究
引言
混凝土裂缝一直以来都是工程师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从工程实践的角度来看,现阶段的多数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几乎已经成为常态化,只是其中部分裂缝较为浅显因此极难被人们所发现,并且不会对整体结构造成明显的损伤,因此允许其出现。部分裂缝长期处于高强度的荷载状态下,且在物理与化学因素下不断扩大,长此以往将会增大钢筋锈蚀或混凝土保护层剥离等不良现象的发生风险,甚至影响到结构的强度与刚度,缩短结构的使用寿命,因此根据不同裂缝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处理措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
1混凝土裂缝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影响
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常用主材之一,在施工应用非常广泛,它由骨料、水、水泥按照一定比例拌合而成,不同的材料具备不同的物理性质,在化学反应条件下水分迅速流失形成凝固体受到内部约束力、收缩变形及结构荷载共同作用下,在现场处理的技术是否规范都可能导致产生混凝土裂缝。一般来说,建筑构件体积最小尺寸大于800mm时可定义为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产生大量水化热,内外温差因素会导致建筑在正常使用中出现混凝土裂缝,内部混凝土膨胀过大时,出现较严重的结构裂缝,不但影响到建筑装饰的美观性,也直接降低房屋建筑正常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混凝土裂缝原因
2.1收缩裂缝
在混凝土表面上会出现一些细小的、不规则的混凝土收缩裂缝。这是因为混凝土易于收缩,对施工过程具有重大作用。裂缝主要从形态上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表面上能看到的裂缝。大型混凝土的内部热量缓慢散逸到外部,而外部表面与外界接触,从而加速了散热。表面上会形成温度梯度,从而导致表面上的拉压力和内部压力改变。此阶段的混凝土寿命短且抗张强度低。如果由温度差引起的表面张力应力此时超过混凝土的最大抗拉强度,则混凝土表面可能会出现裂纹。这些裂缝通常在混凝土的3~4天之内发生;另一类是经历了裂缝,混凝土安装已经就位的几天后,水解热量和结构的散热率达到短期平衡,然后进入冷却阶段。
2.2沉陷裂缝
导致出现沉陷裂缝的主要原因为结构地基土质不均匀,或是由于回填土时压力过小导致其无法满足填实需求,再加上部分施工人员并没有认识到浸水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不均匀的情况下就将增大沉陷裂缝的发生风险。形成混凝土结构的模板若是刚度不足或支撑间距过大,将会使得结构的支撑底部松动,该种现象在冬季表现得更为明显[3]。模板处于冻土环境下,支撑模板的冻土位置一旦化冻就必然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从而增大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风险。由此原因所造成的裂缝,多数具有贯穿性与深进特点,且其整体走向与沉陷程度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角度一般呈现30°至45°,或是直接与地面呈现垂直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扩大与加深[4]。部分较大的沉陷裂缝的出现,将导致出现多类型的错位现象,而所形成的裂缝宽度也与地基所出现的沉降量呈现正比关系,但不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一旦地基变形量稳定,此时所产生的沉陷裂缝也将逐渐趋向稳定趋势。
2.3干缩裂缝
混凝土受外界条件影响,表面水分流失过快,变形量大,而内部水分移动和扩散较慢,水分变化越小,变形越小,表面收缩变形越大,在混凝土内部受力,导致应力和裂缝增加,致使混凝土收缩裂纹容易发生。收缩裂纹多为平行、线性或网状的浅裂纹。
劈裂影响混凝土的承载能力等。混凝土的干收缩率主要与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组成、水泥的量、骨料的性质和量以及添加剂的量有关。
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后的措施
3.1有效改善建设项目的结构设计
要想有效地减少建设项目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可以通过改善建设项目的结构设计来实现。例如,可以在建筑设计中选择中强度和低强度混凝土材料,以减少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在建筑中,增加顶盖表面钢筋的数量也会增加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所以可以通过有效的改进设计计划,来阻止裂缝产生。
3.2合理控制相关温度
上文提到,温度的变化以及温度的适宜程度都会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因此,在施工过程当中,相关的企业、施工组织应该做好提前的调查工作,对施工地点的温度以及温差做相应的记录。并且在施工开始之前,选定较为适宜的温度进行工作,制订好施工计划,尽量避开高温以及低温天气。在进行混凝土配置的时候,可以对石子进行喷水、降温的操作,这样在混合材料的时候可以降低实际温度,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减少裂缝的现象出现。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混凝土当中安装冷却水管,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减少内部的持续膨胀从而降低裂缝现象出现的概率。
3.3材料精心选用减少水化热产生
混凝土材料的级配、添加剂掺量能有效降低混凝土水化热产生,首先选择水化热低、强度高的水泥是控制热量产生的重要基础,其次选择的粗骨料级配较好、外观粗糙,其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泥土含量均应符合材料规范要求。添加的掺合料和外加剂量直接对混凝土不同工艺性能产生影响。如添加粉煤灰不但对减少水泥出现的水化热有良好效果,还能减少混凝土凝结过程中产生的泌水问题出现。
3.4规范施工过程
在施工之前,如果察觉到最近的天气比较炎热,那么应当提前制定施工计划,将不容易受到温度影响的环节提前,减少温度对整个工程的影响。在施工时,如果恰好遇到夏季施工,那么相关的施工人员要对混凝土材料做好防晒工作和降温工作。在运输原材料时,也要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可以采用遮盖、洒水降温的方法,将原材料的温度控制在28℃以内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保养、护理,以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具体操作为,在浇筑结束之后,分配专业的人员对其进行护理,工作包括在混凝土浇筑面铺设一层薄膜,并且要1天对混凝土的浇筑面进行洒水操作1~3次,此薄膜需要留置的时间为两周左右。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的充分凝结,减少裂缝现象的发生。
3.5有效管控混凝土的硬化过程
在混凝土建筑中,保温隔热措施在减少混凝土裂缝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承包商应有效地减小混凝土块之间的温度差、缩小混凝土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温差并限制混凝土硬化时混凝土块上的应力。热应力的降低和温度的降低在混凝土的应力松弛和提高强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在质量管理中无时无刻不强调着“人”的作用,在施工项目中应当以人为本,保障每一步骤都有专业人员、经验人士的参与,进而降低裂缝产生的概率,提高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应坚守职业道德,遵纪守法,遵守当地的规章制度以及客户的要求,以高尚的职业操守,严格执行相关的规定与要求,坚持以科学、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裂缝管理。
参考文献
[1]吴昊.建筑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施工处理技术[J].房地产世界,2020(24):62-64.
[2]林兰芳,陈安.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裂缝原因及其防治技术[J].砖瓦,2020(12):161-162.
[3]汪文捷.建筑施工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及防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22):105-107.
[4]张伟伟.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J].居业,2020(11):100-101.
[5]郭云锋.建筑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的原因分析[J].四川水泥,2020(1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