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绿化中多功能林业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 徐卫华
[导读]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支撑,同时也能解决造林绿化领域的资金和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
        徐卫华
        滨海县林果生产服务中心 江苏 滨海 224500
        
        摘要:多功能林业的主要功能是区分林业主导功能和一般功能,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选择正确的功能进行使用,在不对其他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的情况下,保证林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特点,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支撑,同时也能解决造林绿化领域的资金和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造林绿化;多功能林业;应用
        前言:
        林业发展需要具备多种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效益,在确保国家生态安全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弥补资源方面出现的不足,通过这种方法也能促进农民收益不断提升,改变群众已有的居住环境,对于建设现代文明社会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1造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1.1造林绿化土地日益紧张
        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森林总量严重不足,并且针对林业整体功能进行了解得出,无法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在城市建设范围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很多城市建设用地已经拓展到了附近的农村。在这种情况下,造林绿化遇到了直接性问题,很难实现造林面积的有效扩充,若是不针对此方面的林业问题进行研究,则会直接影响林业的多功能发展。
1.2造林绿化效益单一
        目前在开展造林绿化工作过程中,只考虑了投资效益和景观效果,从而忽视了当地居住群众的利益。为了确保造林绿化效益有所提升,地方政府通常会使用招标的方法将绿化工程交给相应公司进行操作,地方群众无法参与到造林绿化工程中,不能在其中获取相应的利益回报,这种现象也直接影响了政府部门的经营管控[1]。
1.3造林绿化设计规则不科学
        在造林绿化的初始阶段,没有完善的规划设计,并且无法获取充足的论证,只能根据地方的现实情况选择相应的配种,同时还会出现求新等现象,在植物的配置方面,盲目选用进口植物,按照自身的喜好进行相应配置,因此造成了严重的资金耗损情况。由于大部分的植物都是从外地引进,无法进行前期阶段的驯化试验,造林过程中过于直接,缺乏相应的设计工作,从而造成了植物成活率较低等现象发生,并且增加了现实的养护难度。通过引进植物的方式,很多植物无法适应地区的寒冷以及干旱或者潮湿等特性,在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之后,很多植物都出现了死亡状态,对第二年的生长培育造成的影响。
2牢固树立多功能林业发展理念
2.1充分展现林业三大功效以及一体化经营理念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对于林业的功能有了全新要求,在进行造林绿化操作过程中,需要发挥出自身的指导功能,改变过去阶段的园林景观效益,明确生态社会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思想,发挥出造林娱乐休闲以及保护的全部功能。在造林绿化设计的角度来看,需要将多种不同的社会活动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这种方法,也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园林景观建设领域[2]。
2.2全面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
        对于城郊地区而言,可以将附近的农村重要地区进行有效连接,同时也是绿化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所以在进行绿化造林过程中需要对此阶段进行考虑,根据现实需求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将城区绿化和城市发展进行综合考虑。在制定长远发展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杜绝短期行为和浪费行为的发生。在设计规划中还需要包含造林绿化用地使用情况,将附近住户进行适当融合,不断提升建筑种植面积的同时,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就算城市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向外部逐渐拓展,也能在城市内部规划出良好的园林景观用地。
2.3制定优惠策略,获取多种渠道的投资
        在林业建设过程中,需要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政府需要针对造林绿化方面提出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各界逐渐参与到城郊投资建设领域。

在土地利用方面来看,需要明确林业用地和普通用地,就算城市发展也不能随意征用林业用地,改变土地用途,会对造林绿化产生直接影响。在土地利用方面来看,需要重视土地权属,明确土地的集中使用权,通过租凭或者承包的方法,保证相应的林业活动正常开展。在经营利用的角度来看,承包经营者需要在初始阶段做好规划设计工作,通过统筹设计的方法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安置方面,不光需要使用当地的农民群众,并且还要为农民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范畴,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3]。
2.4大力发展造林绿化社区产业,促进当地的持续增收
        在造林工作建设过程中,不光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计划,同时还要按照不同的区域与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将当地农民吸纳到其中,增强造林工作的绿化效果。若是可以对当地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应用,不光可以增强农民群众的现实收益,同时也能确保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3使用森林经营措施确保造林绿化功能最大化
3.1科学选择绿化树种
        绿化树种的选择属于林业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所以若想达到造林绿化功能的理想效果需要对当地种子进行选择,适当在其中加入外来树种。在绿化方面来讲,需要对不同树种的性能进行甄别,根据当地的现实需求,对种类进行区分选择,完成植物之间的合理配置发挥出造林绿化的全部效果。例如,在针对荒漠地带选择树木种类的过程中,主要以柳树,杨树和花棒等树种类型为主要部分,对于一些立地条件较好的环境内部,可以选择耐旱耐寒等类型的树种,这样才能满足现实的绿化需求。若是需要引进外来树种,需要在初始阶段针对树种进行驯化,一定需要注意的是没经过驯化试验的树种,不能直接在造林绿化中直接使用[4]。
3.2造林绿化工作开展中需要地定权、树定根
        在造林绿化工作完成之后,需要落实相应的土地产权,在保证土地产权不发生任何变化的背景下,使用拍卖或者承包的方法对完成的绿化成果进行经营,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将日常的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在发生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对个人责任进行及时追究,还需要根据有关规定获取林权证,对于绿化发展和园林建设效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效果。
3.3科学的经营
        造林绿化工作完成之后,需要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运行方案,还需要明确经营管理的目标与责任,在确定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对得到的收益进行合理分配,分配方案还需要由公司的多个部门讨论沟通得出,在得到上级领导批准之后,才能相应落实。若是取得经营权限的属于个人,必须严格按照执行流程和经营方案进行操作,发挥出经营方案的全部效果,完成多个经营环节的合理配置,保证造林绿化事业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3.4保证最终的收益权
        多功能林业不光具有社会效益,同时还能得到景观方面的收益,这也是两项主要的经济来源。例如在多功能林业中建设采摘园,经营者可以通过收取采摘者费用的方式获取额外的收入,并且还可以在其中纳入建材林,通过采伐的方式得到更多的收益。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多功能林业主要涉及了品种的选择和土地权使用以及后期的经营等多个阶段,在程序方面相对复杂,若想逐渐提升最终的收益,完成环保的最终目的,就需要在现实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做好相应细节工作,做好后期的维护管理,保证林业稳定健康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针对造林绿化过程中多功能林业的使用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研究的方法得出,若想逐渐提升造林绿化的现实效果,就需要解决造林绿化效益单一和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持续经营理念,发挥出造林绿化的全部效果。
参考文献:
[1]曾芳芳.基于综合评价的福建省林业多功能发展水平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06):116-121+131.
[2]程权威,宋薇.资源型城市多功能林业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以克拉玛依市为例[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2):78-81+85.
[3]周志权,胡万良.树立森林健康经营理念,推动辽宁多功能林业建设[J].辽宁林业科技,2019(05):55-57+73.
[4]陆元昌,刘宪钊,雷相东,王宏,谢阳生,洪玲霞,国红.人工林多功能经营技术体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7,37(07):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