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正国
临沂市水利工程保障中心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风景园林的建设十分重要。高质量的风景园林规划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文明形象,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还有助于城市与自然的相互融合发展。园林植物的布局和规划是景观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景观设计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具有重大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景观设计的配置和规划原则。然后进一步分析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规划方法,以期为城市园林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规划分析
引言:风景园林的设计内容包含植物绿化、道路交通、照明设施等多个方面。这些设计元素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互相协调才能建造出高质量的风景园林。其中种植植物和优化环境是城市生态工作必不可少的。在城市生态系统建设过程中,与植物群落有关的组成和规划工作是重要的内容之一,有助于提升城市绿地的面积和城市植物群落的丰富性。在景观设计中不仅要关注植物类型和数量的设计,还要充分结合其他景观设计元素全面制定特定的计划。
1、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设计原则
1.1植物种类丰富性原则
为了调节风景园林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只能植物配置种类丰富是重要原则之一。由于不同种类的植物色彩、生长习性不同,对阳光、雨水的敏感程度不同,致使不同植物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状态。此类生长状态正是植物多样性的具体表现,也是风景园林区域内部生态稳定性的基础。植物丰富性原则是确保城市绿化空间提升园林生态层次的有效手段,是改变风景园林区域内以及区域周边的环境和空气质量,促使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可扎实落地,保障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
1.2因地制宜原则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规划过程中,要对风景园林建设的地形特点、地理环境予以充分考虑,以便能够更加科学地引入植物。与此同时,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应该要尽量选择当地种类,既可以节约运输成本,又能够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此外,为了能够让风景园林设计显得更加绚丽多彩,园林绿化部门可以在对本地植物进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也可以将一些已经引种成功的外来植物引入使用。
1.3植物功能性原则
风景园林设计规划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依据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具体要求,以此要求作为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的功能性要求,使风景园林的设计规划与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合理有效的办法强化风景园林中植物的功能性,使风景园林在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的同时,可切实发挥在改善城市环境,直接提升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工作的整体质量。
1.4植物配置文化内涵原则
许多植物象征着不同的人文精神以及民间传说,因此,在对园林绿化进行植物配置时,就可以结合不同植物象征的含义,表现人文知识,松的高远、梅的傲骨、竹地虚心、莲的出污而不染的精神,常被人们用来传递文化,创造意境。
2、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分析
2.1突出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的时效性
在配置与规划园林中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时,应根据不同季节进行针对性选择,保证园林植物在不同季节均有突出的表现,从而促使风景园林可在植物绿化面积范围和植物空间广度上给人一种持续的、良好的视觉感受;其次,设计人员应注重园林植物多层次的搭配,主要表现在植物的平面设计和竖向间搭配方面。在设计风景园林的竖向搭配模式时,设计人员应充分应用不同植物在高度上的差异性特点,促使植物在空间中可表现出错落有致的状态,从而可为在园林中休闲娱乐的居民提供视觉上的空间立体享受,提升风景园林空间布局的整体质量。
2.2做好地理环境考察与调研工作
合理、高效、科学的地理环境考察与调研工作可为风景园林设计人员提供设计数据,在创造创新设计方式时,应回归园林设计的自然环境要求,选取合适的、连续的时间段,观察、分析并记录城市区域中土壤环境、气温状态以及降雨降水的变化情况,从而以此记录作为选择植物具体种类的依据,合理确定园林区域中的植物种类,并做好植物的后期养护工作。另外,设计人员在考察现阶段城市地理环境的特点时,也应预测城市后期地理环境的变化趋势,分析城市后期的建设发展要求,从而在配置具体的植物时,可使此类植物的生长周期以及相应的功能可满足城市后期发展的一般要求,尽量避免植株的反复换位或替代,降低风景园林配置与规划的成本,提升风景园林设计的整体经济性,提高植物配置与城市发展的契合度。
2.3提高植物养护工作质量
在配置与规划风景园林中的植物时,应选择耐修剪且植物廓形稳定的植物。由于风景园林中植物配置与规划设计工作整体性较强,在设计初期设计人员虽然依据区域性特点选择了合适的植物,但由于植物依旧在不断生长,导致风景园林的整体形态会随着植物的生长发生明显变化。依据园林植物养护的具体要求,选择长势较慢、常绿常青的植物作为风景园林中的基础植物,类如松树、柏树等,从而可确保风景园林的整体性不会在短期内受到严重影响。设计人员在设计风景园林的空间布局,选择季节性的植物时,应考虑此类植物的空间利用率,避免此类植物长势过快,为植物修剪工作人员增加工作压力。风景园林设计人员应联合园林养护工作人员健全植物养护工作体系,依据当地的气候变化特点和土壤构成情况,充分落实植物的修剪、施肥等养护工作,并针对此类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周期,避免修剪工作不及时导致风景园林失去整体观赏性。此间,为了提升植物养护的质量,设计人员可为植物养护人员提供植物生长习性和特点方面的技术资源,并连同有关部门积极应用先进的植物养护设备以及技术,从而提高植物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总结:在风景园林的植物组成和规划设计时,植物的配置和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十分重要。关注园林植物组成和规划的细节,包括在地理环境研究方面做好工作,提高后期养护措施,加强其地理环境研究和植物特性研究工作,以美化环境设计工作为基础,有效改善园林绿化植物的总体构成和规划。
参考文献:
[1]马蕾.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J].种子科技,2020,38(8):38+40.
[2]吴幼容,郑郁善.生态园林设计与植物配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90-194.
[3]刘凯军.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