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6期   作者:栾杰 陆爱强
[导读] 本文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展开分析,论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各阶段的技术实施要求。

        栾杰  陆爱强
        江苏正飞建设有限公司  邮编:225300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关乎工程质量,若技术不当工程质量势必下滑,而低质量房屋建筑工程不仅经济效益差,还可能造成安全性影响,因此保障工程质量达标是施工组织必须重视的问题,组织理应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有清楚的了解。本文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展开分析,论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各阶段的技术实施要求。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工程质量

0.引言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实施大体可以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各阶段要开展的工作、所使用的技术、应遵从的规范各不相同,整体而言比较复杂,任何环节出错都会导致工程质量下滑。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障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就有必要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展开相关研究。

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前期阶段
1.1地质勘察
        为了保障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适用性,在技术实施前期要做好地质勘察情况,目的是明确实际环境条件,便于在施工前做好相关处理工作、商定施工方案,并给下一环节的桩基技术选型提供参考。在地质勘察中有两大要点是必须引起重视的:(1)土壤条件,即地质勘察必须掌握地质环境中的土壤条件,包括土质、地层结构等,根据这些信息可以确认地质环境持力层、核算地质环境应力大小等;(2)水文条件,即主要针对地质环境中的地下水水位高低进行勘察,判断地下水是否会对施工造成影响、土壤含水量大小等。在这一基础上,针对水文条件施工组织要确认是否需要在正式施工前对地质条件进行处理,即假设地下水位过高、土壤含水量过大,就要在正式施工前开展排水、加固地质等工作,这样才能给后续施工提供良好环境[1]。
1.2桩基技术选型与实施
        根据地质勘察中得到的土壤条件信息,施工组织需要对桩基技术进行选型,并依照所选技术的基本要求开始施工,表1介绍了两种比较常见的桩基技术与其适用条件。
        表1两种比较常见的桩基技术与其适用条件
桩基技术    适用条件
预制桩    持力层以上无密实细沙土层或者夹层、黏土(非饱和性黏土)等
灌注桩    因灌注桩形式众多,所以除了水下环境以外,其他条件基本均可使用
        (1)预制桩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现在施工现场标号打桩点,随后将桩尖对准打桩点中心位置进行打桩,最大允许误差为0.2cm±。预制桩打桩普遍可以采用静压法,这种方法不仅噪声小,还能尽可能避免预制桩在打桩过程中断裂、变形。另外,预制桩不适用于高层建筑,原因在于高层建筑对桩长的要求较高,而预制桩长度有限,因此只能应用于普通高度的房屋建筑中。
        (2)灌注桩
        灌注桩的实施过程大体分为四个步骤:①标好打桩点,并安装钻机,确保钻机对准打桩点,最大允许误差同上,完成后埋设护筒;②用钻机钻桩孔,钻进过程要保持匀速,且不可过快,每钻井大约10m要进行一次清孔,排除土渣,同时检测桩孔是否外泄,若存在歪斜现象要及时补救。另外,在钻进过程中要注意同步推进护筒,以免发生塌孔现象;③钻孔完毕后需要再一次进行清孔,完成后用吊装设备安防钢筋笼,过程中要保障钢筋笼垂直入孔,且不能发生形变、损伤,也不能破坏桩孔,成功入孔后要进行加固;④先对孔内灌注泥浆,促使泥浆渗透到桩孔周边土体,随后灌注混凝土,完成后封孔进行养护即可。另外,在混凝土成桩关注中必须一次完成,否则极易发生断桩现象。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中期阶段
2.1地面结构建造技术选型与实施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中期阶段要开始建造地面结构,而目前地面结构建造技术有两种形式,分别为预制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两种形式的技术实施方法为:(1)若采用预制结构,则需要先做好现场放样,确认每个预制结构的摆放位置与安放顺序,随后依照放样结果将相关预制结构安放在指定位置,过程中每安放两个相邻的预制结构就要先进行临时加固,以防结构位移、倒塌,同时需要逐层施工,每完成一层就要用螺栓或其他加固件进行最终加固,期间要注意预制结构损坏、变形等现象发生,若发现类似情况需要第一时间替换;(2)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则需要在现场进行放样,随即根据放样结果搭建钢筋结构,钢筋结构的搭建要注意钢筋连接点的稳固情况,这里要使用到箍筋等方式,同时重点关注梁、柱结构的钢筋搭建情况,质量必须达标,完成后要用箍筋进行全面加固。钢筋结构搭建完成后要逐层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要依照预设路线进行,力求一次完成,若因故中断则必须妥善处理,同步对浇筑混凝土进行振捣,撇去振捣出来的浮沫。另外,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要注意振捣深度与速度,要求振捣深度适中,不能触及内部钢筋骨架,速度要保持匀速。
2.3养护
        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技术实施完毕后必须进行养护,此处需要注意的要点有:(1)应当在浇筑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者草席,用于保障混凝土温度,有利于混凝土凝固;(2)在混凝土养护之前应当预先在混凝土中埋设冷水管、测温装置,若养护人员通过测温管发现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则要开启冷水管降温,否则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引起质量问题;(3)养护过程中要定期对混凝土表面洒水,目的是为了控制温度,同时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避免表面开裂;(4)养护时间应当保持在7d~12d左右,特殊情况可以适当调整[2]。
        
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后期阶段
3.1涂装
        参照现代房屋建筑工程要求,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后期阶段必须做好涂装工作,目的在于保障房屋建筑表面美观、加强房屋建筑防渗水能力:(1)涂装中所用涂料必须是防水涂料,同时要具有一定的环保性,一般建议选择液态石水性涂料等;(2)涂装过程要从高之下开始,否则上部涂装时涂料会流向下方涂装部位,造成表面凸起,影响美观;(3)涂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涂装厚度,通常保持在0.1cm~0.2cm即可;(4)涂装应当分区域开展,每次涂装施工要尽可能一次完成,避免涂装出现明显断层。
3.2检测
        本质上经过涂装房屋建筑工程就基本完成,但考虑到工程施工依赖人工,因此容易受到人工误差性、不稳定性影响的问题,在涂装完成后施工组织有必要对施工成果进行检测。施工成果检测主要关注两个要点:(1)检测工程结构内外是否存在坑洼现象,且针对一些细小的坑洼现象(不易通过肉眼确认全貌的坑洼)使用仪器进行检测,如超声波检测设备就能提供有效帮助,目的是确认此类现象到底是坑洼还是裂缝。针对坑洼现象,施工组织要尽可能的进行修复,以免影响房屋建筑美观;(2)采用回弹仪等设备对建筑结构进行强度检测,如果强度不达标则必须负责处理。同时回弹仪检测也建议在上述(2.1地面结构建造技术选型与实施)中期阶段使用,能够尽早处理此类现象,避免后期多次返工。
3.3问题处理
        如果在检测中发现了裂缝、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施工组织必须认真处理:(1)针对裂缝现象,施工组织可以借助超声波检测设备确认裂缝规格、外形,随即用同类混凝土进行填充,并做好相关养护工作,完成后进行一次强度检测,确保处理有效;(2)如果在后期阶段发现结构强度不足,就只能推倒重建,因此需要在中期阶段进行检测,尽早处理问题可以避免损失,而针对后期阶段发现的结构强度问题,施工组织必须认真负责,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不进行处理。

4.结语
        综上,本文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前、中、后三个阶段实施方法、技术要求等进行了分析,可以有效保障技术实施正确性,避免房屋建筑工程出现质量下滑的问题。高质量房屋建筑工程可以给用户提供安全保障,也能给施工组织带来更好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阳建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000(006):33.
[2]刘镇.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科学导报,2014,000(015):151.
(1986-08)男,汉族,江苏泰州人,本科,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
陆爱强
(1989-05),男,汉族,江苏泰州人,大专,研究方向:工程造价
 作者单位:江苏正飞建设有限公司  单位所在地: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迎春东路999号  邮编:2253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