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行政区域界线测绘的技术方法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蒋斌
[导读] 为了有力提升行政区域界线法制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根据相关要求,在全省开展乡镇行政区域界线1∶10000比例尺勘界工作。

        蒋斌
        辽宁省化工地质勘查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省锦州市  121007
        摘要:为了有力提升行政区域界线法制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根据相关要求,在全省开展乡镇行政区域界线1∶10000比例尺勘界工作。本文对高精度行政区域界线测绘的技术方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精度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技术方法
引言
        地图是地理信息可视化的重要方式,利用地图可以准确、快速地获取空间信息,实现对动态世界的认知。当今社会,地图已逐渐变成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将重点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地图表示中最常出现的错误进行研究分析并归纳总结,旨在为规范地图市场中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地图的内容表示发挥相应的推动作用。
1勘界测绘的目的和主要工作内容
        勘界测绘的目的是通过获取和表述行政区域边界线的位置和走向等信息,为勘界和边界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其主要工作内容为:根据《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和GB/T17796-2009《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充分利用行政辖区现有的乡镇行政区域界线成果资料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数据,全面核实辖区内所有村级界线、勘定乡镇界线、细化县级界线。
2省级行政区域地图现势性易错点解析
        在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其地形、地貌、地物也会随之变化。在地图中也需要及时对这些地理信息进行更新。就省级行政区域界线的更新来讲,有几处变动较大且极易出现现势内容更新不及时的区域,当这些区域的陈旧数据出现在地图中时,既不利于向大众展示我国最新的省级界线情况,还容易误导公众,因此,在表示上需要特别注意。当绘制省级界线时,除特定的历史时期地图外,这几个区域的省级界线界形均应当按照最新标准进行绘制。
3城市界线现状
        3.1行政区域界线
行政区域的边界又称为边界,是相邻行政区域之间的边界,是依法对国家进行分级管理的重要基础。各级行政区域边界之间存在着以权力、合法性、严肃性和稳定性为特征的等级关系。除了行政区域的界限之外,还有实际管理界限,它代表着相邻土地所有者的财产权,对于登记至关重要,是切实落实土地资源管理界限的基础。管理方面的实际限制是国家一级的跨界管理造成的。
3.2董事会的界限
管理模块是根据职权范围和管理内容与管理领域分开的管理或服务模块。与董事会以前的边界不同,传统边界所涵盖的城市面积按特定标准进行了更详细、更精确的划分。更精细的划分使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之间建立更直接、更准确的联系,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是城市治理完善的产物。行政办公室在加强建设基础和创新性社会经济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教育机构的市政行政单位、市政当局的综合行政单位、市政服务和湖泊控制机制。
界桩埋设与测量
边界站,1)终点桩号。桩由钢筋混凝土结构、单色底座和纪念碑组成。纪念碑集成在月球基地和钢筋混凝土基地。月球基地露出地面,混凝土柱埋在地下。混凝土基础埋在地下60厘米以下。由于桩上的支座被定义为湖底质量,因此混凝土柱将在现场浇筑,深度为1m,宽度为1m,其中一个整体体将被嵌在中间的空洞中,直至混凝土基础被固定,然后用混凝土和混凝土固定。2)桩的材料。桩石和月底由钢筋混凝土浇铸的明亮花岗岩块熔化。
5勘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一)由于定居点的建立和城市的发展、一些村庄的性质的变化、社区的数目少以及村民的居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一些村委会已不在自己的国家;一个居民区甚至有几个村议会。几个社区和村庄被双重行政当局占领,行政区尚未划定明确界限。这是通过为已建立的社区按社区管理范围划分边界来实现的。

如果社区尚未得到明确管理,发展关系到所有村庄,基本上对双方认为已作出的原始边界数据只作了几处修改,从而使房屋和居民区之间的边界距离很远,从而有了更新社区的下一步。2)边境上有更多供鸭子、临时农场、建筑工地、渔业农场等租用的土地。每年都租赁村庄,当边界与这些建筑地块相交时,场地中的字段和地物都发生了变化。处理方式是采用原来的划界数据和图像的原始划界,保留以前的划界,对村庄表示不满,并符合1: 2的农村土地所有人登记数据。
6 1∶10000比例尺界线测绘的关键技术
        6.1村级管理线核实
        乡级人民政府组织各村集中核实村级管理线。指界代表对工作用图上已有界线无异议的,现场在工作用图上签字盖章;对图上已有界线有异议的,现场指出,界线双方经协商达成一致的,由技术人员在工作用图上重新标绘,界线双方未达成一致或图上界线判读不清楚的,应实地指界。经现场踏勘、指认后双方一致认定的界线,由技术人员重新标绘在工作用图上。界线图解坐标测量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5mm,最大误差不超过两倍中误差。界线实地测量相对邻近地物距离中误差,平地、丘陵地不大于2.5m,山地、高山地不大于3.75m,最大误差不超过两倍中误差。核实村级管理线时,同时需核实工作用图上标注的重要地名,并对界线两侧的地名进行更新。
        6.2乡级界线协议书签订
        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是确定毗邻行政区域界线走向和边界关系的法律文件。协议书附图是标绘行政区域界线具体位置的图件,与协议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协议书主要内容包括勘界工作概括、重要问题处理结果、界线走向说明、界线的维护和管理等,其中界线走向说明是协议书的关键内容,是对界线实地走向的详细描述,必须做到文字、附图、实地三者一致。协议书附图是由在遥感影像上标绘协议确认的乡级界线以及更新后的地名数据制作而成的,再按照1∶10000比例尺国家标准分幅输出打印。双方乡级人民政府代表审核确认乡级界线协议书和附图后,在协议书和附图上签字盖章。
7典型问题处理
        行政区域界线与权属界线的关——行政区域界线与权属界线是在行政区域界线测绘中经常遇到的两个概念。行政区域界线明确的是行政区域管辖范围,权属界线明确的是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在勘定界线时,应尽量保持行政区域界线与权属界线的一致性;但实际工作中,这两条界线并不经常完全一致。要解决该类问题,首先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确定行政区域界线,不能强制要求“两权统一”;其次由于比例尺原因造成的二者不能在图上完全套合的,应以二者中大比例尺的界线走向为准;最后对于长期越过“习惯线”的耕地、插花地等,应在协议书中明确其权属和管理仍维持勘界前的现状不变。
结束语
        作为承载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治理,需要将责、权、事和空间建立准确对应关系以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明晰准确的治理空间,首先需要解决的必然是界线问题。而解决界线问题不仅需要通过政策手段干预,还需要测绘手段进行精准勘界作为技术保障,从多方面促进实现清晰精准空间构建,共同推动城市治理的科学化、均衡化、精准化和精细化和城市高质量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楠,张郁.测绘技术在行政界线勘界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18,15(04):93-94+11.
[2]张浩,肖海威,喻永平.移动GIS在行政区域界线勘测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18,45(02):53-56.
[3]张洪德,王智.青岛市市北区行政区划变更勘界测绘[J].城市勘测,2017(06):101-104.
[4]张本国.浅谈省界及县界勘界外业测绘技术保障[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7(08):298-299.
[5].陕西省完成市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图编制工作[J].中国地名,2017(0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