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春英
45212319851010****
摘要: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而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管理主要涉及工期、质量、投资等各方面,其中最为重要还是质量控制。市政工程的设计标准严密和工程质量要求高,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加强市政工程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控制,防患于未然,提高市政工程质量。本文在此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和现状出发,对如何有效做好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几个重要措施。
关键词:施工质量;依据;现状;控制措施
前言:市政工程质量控制是一项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的工程项目,其基本内容包含了很多方面,主要涉及了人、机、科、环、法这几大管理要素。因此施工中应做好这几项因素的综合管理,对于市政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做了解,针对遇到的不同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对策。
一、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概述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就是为了达到市政公用工程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一系列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的各项措施和活动,把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要求需要转化成为可以用定性或定量的规范所表示的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特性,并便于进行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的执行和检查。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贯穿于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各环节,要排除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每个环节中所有技术、活动可能偏离有关市政公用工程质量规范的现象,使其恢复正常,从而达到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目的。
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依据主要包括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规范、设计部门的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市政部门和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文件、市政工程的工程技术标准、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这些都属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范围。因此,施工单位内部制定的施工技术规范、实施细则、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质量控制、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必须在遵从上述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依据的基础上才能作为具体实施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依据。
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现状
随着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人们对基础设施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存在很多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规范制度不健全、安全质检不过关、施工和建设单位不负责任、偷工减料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些因素就造成了我们所谓的“豆腐渣工程”。这些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很坏的影响,通常这些事故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不仅是人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还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健康。
四、合理有效做好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几个重要措施
1、明确质量控制目标
通常来说,在正式对市政工程进行施工前,要为质量控制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而这个目标通常会在任务书和承包合同中得到体现,一般都会把质量控制的整体目标进行模块化,这样一来,就会使整体的目标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以市政工程中的道路施工为例,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符合规定和要求,可以将施工分为路基工程、预埋管线工程、路面工程、基础工程等等,如果能够采取分阶段进行控制的方法,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就能从更大程度上得到保障。采取分步实施的制度,这样就能够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另外,一旦工程的整体质量控制目标得到确立,施工技术标准必须紧随其后,这一工作主要由项目经理部负责。
2、合理的施工组织
工程施工前,应对工程进行质量策划,主要内容有:确定和配备适宜的控制手段,施工过程,施工设备,工艺装备、资源和技能达到规定的要求。确保各种程序及有关文件在项目中使用的协调性,编制关键过程及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明确过程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要求,规定验收标准。
明确质量记录的要求和方法。
3、有效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还应该对施工材料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首先,应要求采购人员把好材料的第一道关。对材料的生产厂家、出厂合格证明等进行细致的了解,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其次,在材料进场之后,应派专业的质量检验人员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最好采取成批抽检的方式,只有确保材料质量合格,方可进行市政工程的施工,以实现最佳的施工效果。
4、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每个分项工程的每道工序开工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向参加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及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从图纸设计、施工程序到交叉配合、成品保护,都要有详细交底,其内容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技术安全措施、规范要求、质量标准、有关设计变更等,使每个施工人员都能了解和掌握有关的技术和要求,并有详细的交底记录。每道工序施工过程中,要有质检人员在现场进行现场监督控制,发现违反施工程序;不按设计图纸、规范、规程施工;使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成品和设备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有权制止,必要时可向项目经理提出暂停施工进行整顿的建议。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首先技术人员应及时填写工序自检纪录,并将各种资料分档保存;其次,必须有现场质检员或技术负责人对工序质量予以检验评定(凡属隐蔽工程,质检员填写自检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单并通知现场监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5、加强新方法应用
在这里所指的方法主要是工程管理所运用的技术方案、组织措施、工艺流程、组织设计及检测手段等,施工方案合理与否,关系着市政工程质量、进度及投资等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进行施工方案制定,需要进行工艺、技术、经济、组织、操作及管理等方面给予全面分析考虑,尽量运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合理经济及得力措施等对工程质量进行提高,降低成本及加快工程进度,在工程施工的顺序开展及组织设计上,也要以质量为目标进行严格控制。
6、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的跟踪检查
加强施工现场动态管理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要做好现场质量控制,质量管理人员就一定要腿勤、眼勤、手勤。要勤跑工地、勤观察、勤记录。要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施工问题,让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经济损失。质量管理人员要随时抽查原材料称量,检查钢筋的加工及搭接长度,检查模板的平整度、稳定性、刚度、强度及模板的安装。
7、把好工程质量验收关
首先,检查要细、面要广是正确评定质量的基础。在质量评定中检查要细致,覆盖面要广,这是做出正确评定的基础。“细”就是要逐项对照检查,不能走马观花,不求深入;“面要广”就是不能见一当十,检查覆盖面要大。在班组操作时必须全数检查,质量部门检查时抽查面要大,不应低于评定办法的规定,否则评定的结果会缺乏代表性。其次,抓住分项评定是做好市政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是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而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又是整体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所以分项质量不能认为它是个局部,不碍大局,应该看到它牵动全局的作用,所以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是做好整体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
8、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做好施工质量观念的宣传工作,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因部分参加施工的公认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施工质量的宣传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且对宣传工作要分层次的进行,根据施工过程的不同角色,使用不同的宣传方法。对质量控制的主要实施者,例如业主、承建商等,要使用具体以及循序渐进的宣传方法,这样才能使施工质量意识深入人心。参加施工的人员作为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指挥、以及实施,是施工质量控制的核心。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调动其积极性,是保证施工工程质量的关键。
五、结语
综上,市政工程现场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阶段的全过程,涉及的内容较多。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目标计划和设计规范,严格按照各项施工标准展开工程施工,加强人员及施工材料的控制,重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保障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全面达标。
参考文献:
[1]巫水珍.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新产品,2011(4)
[2]苏敬志.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探讨[J],山西科技,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