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军
杭州天恒投资建设管理有限公司310000
摘要:在建筑设计施工的外侧结构的维护中,一般是以维护结构为主题。其中包含着地面、屋面、外门窗、外墙等等部分。其作为主体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建筑物的室内环境不被外部气温影响。对现阶段的我国建筑业来说,随着本行业的蓬勃发展,建造维护结构的技术和手段也在整体上得到了一系列的进步和加强,整体的建造质量也是在提高的。可是,对于许多的建筑施工工程来说,许多地方的建筑外侧防水结构还是不够完善的。特别是施工工艺的不过关,一旦处理工序方面不到位,就很可能会出现建筑物的漏水等情况出现。所以,本文就在现场施工中容易遇到的实际情况和理论知识进行结合分析,简要的针对建筑物的外侧维护设计结构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防水处理;外围护结构;建筑;图纸设计施工
就现阶而言,我国在建筑领域的技术施工和规模与发展都取得了非常大程度的进步。特别是建筑物外部结构的维护的施工及时也日益完善。可是,在建筑的数量增多和规模扩大的同时,外围护结构施工对应的现场的施工管理程序和流程也变得复杂了起来。不光是施工工艺、防水材料、防水设计这些层面的问题,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关于防水方面的处理的问题也慢慢的显露了出来。还有在建筑工程的前期的图纸设计问题,也是一个非常要紧的环节,很容易因为设计者对外围护结构防水的不重视,也非常容易造成建筑的整体质量问题。所以,本文从多个角度,对施工的外墙、屋面、设计角度的处理进行简要的分析概述,以供各位同仁的参考,同时,也希望我国的建筑建造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一.屋顶防水的处理设计
(一)屋顶防水的设计重点
对于建筑物的屋顶防水处理中,首先一定要挑选最适宜的对应水材料,且一定要处理好保护层的问题,同时,如果出现已经被破坏的顶层防水部位,一定要努力的做好后期的修复工作,还要加大对天沟檐口处的关注,做好其防水处理工作。
(二)保护层与防水材料
一般来说,在对建筑物屋顶进行防水处理的时候,对应的建材很容易受到结构体位和温度的变化而受影响,导致其应力状态过高。因此,在进行材料的选择的时候,必须选择延展性绝佳且耐高温、耐热的防水材料。与此同时,材料的管理人员也要打起精神应对工作,一定要保证防水材料的使用性能完好,绝对不可出现其被直接空气直接接触情况的发生,务必要提前准备好保护膜,对防水材料进行覆盖隔绝空气与其接触。一般来说,对于上人的屋顶,一般使用由各50mm的保护层和防水层组成的刚性防水混凝土层。对于不上人的屋顶,一般使用砂浆面和地面砖来充当保护层,且选取厚度为20mm的砂浆进行使用。且对于不上人的屋顶,其保护层的厚度可以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适当的进行一定减少。
(三)对关键部位的防水设计
在屋顶的防水工作中,其重点为女儿墙、排气孔、水落口、上入孔、管井这些相对来说比较脆弱容易被破坏的部位。这些部位大部分都是极易造成积水的区域。而且在这些地方,大多是采取的多种材料混合使用的方法来进行施工的,极易造成工作面裂缝。因此,在初期的设计制图过程当中,就应该根据屋面的特点进行详细的设计,特别是对细节部位的把控上,应该加大关注的力度和措施。也要做好其防水节点的处理,比如女儿墙因为其特殊的位置,导致了其极易受到气温影响,在室外温差冷热交替剧烈变化的时候,容易造成砂浆层和纵向墙体构造的变形,是女儿墙出现一定程度的缝隙。这种情况一般在5-3年才会慢慢的显现出来,一旦防水的工作不到位,那么自然界的雨水就会从缝隙中流入室内,造成房屋漏水现象的发生。所以,对于上人的屋面,对应的防水层的厚度会相对来说厚一些,一般不会低于250mm,此外,为了双重的保险起见,还需要在女儿墙靠近屋顶的一侧进行15mm的水泥基防水涂料涂抹的施工。
(四)天沟檐、口坡屋面的防水设计
对于容易漏水的部位,比如天沟檐口等也需要做出处理,防止其出现积水变形的情况。所以,一定要把这些位置列为重点防范部位,加强防水的力度,一般来说,可以进行20mm的增加层。与此同时,这些部位的阴阳角一般不少,如果用卷材来进行防水是难以施工的,所以大多都是使用涂膜防水的方法来增加防水效果的。同时,还应该使用在防水涂料的选择上,一般是使用高聚物改性沥青的。
二.外侧墙体防水的设计处理
(一)外侧墙体防水的设计重点
在设计的初期,就要做好各项防范工作,才能有效的减少后期房屋漏水情况的出现,在设计当中,一定要做好地下室窗井、出阳台、出阳台、外墙、预埋件、各种连接件的位置设置。
(二)外侧墙体对预埋件的安置
对于直接和外墙链接的连接件和预埋件,一般来说是很容易造成保温层的破坏的,一旦雨水流入其内部,就会出现钢筋腐蚀和漏水现象的出现。因此,在前期的设计中,就必须减少墙体和外墙构建的链接。
(三)外保温收口处的防水
在外墙上,还有一个极易渗水漏水的地方就是外保温收口处,其因为长期出于空气之中,雨水很容易从保温层和女儿情中间渗入。进而使建筑物的保温效果和内部装饰装修都受到影响。因此,在对建筑物的尖端部位进行构思的时候,一定要保持着结构板边缘添加保温板的主体思路,而且,一定要进行20mm的加宽处理,来减少由于钢筋混凝土板后期的变形导致的漏水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为了防止结构部位的漏水渗水和积水现象的出现,一定要根据排水的指向来进行找坡面的工作。
(四)出屋面门槛、露台、出阳台等部位的防水
这几个位置都是特殊的容易出现漏水点的位置,很多的建筑从业设计者们大多是使用隐藏雨水管的方式来进行设计施工的。大多也是在靠近门处找坡,让雨水都汇聚在门口的位置,如果出现了过大的雨水,很可能会由室外渗入室内。所以,一定要在这些特殊的位置做好防水的处理工作,比如可以进行防水层的加高等。
(五)窗井处的防水处理
在整个建筑的结构当中,有一个很关键的部位就是地下窗,其对建筑物的外侧防水的效果是起着决定性因素的,与此同时,地下室窗井也是经常行发生渗水漏水的一个建筑节点。据有关研究显示,在一些设计建筑当中,地下室窗井的部分防水是不过关的,还需要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加强。因此,在实际的施工当中,可以使用提高底板泛水、窗井顶板和增加防水涂料的使用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三.地下室的防水的设计思路
(一)地下室防水的设计重点
因为在建筑中,室外地坪是高于地下室的,所以,在进行地下室的防水处理的时候,一定要先处理好室外室内的竖向关系,免于雨水流入地下室。对于地下室来说,其整体是常年的潮湿状态,所以防水的设置也是困难的,为了保证防水效果的良好,一定要关注重点的变形缝、桩头、地下室口部的防水施工。
(二)口部的防水设计
口部,特指的是地下室入口,口部位置的合理设置,可以有效的避免积水涌进地下室中。为了防止出现积水倒灌现象,地下室一定要设置300mm及以上的口部高差;在转角楼梯和楼梯的底部也要提前预留地漏集水口;且口部的门槛不得低于100mm。
结束语:
随着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加强,人民群众对传统的居住环境也有了更加高的标准和要求。此中,建筑的外侧防水问题就是非常广泛的受到人民群众关注的一个方面,建筑防水的好坏,不仅仅影响着建筑的质量,更加直接的影响着未来居住在其中的人民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在现实中,很多的人民不敢或者说是不愿意去购买顶楼,究其原因,大多是对顶楼防水问题的担忧。本文就现实情况结合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研究,对地下室、外墙、屋面的防水设计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概述。以供各位同仁的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涛.国内典型传统民居外围护结构的气候适应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04(24):121~123.
[2]胡春江.中俄严寒地区建筑节能构造体系比较研究[D].吉林建筑学.2019.09(25) 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