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元群
沂源县西里镇人民政府 山东省淄博市 256108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发展。为了给人们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并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我国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建设林业工程项目,并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专业化的人才,来对森林育苗技术要点进行全面综合性分析,进而不断扩大森林面积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自然资源浪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关键词:林业工程;林木育苗;技术要点
1林木种苗与林业工程建设的关系
林业工程建设离不开优良苗木的培育,优良苗木是林业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是保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际上,由于地域、气候、水文条件不同,树苗的性质和种类也会不同。因此,林业工程为了科学地培育种苗,必须加强对林木种苗价值及其自身重要性的理解。
林业工程建设与生态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加强对林业生态系统建设影响的重视,保证苗木得到有效合理的培育,保证区域生态系统建设和维护的有效性,其中要重视种苗,确保在林业工程建设中投入高品质种苗,最终提高生态系统建设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的原则
2.1适地适树原则
在不同地区开展林业工程项目的建设,必须要始终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即树苗的选择必须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树种的选择必须适应苗圃的选择。确定造林区后,必须仔细分析造林区的土壤、气候和光照条件,从而仔细选择合适的树种,以确保幼苗的存活率和提高造林的成功性。
2.2多样性原则
病虫害对于林业的威胁非常严重。为了防止森林出现大规模的病虫害问题,林业部门需要采用多种树木的混合种植来减少相同的病虫害在大范围传播的可能性。在种植幼苗时,由于各个森林地区的基础条件不同,适合种植的树种也有所不同。这需要选择不同的林木苗木来进行种植,不仅可以提高森林对病虫害预防的能力,还可以保障苗木对不同的地质条件适应性。因此,造林工作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严格遵循物种多样性的原则。
3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的技术要点
3.1苗圃与繁殖方法的选择
苗圃培育的树种越多,抗风险能力越强。因此,对于面积较大的苗圃,应尽可能多地培育树种,既可用于造林,又可用于绿化。因此,苗圃地应选择在造林地附近,尽量靠近居民区和交通便利的地方,为苗木运输提供便利,减少运输时间,保持苗木的生命力。同时,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并可修建坡度较大的梯田。需要注意的是,你不能选择山顶或低洼的地方。在育秧过程中,水是不可缺少的,苗木必须离水近。在缺乏水源的情况下,应打井以保证足够的灌溉用水。
一般有无性繁殖法和播种法,它们各有优点。
无性繁殖广泛应用于林木育苗和栽培。通过对大量树种的无性繁殖和育苗试验,科学家们得出结论:大多数树种可以采用无性繁殖和育苗的方法进行育苗和栽培,包括榆、杨树、云杉、刺槐等树种。其优点是扩展树种的繁殖方式,从而有效提高苗木的繁殖能力,这与苗木的繁殖效率和质量密切相关,而无性繁殖则与树木不同阶段的生长特性有关,是合理的、科学的。
播种育苗法在很多地区非常流行,因为不需要考虑太多的因素,掌握种子质量、播种时间、土壤条件、季节特征和气候等因素,在播种育苗前,妥善处理种子,将种子浸泡在植物激素或湿沙层中,以达到发芽的目的。对于休眠种子,应提高种子的活力和发芽率,保证苗圃内生理差异不大。
3.2播种育苗技术
在实际的林业工程项目建设中,最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对林木苗木的选择,科学合理的选择苗木可以有效提高其成活率,这就需要对不同地区的种植条件进行全面分析,以确保选择合适和高质量的幼苗。在幼苗的生长过程主要受幼苗质量、播种时间、播种条件、气候等因素影响,所以需要相关人员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为其能够进行大面积的种植收集信息和数据,此外还可以采用植物激素对种子进行浸泡处理,该方式非常的经济高效,并且可以有效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命力。
3.3种子播种与播期选择
播种技术越来越成熟,播种技术在苗木培育和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林木育苗与栽培管理技术主要有机械播种技术、苗床覆盖技术和人工播种技术。苗床覆盖技术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有利于提高地表温度,控制地上杂草数量,从而创造更好的苗木生长环境。与人工播种技术相比,人工播种技术更具灵活性,具有机械播种技术所不具备的一些优点。比如在中小型苗圃播种时,工作人员充分了解苗木的最佳行距,以便开展开沟播种工作。在苗床上播种可由两人在苗床两侧完成,可提高播种密度,便于复种作业。
相关人员应根据树木的特点和苗圃区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时间。播种期可在任何季节选择,通常在春季。因此,在发芽过程中应选择早栽,以避免寒冷的影响。夏天播种后,还要保证冬天的顺利。
3.4整地
在种植苗木前,需要做好整地工作,有利于提高出芽率,确保苗木优质。工作人员应该保证经过处理的土地符合种植标准,土地表层的土壤应松软,不含杂质,可以适当进行施肥。如果种植区域较干旱,需确保浇水灌溉工作,以此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
3.5容器育苗
容器育苗技术主要采用塑料袋、硬质塑料容器等在一定空间内实现育苗。与田间育苗相比,容器育苗时间短,成活率明显提高,具有显著的优势。但是,容器育苗对技术人员有很高的专业要求,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强化专业能力,明确各个技术要点的具体实施方法,确保最终的育苗效果,而且传统的塑料容器透气性不好,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基于此,建议技术人员选择繁殖网袋等可再生材料,以避免环境污染,同时提高容器育苗效率。容器育苗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一种林木育苗技术,与通常的裸根相比,容器育苗的培育时间短,容易控制幼苗的规格和质量,发芽率也很高,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种子和幼苗,同时根系在运输过程中也不会轻易损坏,其脱水的幼苗很少,植树造林的存活率很高。在容器育苗时,容器苗的选择和基质配备是最重要的技术,同时容器规格也直接影响了容器苗的生长和发展。
3.6无性繁殖育苗技术
幼苗的无性繁殖育苗技术是一种在林业工程中最常见的一种育苗技术。其需要根据我国林业项目的建设要求和实际的种植环境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最合适的树种有:山茶、杉木、白榆、桃、桐油、柳树等,都可以选择通过无性繁殖和育苗技术来进行育苗,且成活率非常的高,这在我国的林业研究和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性繁殖育苗技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可以保持树木和树种的遗传特性。而且它可以用于不同的种植区域和不同类型的树木的幼苗,遵循自然幼苗生存的原则,以确保自然环境中幼苗健康的生长并逐步增加我国的森林覆盖率。
结论
科学、合理的育苗技术,有利于提高林业的育苗效率。在育苗过程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苗木的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林木育苗技术需要通过精细管理,提高苗木的产出量,培育出成活率高的幼苗,确保林木的健康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出现与传播。同时,若发现林木育苗方面存在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原因,并且针对具体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促进林木育苗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林木生产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素斌.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技术要点的分析[J].花卉,2020(2):245.
[2]林道雪.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技术要点[J].乡村科技,2019(18):60-61.
[3]田相宜.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技术要点的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7(23):194-195.
[4]孟吉强,吕廷良.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技术要点的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