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市政工程是我国城镇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建设的目的在于能够为广大的城镇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其对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需要对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要点和质量控制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过程;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1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1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需要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自我保护。同时要制定安全高效的培训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培训,让他们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综合素养,形成人人重视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作为市政工程施工经理,要注意施工安全。这样才能敦促建设人员在安全方面做好工作。经常对城市工程建设管理者进行教育,传达对“安全第一”的认识。这样,管理层的安全意识就会提高,安全工作才能真正在工作中进行。第二,作为施工企业,要注意施工安全。建设人力是城市工程建设的主力。与此同时,建筑工地上还挂着“安全生产是每个人的责任”的横幅,提高了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1.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主要包括人员安全、施工安全、消防安全及机器安全等4个方面。市政工程的施工环境非常地恶劣,必须加强环境控制。由企业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指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管理,根据国家出台《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机械施工物品的管理与控制,同时做好技术指导,确保各个施工领域都有专门的监理人员管理。市政工程施工期间,经常出现机械设备故障而引发的各种安全事故[1]。所以需要加强对机械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施工意识,让他们能够掌握安全防范的技术措施。还要积极加大对施工人员道德水平的教育,及时构建完善的施工责任机制,确保以安全生产为总体目标,严格落实岗前培训,在安全培训中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介绍。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要积极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与检修,高度重视安全隐患工作,持续将筑路施工机械设备系统化,自动化实现安全管理。
1.3加强制度保障,健全安全管理规范
施工企业要完善各项奖罚机制和责任管理制度,确保安全施工责任有效落实,通过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安全管理机制。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完成施工管理的目的则需要及时惩罚,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和约束,保障市政工程安全施工。大多数的检查井挖孔比较深,导致检查井与路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此部分的地基需要进行有效处理。施工完成以后需要长期有水流动,要确保检查井的密实度要超出路基处理的要求,方便检查井沉降,对检查井的周边土体进行碾压处理[2],无法利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碾压,可以采用人工或者小型机械设备碾压,最大程度上增强市政路工程检查井的处理效果,确保安全施工。同时还应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确保对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全面增强。
2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规范材料采购与质量审查
由于市政工程通常项目规模较大,因此在进行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所需要使用到的建筑材料的种类、规格以及数量等都相对较为庞大,建筑材料作为市政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市政工程中,进行质量控制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规范材料采购流程标准,加强对于建筑材料质量的审查和管理,确保材料质量符合施工需求和项目要求。此外,对于建筑材料的调控还可以进一步控制工程进度,确保市政工程能够顺利完工。工程施工企业需要设置专门的材料采购部门,并且在进行材料选购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工程项目所需材料进行市场价格调查,再以此为根据进行供应商的筛选,同时还需要对供应商的相关资质、客户的评价、供应商的信誉度以及材料质量等进行调查,选择质量达标、性价比较高的供应商[3]。另一方面,需要重视供货材料的运输情况,尽可能防止材料在运输过程中遭到损坏、变质等情况。在建筑材料进场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检查,不仅要检查材料的数量,还需要检查材料的规格和质量,对于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不予进场,严格把控材料质量。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施工材料的管理和存放,将材料进行分类保管,避免错拿、误拿等,并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由于气候等方面因素影响材料的性能。材料作为市政工程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强材料质量管控对于保障工程质量而言有着重要意义。
2.2加强项目规划建设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项目规划对于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科学合理的项目建设规划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的有序性以及合理性,保障施工进度,还能够实现施工质量控制,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水平。在实际施工之前,需要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相应的日常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还需要对现场施工进行详细设计和管理,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结合实际施工情况以及工程需求制定日常管理制度。此外,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对参与项目工程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施工质量控制意识,加强对于工程项目以及施工内容的了解,以此,进一步提高项目规划和施工安排的合理性。
2.3完善责任管理体系
责任管理体系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建立质量管理制度,根据市政项目工程的具体要求以及工程现场的真实情况,结合相应施工技术手段和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制度,以此为质量管理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执行依据和指导方针。此外,还需要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质量责任意识。另一方面,需要建立质量责任制度,通过责任制度切实做到将责任落实到人,以此责增加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2.4健全市政工程质量控制系统
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各种工程单位,例如设计公司、监理、施工单位等,在项目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任何环节所涉及的部门对于市政工程质量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工程质量控制系统,对市政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管控,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市政工程质量。以桥梁工程为例,在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如内力、应力等,并通过对此类数据的分析,判断该子项目的工程质量,并根据得出的分析结果对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调整方案和措施。因此质量控制系统中需要包含工程专家、项目的负责人、检测人员等。
总而言之,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需要对此进行着重的关注和研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质量和安全管理人员要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同时借助完善的管理制度来规范施工流程,从施工人员、管理制度、建筑材料等多个角度出发,全面落实市政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义波.市政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6):148+151.
[2]郝飞.浅谈市政工程混凝土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4):189.
[3]刘辉.市政工程中地下管道施工的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06):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