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经营投标的基本方式与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6期   作者:汤宁
[导读] 投标是一种商品交易行为,是交易过程的两个方面。
        汤宁
        21120219880409****  安徽省 合肥市 230088
        摘要:投标是一种商品交易行为,是交易过程的两个方面。投标是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竞争机制。对于企业来说,投标是一种择优成交方式,它以依法合规的形式节约企业成本,提高项目质量;对市场来说,投标是充分竞争的体现,它以优胜劣汰的形式维护经济发展规律,形成了由市场定价的价格机制;对社会来说,投标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减少腐败滋生的温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经营投标;建筑工程;沟通机制;策略
1经营投标各阶段的工作方式及策略
1.1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工作以收集工程项目设计资料为主,包括以下内容。(1)预可研阶段(项目建议书阶段):预可研报告、专家会意见、政府审批意见。(2)可研阶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图纸、专家会意见、政府审批意见。(3)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图纸、工程量报批稿、概算及第三方审核后的概算。(4)施工图阶段:图纸及预算、第三方审核后的预算等。(5)项目进展各个阶段中建设方及设计院召开的各项与项目有关的会议纪要,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动态及最新进展。(6)将该地域类似项目的施工方案、设计资料、重难点问题、概预算、合同文件、投标文件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项目。
1.2施工条件调查
        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基本确定时,便可以开始对项目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进行现场勘察,若在项目进展过程中部分工程内容发生变化,应对变化的部分进行重新勘察。(1)设计方案中地形地貌、地上物、地下管线和隐蔽物等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符合;现场的周边是否有工厂、池塘等,如有必须确定工厂、池塘所处的方位与现场及线路的距离。(2)水源情况。确定施工场地水源的位置、水质、供水压力等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如果暂时不具备水源条件,则应该确定其他运水途径和灌水方式。(3)交通状况。查看施工现场内外交通运输是否通畅,大型机械车辆是否能够通行,上方有无障碍物,尤其是盾构项目需考虑盾构运输时的限高、承重等问题,不便于运输的场地能否另辟路线解决交通运输问题,以保证施工期间运输畅通。(4)电源。落实电源所在位置、电压及负荷能力等。了解是否具备安全搭设临时线路的条件,确定需要增添的相关设备及材料等。
1.3工程辨识
        该项工作在取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估算后方便可开展,但其主要工作应在取得初步设计和概算后进行,包括对工程难度、盈利空间、公司竞争力强弱的辨识。结合项目施工条件的调查、附近类似项目的资料搜集以及地质断面图,大致可确定工程项目的重难点,同时区分出项目中适合公司施工的工程,如长大山岭隧道、大盾构隧道、TBM隧道、地铁、车站等。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研究概算、比对类似项目、成本测算等方式,算出项目的盈利空间,为是否继续跟踪该项目提供可靠分析依据。
1.4设计方案研究及优化
        设计方案的研究是项目跟踪过程技术方面的重要工作,通过研究设计方案,可确定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可行以及保证措施是否存在缺失,能够及时与设计方取得联系,将缺少或应修改的措施加入设计图与概算中,如地连墙接缝止水、端头加固措施、下穿既有线等。另外,关注其中是否存在可进行负变更的项目,提前做好调查和技术准备,当项目中标后,可尽快进行负变更工作,进一步增大利润空间。


1.5标前成本测算
        在投标报价前,根据招标人发布的招标文件、图纸、补疑及工程量清单,企业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国家、行业的技术规范等资料,依据企业劳务分包价格、市场材料价格、机械租赁价格等资料,在实质上响应招标文件的同时,将企业自身能力与现场调查相结合,对投标项目的成本水平做出科学测算,依此判断项目投标的可行性。
1.6投标可行性报告
        通过以上工作,可以对项目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评估,再汇总以上成果,便可做出投标的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应包括项目总论与背景、项目业主基本情况、项目总体方案设计、项目评标办法、项目主要商务合同条件、项目施工现场情况调查、项目组织与管理、项目设备与物资采购、项目资金、质量、安全、环境、进度保障措施、项目财务经济预测与盈利水平分析、项目的主要风险识别与应对措施、项目竞争对手与中标情况分析、项目结论与建议。从不同方向与深度的角度去剖析项目,从而对拟投标项目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决策。
2建筑工程投标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2.1逐渐推行合理最低价的评标方法
        合理最低价中标法是国际上一种通用的投标机制,目前也开始应用到我国各地建筑工程投标工作中,其优点主要在于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工程造价;通过优胜劣汰,促使企业加强管理,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能够显著节省评标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投标过程的公平、透明,保障投标双方的权益。
2.2加大力度遏制有关领域不正当竞争现象
        (1)改进和提高准入门槛。目前建筑市场明显供小于求,企业为了获得项目会出现拼抢等不良行为,对此要提高投标企业的准入门槛,如审核企业的资质、提高合约履约保证金等,从而排除掉一些综合实力差的企业,为保障工程质量奠定基础。(2)切实改变投资管理体制。完善投资管理体制,将投资、建设、管理和监督的不良情况降至最低,从根源上改变好处大家抢、风险责任无人承担的不良现象。(3)改革招标投标运行模式。在投标过程中,不实行投标报名、不限制投标人数量,并实行“资格后审”,各企业单独进行答疑和现场勘探,避免投标企业集中碰头。(4)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建筑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投标过程中的串标等不良行为进行重罚,从而对投标的不法行为起到有效的威慑效果。
2.3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约束效力
        (1)建立统一的市场监控平台。建立和完善市场监控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监督依据,为信用信息提供服务,为其提供一个投诉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约束工程建设各方的目的。(2)建立和完善企业诚信档案。将企业近些年的相关生产经营活动情况进行建档,包括业绩、投标情况、合同履约能力及财务状况等,并将这些档案放到互联网供社会大众进行监督。另外,加大对信用缺失企业的惩罚力度。
2.4专业分工
        评标委员会需由5人以上组成,并且要求其具备相关建筑方面的资质和对工程有全面的了解掌握,以便委员会会员在评标过程中能做出准确的判断。目前建筑工程投标文件一般可分为技术标段和商务标段,可以根据评委的专长对其本专业知识方面的投标内容进行评分,从而有效提高整个投标评分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3总结
        招标工作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需要为企业创收创效、节约成本作出应有的贡献。在2021年疫情影响下,全国上下厉行勤俭节约、节支降耗活动,因此在招标方面节支降耗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因此,需要更加科学地管理制度、更加人性化的操作流程、更加高效的工作效率,为企业科学地节约成本,高质量地完成各类项目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铁军.工程投标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121-122.
[2]李琼秀.探讨工程项目招投标交易成本控制的途径[J].才智,2016(18):42.
[3]彭明龙,张绍兵.对建筑工程招标投标中建筑产品成本的界定[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2):98-101.
[4]刘杰,陆惠民.工程施工招投标的社会成本分析[J].建筑管理现代化,2017(2):54-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