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山东正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50100
摘要:电力工程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规模逐渐扩大,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也逐渐显现。从实际情况看,一是管理制度落实不够深入。基于此,以下对以新发展理念把握电力工程建设新方向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电力工程建设;新方向
引言
我国的能源问题一直是比较受重视的问题之一,电能作为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之一,也是我国最想要减少浪费的资源之一。所以对于电力工程建设的问题国家也是非常重视的,是我国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传统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无法满足现代电力工程的实际需要。在传统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中存在着大量弊端,严重影响了电力工程的进步发展。所以,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1电力工程建设问题分析
1.1施工管理中的绩效考核指标不好确定
绩效指标是绩效管理的基础,是绩效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施工员工的绩效考核具体指标却不好建立。因为员工繁荣工作范围基不局限在本岗位;工程项目的进程因为受到甲方的要求、厂家的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在尽心时间计算业绩时候或以工作量计算业时候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一线员工流动性大,工作积分统计难度大,很多考核指标在施工一线不适用。
1.2不够完善的电力工程管理流程
电力工程施工是一个相对严谨的工程任务,因此,在设计环节和实际施工当中,都要严格按照图纸或相关标准进行相应的工作,使施工技术能够应用在应该落实的施工环节上、技术管理也能够细致入微地落实到实处。但就目前而言,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当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就包括管理流程的不完善。想要提高电力工程的整体质量与管理水平,就必须针对当下的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完善计划。除此之外,计财部门在针对不同的用户会收取不同的咨询技术费用或工程款项,这一过程汇总也是容易产生某些流程方面的问题。各个部门之间在按照流程办事时,经常会出现相互包庇、相互串联的情况,以此获得一些利益。这些问题不仅会导致施工单位出现一些损失,同时也会对工程质量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1.3工程信息的管理存在落后情况
电力工程项目开始首先要进行项目筹备和标,再加上是施工与运行,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十分重要,人、财、物的使用、调动都要形成文件和报告被记录下来,为以后的项目验收、使用、追责等提供充足的资料。目前部分施工单位由于工期紧、任务量大、人才匮乏等原因,使得信息数字化层面没有很好地顾及到,继而引发出一系列问题。
2以新发展理念把握电力工程建设的新方向
2.1数字建造信息化和数字化
电力工程建设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在电力工程建设中要加强质量控制,促进各部门协同配合,提升工程建设整体质量。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逐渐融入工程建设行业,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合理运用BIM、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对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进度等实施全过程和全生命周期的精益化管控。电力工程建设不断改变传统施工模式,借助于信息化和数字化基础要件实施“数字建造”,推动了电力工程建设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产业应用快速发展。
2.2加快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型
首先,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
一是加强管理制度执行力,要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管理人员重点进行电力工程资金、成本管控,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实力,以免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资源大量耗损。现场机械设备、原材料的管理与储存,选择合理储存方法与地点,也属于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加强储存规范性。二是对机械设备和原材料的精细化管理,避免重要物品遗失、损坏。三是不断优化创新管理方式,在施工现场营造精细化管理氛围,提高管理执行效率。其次,提高专业素质要求。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必须要满足专业要求、管理人员聘用标准,保证具备管理工作实力、工作经验、实践操作水平与责任感。调整管理人才聘请标准,能够为精细化管理的深入实施、电力工程管理稳定性提供保障。第三,组建专业精细化管理小组,管理责任、目标与责任等,均要进行细化处理,施工规章制度更加完善。在建设项目过程中执行项目准则,建立精细化管理团队,促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2.3智慧建造智能化和生态化
2020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十三个国家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到2025年,推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引领并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到2035年,“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
2.4加强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
质量是电力工程建设的关键。加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首先要在信息化环境下,将重点集中在监控系统、警报系统。项目建设准备阶段,监控系统、警报系统需要组织检测,检测无误后进行预测,是否会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运行方面的问题,提前制定管理对策,以免建设管理中有影响到工程质量、进度的因素。其次,电力工程建设工程的相关内容需要有效分配,体现在管理计划中。定期深入施工现场组织考察,掌握工程管理实际情况,为计划方案的设计提供便利,消除施工现场存在的质量隐患。
2.5管理理念和机制的创新与应用
(1)电力工程监管理念的创新是提升监管力度,促进工程水平提升的必要条件。只有监理人员具备创新性的监管理念,才可能从源头上改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提高电力工程的水准。所以,理念创新是模式创新的基础。(2)创新性的理念是需要监理人员不断从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监理人员需要在实地考察,根据工程施工的水平等一系列条件总结不足。在了解不足后,在对创新理念和实际情况进行结合。采取科学方式让电力工程的管理模式得到发展,同时,电力工程管理不能停滞不前,监管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要明确电力工程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实现电力资源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监管人员还要对电力工程管理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清楚地了解到问题所在和对监管不利的因素,从源头问题上进行解决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力监管水平得到提升。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对电力工程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注重电力工程建设的数量、技术和规模,而且更加重视电力工程建设的美观、品质、安全、环境和功能。电力工程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工程数量多、繁杂性强、建设工期长、参建方多、工程品质要求高等特点。电力工程建设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呈现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生态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梁鸿申.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分析[J].居舍,2021(02):122-123.
[2]常亚磊.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对策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0,37(10):88-89.
[3]王小龙.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精细化管理策略[J].南方农机,2019,50(18):231.
[4]黄欣.研究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精细化管理[J].通讯世界,2019,26(08):330-331.
[5]邵常亮.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