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炮兵防空兵学院南京分院 江苏南京 211131
随着我军新编制体制的定型,炮兵在编制和装备上都有大幅改变。新的火力毁伤能力和所面临的新任务要求炮兵不断提高火力打击能力,探索提高炮兵火力毁伤效能的有效途径,使炮兵火力打击力量体系更加融合、打击行动更加迅速、打击方式更加多样,成为急需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一、整合战场侦察力量、提高情报侦察能力
情报侦察能力直接影响火力打击能力。“先侦察,后作战”是我军长久以来形成的一种作战样式。面对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战争,高技术兵器的大量运用,作战系统的高度机动化,以及较强的反侦察能力使得战场态势瞬息万变,作战时机稍纵即逝,“先侦察,后作战”的作战样式将大大影响炮兵的作战效能。因此炮兵必须完成作战样式由“先侦察,后作战”向“侦察指挥同步一体”的过渡,实现侦察与指挥控制的一体化,将极大缩短从发现目标到作战指令下达的时间差,从而提高作战反应能力,增强火力打击效果。
当前合成旅装备的近程炮兵侦察校射无人机具备侦察、校射、评估等能力,能有效引导炮兵火力实施精确打击,提升炮兵毁伤效率。
(一)引导瘫痪敌重要目标。
为夺取战场控制权,合成旅炮兵通常对敌侦察预警系统、防空反导阵地、地面有生力量实施覆盖压制与毁伤瘫痪。无人机围绕合成旅炮兵打击目标,采取中低空飞行,展开先期侦察行动,地面控制站获取目标精确信息后,通过指挥信息系统引导炮兵展开精确打击,并根据毁伤情况进行校射与评估,实现精确毁伤。
(二)监视支援我立体突破。
合成旅炮兵通常与陆航力量协同,用于毁伤坚固目标、压制纵深火力、开辟机降区域。无人机在关键区域低空、超低空巡逻,实施重点盘旋监视,实时传输目标动态,为炮兵有效及时地发挥火力效用提供空中支援。
(三)预警粉碎敌逆袭反击。
针对敌逆袭、迂回、侧击等预备队力量,无人机及时发现其规模力量、动向趋势,将目标信息实时发送至地面指挥员。炮兵分队根据无人机预警信息迅速组织火力,通过卡点歼击、拦阻设伏等方式层层制敌机动,集火打压、毁其源头,阻断敌反击行动。
此外,现代战争必然是多兵种多军种联合作战,战场上可以利用的侦察资源很多,战略支援部队的卫星侦察、空军的高空侦察、陆军航空兵的低空侦察以及特种部队的抵近侦察,都可以成为宝贵的情报信息来源。各军兵种所获取的信息应及时分类、核实、流转、确认,为实施快速精准的火力打击提供情报基础。
二、合理选择弹药种类、提高火力打击能力
未来信息化战争中,需要打击的目标多,目标机动快,情况复杂。炮兵及时合理的优化打击能力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战场,要合理选择和使用各种性能炮兵火器,优势互补,使其产生最好的效能,对提高毁伤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新型炮弹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激光末制导,攻坚弹、子母弹、云爆弹等。这些类型不同的炮弹,一些可以促进射程的增加,一些可以提升命中精度,还有一些可以产生几百个爆炸点。它们的优势在于,它们可以根据战场特定的需要,进而使用某种炮弹,完成相关的任务,并且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负效应。当然,新型弹药的后勤保障的难度也大幅度提高。因此要精确计算,合理使用。
一是在对打击目标的选择上要合理。
首先打击敌方首脑指挥机关、侦察、指控和通讯系统等关节点,确保目标的选择能够达到打点震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敌构成心理震慑的效果。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对目标打击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二是在对目标打击前,依据目标的性质、大小、重要性等,指挥信息系统要迅速处理情报信息,并及时向指挥员提出火力打击建议,辅助决策。
三是在对目标打击时,要综合利用各种侦察情报系统实施全时域战场监视侦察,实时掌握目标信息,并及时反馈,为正确的火力毁伤评估提供情报。
四是在对打击目标毁伤评估时,要快速准确。对其火力毁伤评估效果是为下一步的作战行动提供对该目标的是否再打击的依据。因此必须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切实可用的火力毁伤评估模型,为优化炮兵火力打击提供决策依据。
三、防止敌方精确打击,提高战场生存能力
(一)隐蔽伪装、抗敌侦察
尽管精确打击武器各种各样,但都必须是在发现目标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发射,正如美军对其精确打击武器所鼓吹的“只有发现不了的目标,而没有摧毁不了的目标,即发现就等于摧毁”。那么,只要认真做好反侦察工作,使对方不能或较少的发现己方重要目标,就能防止或减少精确打击武器的发射。对于炮兵部队来说,森林,天然障碍物等自然环境具有很好的隐蔽和防护性能,在各种天然障碍物后面,往往是各种探测仪器搜索视界的“死角”,精确制导武器很难进行攻击。所以我们可以很好的利用精确制导武器的这种弱点,充分利用对我有利的地形,进行隐蔽和伪装,以此来对抗敌侦察和打击。大多数精确制导武器的全天候作战能力,都存在某些局限,借助各种不良天候组织部队行动,可以有效削弱敌精确制导武器的攻击效果,除了利用地形、天然障碍物等反侦察外,还主要应采取反光电侦察和反雷达侦察。反光电侦察的伪装措施主要有迷彩伪装、人工遮障、烟幕伪装等。迷彩伪装就是用颜色或涂料来改变目标或背景颜色,从而降低目标显著性的一种伪装措施。根据迷彩颜色的不同,迷彩伪装可对付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光电侦察手段。迷彩伪装的特点是成本低廉,大部分炮兵部队都有伪装网。
(二)隐真示假、干扰欺骗
对精确制导武器进行干扰欺骗的手段多种多样,有些需要先进技术,有些则可利用传统方法。如利用地炮、高炮在敌可能来袭的方向上大量施放箔条干扰弹、诱饵弹等,对雷达制导的精确制导武器实施不间断的干扰和诱骗,从而提高自身防护能力。可以适时施放普通烟幕或红外激光烟幕,破坏制导激光波束的照射,使其失去控制而无法命中预定目标。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点燃了许多油井,造成目标区上空浓烟滚滚,从而导致多国部队发射的7000多枚激光制导炸弹中有20%未能命中目标。在实施干扰时,特别要注意把握好时机,过早或过晚都将失去作用,同时也要以准确的空袭情报作保证。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利用各种器材,设置各种假目标、假兵器,对敌人进行欺骗。
(三)疏散配置、机动作战
炮兵部队通过超常配置阵地,即包括超大间隔配置,超密集配置,超远或超近配置,使敌不易确定炮阵地位置,难以实施精确打击。由于阵地幅员增大,虽使射击准备一致性下降,单炮离散误差增大,导致连离散误差增大,但从总体来看,经数学分析,对敌射击效果降幅较小,对完成射击任务影响不大。对于装备有高精度卫星定位系统的自行火炮,射击效果更是影响很小。当然,大间隔配置会带来组织指挥上的不便,对于自行火炮分队来说较为适宜。
战争节奏的加快,对炮兵战场机动性也提出更高要求。频繁快速的战场机动能够大幅度提高我炮兵战场生存率,为提高炮兵火力毁伤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戚九民.炮弹及弹药[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0
[2]刘怡昕,王兆胜,钟宜兴.字母弹射击学与弹道学[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1
[3]刘卫国,张国安.数据化作战指挥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