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颂
广州市隆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510990
近年来,花境在珠三角地区的的园林建设中日益流行,大有成为城市绿化中的新主流之势,究其原因,这与广大人民群众对园林绿化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珠三角区域花境植物供应市场的日益成熟不无关系。
相对于植物组团,片林,花坛等传统绿化造景手法,花境具有色彩多样、层次丰富、搭配和谐、季相明显的特点,而且养护粗放,持续性好,其效果接近于自然野生花卉生长状态,在当下人工绿化形式大行的城市环境中,其更贴近城市居民渴望亲近自然山水生活的心理需求。珠三角区域花境的发展碍于植物材料引种驯化技术与供应不足的问题,其发展落后于长三角流域及西南地区。不过近年来,随着广州芳村和顺德陈村等花境市场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优秀花境项目在各大公园、街心绿地及住区中落地,同时在各地区政府的推动下,各种植物展和花境设计展(如深圳仙湖花展)也如春笋般涌现。可以说,花境已经成为了珠三角区域绿化的新亮点。笔者结合国内花境的现状和相关文献,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同时也亲身实践落地了一些项目,在此浅析分享两个项目,以期能对珠三角区域花境景观的设计与建造提供借鉴与参考,为推动国内花境事业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1.花境的概念
花境源自英文 Flower border 一词,译作花境或花径【1】,花境起源于英国古老而传统的私人别墅花园【2】,后来逐渐演化为城市绿化形式。1990年北京林业大学花卉教研组【3】认为“花境是以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筑物为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其依据是自然风景区林缘野生花卉自然散步生长的规律和形式,加以艺术提炼而应用于园林;2003年董丽【4】定义“花境是园林中从规则式构图到自然式构图的一种过渡的半自然式的带状种植方式,以表现植物个体所特有的自然美以及他们之间自然组合的群落美为主题”;2006年顾颖振【5】认为“花境以宿根花卉、花灌木等观花植物为主要材料,以自然斑状的形式混合种植于林缘、路边、墙垣以及草坪中央,在株高、色彩和季相上达到自然和谐的一种园林植物造景形式”。
2.花境的特点
2.1 植物材料丰富多样。
最早的花境植物材料来源于自然界的野生草花,品种有限,形式单一。经过漫长的人工驯化及育种,当下的花境植物品种异常丰富,可以搭配成多变的、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的花境类别中,其材料也各不相同。草花花境以乔灌木为背景,花灌木为结构,各类草花为主体;观赏草花境以灌木为背景,观赏草为主,草花为辅;岩石花境以岩石为基地,草花、观赏草和多肉植物互相搭配为景;而混合花境,则大多以乔木为框架,大灌木为背景,花灌木和各类球根花卉、草花为主角,观赏草为过渡的混种形式,其间可能还运用景石、树皮、砾石等辅材。
目前珠三角地区常见花境品种如下表:
2.2 种植形式多变。
传统的花境种植形式为带状种植,分布在林缘、墙垣、路边、草坪等区域,其遵循一定的长宽比例和尺度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出现各种不定状的区域,或者设计师在场地中会刻意设计非带状的种植区域,以表达其设计意图。目前常见的种植形式有小场景式花境,诸如庭院花境、街景花境等有完整生活场景的花境,这种花境往往是带状、点状和片状共存的复合形式;岛式花境,模拟一池三山的意境,以草地或者砾石为河海,微地形造就岛状种植区域的花境形式;特定形式的花境,如用金属边圈定成圆形、不规则形,或者花基树池内的花境。
2.3植物斑块状种植。
花境内部植物以自然斑块的形式互相搭配,每个斑块植物的用量面积不等,小可至0.1平方米,大可到5-8平方米,但不会如片植般几十到几百平方米。斑块形状不定,可如椭圆形,可如鱼鳞状,亦可如拼图块般多突起,相互间紧扣,无空隙或用辅材填充空隙。
2.4色系搭配明晰。
花境植物繁多,为避免颜色混乱导致效果不佳,一般设计前须明确主色及配色比例。花境根据色系分类可以分为单色花境、双色花境、混色花境。单色花境是由同种色系的植物组成,利用相近颜色的色温,明暗度和饱和度搭配成和谐统一又富有渐变色理的花境。双色花境是运用冷暖色、对比色或者互补色系的任两种搭配而成,通常会有主次之分,但比例接近。混色花境色彩比较丰富,但色彩不宜过多,以免造成杂乱的效果,这是最常用的配色方式,最能体现植物多样性,营造缤纷多彩的景观效果。
3.住区花境设计要点
3.1 主题与布局
花境属于近人尺度景观,大多数都布置在离人1-5米范围,且整体高差不大,因此主题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景观的花境设计通常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独立成景,二是结合场地,互相配合。独立成景的花境一般分布在面积较大的草坪上,受场地影响较小,设计师思维自由一些,形式可以为路缘带状,流水状,旱溪,岛状等平面形态。结合场地的花境要充分考虑场地的需求,如景墙前的花境要考虑两者的主次,景墙的位置、高度和形式,偏中式的景墙可以用溪流状布局,现代感比较强的话,可以用规则边界。内庭院花境,则要结合空间尺度和氛围,还有光照情况
3.2 了解花境材料情况
目前珠三角花境植物供应大部分源自本区域内少数几个大型苗场,而且大多都是研究生产一体,产品供应不是那么稳定。同时大部分植物具有季节性,例如粉纸扇在1月到3月无货,飞燕草、羽扇豆只在1月至4月供应。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到设计意图及主题效果,因此必须时刻关注苗木市场情况变化。
3.3 确定色调
前文提及花境色系分类有单色花境、双色花境和混色花境。从植物选择来看,三种花境的设计难度为混色小于双色,双色小于单色;从氛围渲染角度,混色花境更容易营造多彩、热烈、大众的效果,双色和单色更倾向于清新小众。
3.4 优选植物组合
大多数有经验的花境设计师日常都会总结一种或者多种优选的植物搭配组合,这对日常设计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和借鉴作用,既可以保证效果,又减少了推敲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植物组合在花境中可以重复出现,一方面便于统一基本调性,提高设计效率,另一方面也降低施工难度,保证工期。基于这些优点,优选植物组合的方式非常适合应用在花境的标准化设计生产内。
3.5 调和处理
除了上述的要点,花境设计中也需要注意调和处理,这里包括色调、材质、株型。
色调调和主要是处理主色调之间的协调问题,一般运用相近色系及中性色,例如粉紫双色花境需要一些蓝色、红色和白色调和;单粉色花境需要一些玫红、白色;混色花境则要看暖色调与冷色调的比例,暖色调多一些的需要多一些粉红色和黄色,冷色调多一些就需要多一些淡蓝色和淡紫色和白色;白色系花境是比较特殊的,白色属于中性色,往里面加暖色和冷色都不是特别适合,这时候调和的颜色可以考虑各种浅绿色和米色,这就对植物的要求比较高了,设计师必须非常熟悉植物品种和市场情况。
人们欣赏花境时,大多精力都放在花朵和整体色调上,株型是背景氛围中的的一个方面,比较容易被忽略。但在主题色调和布局都合理的情况下,如果总感觉有一些不太协调,这个时候往往可能是株型方面出了问题。株型包含叶型、茎型、穗型和根型,本文所说的株型主要是叶型和茎型,穗型可以归到花型设计中,根型在花境设计中所占比例极小。叶型包含叶的形态,叶面积密度,叶面积,叶倾角等,其中我们更多注重叶形态。叶的形态有很多种,常用的是披针形,椭圆形,卵形,但是用多了这类形状会显的单调、厚重,可以用条形、剑形这种比较稀疏半虚的叶形调节。茎型是看枝条的形态,有直立型、疏散型、开张型、匍匐型、独干型等,一般常用开张型和疏散型,可以用直立型和独干型进行调节。
材质调和主要体现在辅材的应用上,目前市面上可以运用的辅材有树皮,木屑,砾石,景石,金属,竹子,雕塑,古物件,木桩等。
4.花境实例
4.1广州时代印象
本项目位于广州从化太平镇,场地呈南北走向,观赏面朝东,是一块单面观的长方形场地,花境占地面积约250平方米,纯花境面积100平方米。原方案是6株乌桕结合草地构成规则的疏林草地形式,后因设计策略改变,委托笔者进行花境改造。
此花境既要求场地效果饱满,也要考虑到成本的因素,尽量缩减纯花境面积,使成本和效果达到平衡,那布局选择就显得尤其重要。结合场地情况及设计要求,考虑到绿岛形式可以容纳大面积的草地降低成本,同时岛之间的错位又可以营造景深,视觉感受良好,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体依附现场的乌桕布置6个花境绿岛,远人端绿岛结合乔木和大灌木,偏重绿量做背景,近人端布置更多的花境植物,偏重色彩做前景,并将距离较近的绿岛用观赏草和常绿低矮植物做桥连,构成花境的重心,其余3个绿岛分布在其周边,构成绿岛环绕状,散布场地之间。
本花境属于混色花境,以绿色为底色,粉红色、蓝色、紫色、黄色为主色,意在配合营销需求,营造热烈多彩的气氛。同时笔者亦克制使用高对比度和高饱和度开花植物,粉纸扇、绣球花、蓝雪花、香彩雀、矾根和金叶薯的用量只占总体植物面积的 25%,更多使用矮蒲苇、牡荆、细叶芒、马利筋、狐尾天冬、蓝霸鼠尾草、海芋、萼距花、毛冠草等少花植物进行调和。最后平面图和现场效果如下图。
4.2广州时代大家
本项目位于广州海珠区石岗路,场地呈东西走向,四面观赏,是一块独立的长方形场地,花境占地面积35平方米。
此花境主要面向南侧的泳池,结合日照情况,因此地势南缓北急为宜。种植区面积有限,不适合用草地,但是为了丰富观感,可以增加材质和株型对比,例如树皮、景石、多肉植物等。
最终图纸以两个灌木球为重心,分别配合线形叶的矮蒲苇和细叶芒,开张型的粉纸扇和直立型的彩虹鸟蕉,色调植物为醉蝶花、墨西哥鼠尾草、佩兰等,最后用剑麻龙舌兰点缀,用树皮增加材质层次,金叶佛甲草提色,总体感觉精致且热烈。
参考文献
【1】魏钰,张佐双,朱仁元. 花境设计与应用大全【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2】吴涤新. 花卉应用与设计(修订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47.
【3】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花卉教研组.花卉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4】董丽. 园林花卉应用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5】顾颖振.花境的分析借鉴与应用实践研究—以杭州西湖风景区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