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3月7期   作者:李明晶1,孙华云1
[导读] 通过山东耐材公司ERP项目的实施运行,
        李明晶1,孙华云1
        (1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山东 淄博256414;)
        摘 要:本文通过山东耐材公司ERP项目的实施运行,分析实施中的各种风险,找出关键因素,从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分别进行控制分析,为企业有效的识别实施风险,规避风险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
        关键词:ERP项目;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框架;

        
        某耐材公司是一个传统的制造企业,制品的生产是流程化的作业工艺。从原料-半成品-产品,各工序间衔接紧密,不同品种的制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资料和设备需要及时调度合理的支配,生产管理系统是繁琐复杂的。ERP实施投入费用很高,各生产车间各管理部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到整个系统业务流程的正常进行,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本文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围绕着企业实施ERP项目的目标,分析实施中的各种风险因素,找出关键因素,建立风险控制架构,从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分别进行控制分析
1 建立风险控制架构
        “风险无时不在,无事不在”。对投资大、运行风险大的ERP信息化项目来说,实施过程中影响项目进度和效果的关键因素诸多。公司生产的产品种类繁多,国内国外占有市场份额很大,按产品材质流程化作业,ERP项目实施过程中,工艺可调性大,蕴含风险因素多。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主客观因素很多,需要辨别出关键因素对项目带来的各种风险。由此,公司首先建立ERP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架构[1],对辨识风险,理清风险,规避风险,以保证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2 ER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根据耐材行业ERP实施的市场调研,结合该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及生产特点,分析出实施中将面对的各种潜在的风险,理清风险产生的各种影响因素,辨别出关键影响因素,将ERP项目实施中的风险因素划分为企业外部风险,企业内部风险。
        企业外部风险方面,涉及软件提供商的技术支持,信息系统软、硬件故障的控制现状及风险,咨询实施商的经验、实施方法等对ERP实施的影响非常大,是外部风险中最关键的部分;内部风险涉及企业内部的建设管理风险,信息系统管理部门内职责分离的控制现状及风险,技术管理的风险,不同信息系统之间信息传递的控制现状及风险等等多个方面,是影响项目实施成功的主观因素也是关键因素。
3 ER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策略
3.1 内部风险控制策略
        项目管理者要充分借鉴学习耐材行业中实施ERP的最佳业务实践案列,学会识别各种风险,在不同阶段采用各种策略及激励措施来推进项目,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避免由风险转化为危机[3]。
        (1)管理变革风险
        ERP是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技术的结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决策者、管理者还是团队成员,都要掌握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并将之运用到现代企业的管理中去。管理变革类风险是领导层的主观决策问题,制约企业的信息化实施,影响企业先进的发展水平,属于人的思想意识行为,需要调研学习,有一个转变跟进的过程。通过分层次分批次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ERP知识培训,让员工接受ERP先进的管理理念,ERP项目才能展开有效实施,才能有序推进。
        (2)自我论证
        ERP的实施是一个企业建立新的管理思想模式的过程,公司将ERP的实施作为长期战略,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实施经验,首先在公司内部自行实施ERP可行性论证。公司根据自身经营的客观需求,依据国内国外市场订单规模,结合上游客户的信息数据,参考下游供应商的信息数据,明确实施ERP的目标和计划,客观分析企业ERP实施规模和实施步骤,确保投资建设的ERP系统适合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实现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
        (3)运用“戴明环法”,控制软件技术风险
        运用PDCA循环法可对项目中每个分解的作业进行风险测试。

例如软件测试,先制定业务的测试脚本,并在脚本中设定明确的数据信息。然后在已经配置好的系统进行业务处理,输入业务数据。输入完成数据,打开相应的各种报表,查询所产生的效果是否满足计划阶段的预期。如果发现有问题,则调节系统配置,用户重新进行操作,如此循环反复直到得出正确的结果。将戴明环(PDCA循环)应用到ERP的实施过程当中,使系统有了新的安全管理模式,以此对实施管理起到了规范化作用,使实施风险大大降低。
        (4)运用“决策树法”,接受投资成本类风险
        ERP项目到底应该投入多少资本?多种投资方案该如何抉择?哪类投资风险只能选择接受?从项目管理的角度,一般常用决策树来确定方案的各种状态的收益及概率。
        (5)实施考核机制,规避人力资源风险
        ERP项目的成功实施当然离不开人力资源的保障体系,在人力资源方面企业内部应该成立一个自上而下的项目组织。ERP是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技术的结合,ERP的实施过程是知识转移过程,实施团队的好坏是项目实施成败的关键。项目实施指导顾问在项目交付后要撤离企业,所以企业要培养一支独立的信息化实施团队,实施顾问对企业员工要持续反复的加强信息化培训,加大考核,确保企业的技术人员能独立使用ERP系统。
3.2 ERP项目外部资源风险控制策略
        ERP实施过程中没有任何咨询顾问或者软件厂商向企业书面保证实施会成功,因为他们不拥有项目的所有权。公司把握“风险不能委托”的原则,与软件提供商、咨询实施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将实施过程中前期的技术不足的风险转移,加快知识转移,降低实施风险。
        (1)软件提供商风险的控制
        软件选型时要关注软件提供商的信誉、提供长期技术服务的支持与保障等方面。企业可与软件提供商签定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保证软件提供商提供长久的升级服务及技术支持保障,满足不断扩大的实施领域应用[4],避免企业的ERP系统跟不上市场发展的快速节奏。提高ERP系统的可持续性特性, 准确地对ERP系统的效益进行评估,是ERP实施准备阶段的重要内容。
        (2)咨询实施商风险的控制
        ERP项目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的操控与维护,实施团队的技术合作是项目实施成败的关键。实施前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把握“风险不能委托”的原则,委托咨询实施公司派遣资深顾问参与实施,全程监管并技术指导,降低前期实施风险。同时人才转移,帮扶企业培训技术人员,培养企业的技术专家在实施中承担重要任务,提高企业对ERP系统实施的过程管控能力。
        (3)企业与资源提供商协作风险的控制
        ERP项目实施过程中,参与项目的三方要精诚协作,界定好各自的角色和应承担的责任,共同制定ERP项目实施的合作分工管理制度,一起协同合作,帮扶实施,降低实施风险。协作各方受各自情况的限制,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削弱实施过程中相互间存在的不满及不足。企业管理层,要有强大的使命感,以主体地位给协作方施加动力,更好地促进知识转移。
4 结论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企业实施ERP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ERP项目是一项实施难度大的系统工程,来自企业外部的风险和来自企业内部的风险,对项目的实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理清实施过程中风险产生的关键因素,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储备风险,降低风险,开展风险控制和应对是企业实施ERP项目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孙华云.山东耐材公司ER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 2013
[2]李孟.A公司ERP系统的应用研究 [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赵晖.ER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研究[D].贵州大学硕士论文 2010
[4]梁峰.中小型制造企业ERP实施过程中的知识转移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


作者简介:李明晶,男,1969年生,山东工业职业学院从事材料工程技术教学工作。
        此论文的基金项目:2018年省级先进耐火材料制作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