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结构工程的安全性的分析与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期   作者:邓闯
[导读] 土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主要指的是建筑结构的防破坏能力,
        邓闯
        国家电投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200233
        摘要:土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主要指的是建筑结构的防破坏能力,在建筑结构工程当中是十分关键的质量标准,也是建筑结构必须要具备的能力,而要想确保建筑结构能够避免倒塌或者被破坏,就需要将建筑结构的设计以及施工工作做到位,并通过相应的技术来控制土木工程结构当中的一系列安全隐患。所以,施工单位应当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管理力度,对可能会影响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因素进行充分研究,以此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土木建筑;结构工程;安全性
        引言
        建筑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其结构设计工作受到普遍关注。因而,若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优化并加以应用,可有效提升其设计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需求,这同时也是当前所有的建筑结构设计单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1.土木建筑结构安全设计规范
        1.1 结构的整体稳固性
        对于土木建筑结构而言,具备足够的承载力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建筑结构的局部受到破坏就可能造成主体结构连续性的破坏以及坍塌。而土木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与结构的延展性以及冗余性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足够的结构稳定性在应对地震、台风等极端自然灾害时才能够有良好的表现,降低由于极端自然灾害而产生的损失。
        1.2 结构的耐久安全性
        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结构设计时主要是注重建筑结构的强度,但是却忽视了环境因素对建筑结构安全性产生的影响。而建筑结构当中的混凝土、钢筋等构件却会因为大气以及土壤当中的水及有害介质的侵蚀,使其耐久性受到极大的影响,最后造成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其严重性与结构承载能力以及安全性水准偏低而在引发的问题也不容小视,因此,结构的耐久性也需要施工单位予以重视。
        1.3 构件承载安全水准
        针对土木工程来说,影响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首先就是材料的强度分项系数以及荷载分项系数,前者主要是明确土木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因构件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后者是明确荷载对土木建筑结构进行作用的过程中,将建筑荷载标准放大的—个系数。其次就是土木建筑结构荷载的标准值。
        2.设计土木建筑工程结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材料伪劣问题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材料尤为关键,施工材料的质量与工程建筑的整体质量息息相关。而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应用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就会使得整个建筑的承载能力不够,这样虽然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但是建筑本身的抗震效果却会受到严重影响。比如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的用量或者钢筋材料的质量不符合标准,在这当中虽然减少了资金投入但是却使得建筑工程无法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使得土木工程建筑的安全性受到影响。
        2.2 建筑结构缺少抗震功能
        目前我国很多工程项目所运用的施工材料抗震性并不是很好,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中部分建筑都跟国家有关的抗震标准有很大差距。其次,因为人们没有对抗震意识提高重视,通常在发生地震之后才会认知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利影响。最后,由于建筑物抗震等级设定界限方面直接体现出一些不同,有的沿海区域建筑物甚至根本没有达到抗震级别,从此可以看出,建筑结构缺少安全性和稳定性,一部分原因也是建筑企业以及相关政府机关并没有对该项工作提高重视。


        2.3 建筑设计方案不合理,施工执行不准确
        对于土木建筑工程来说,要想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是必不可少的,而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过现阶段,一些设计人员并不能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优化设计方案,从而造成一些工程建设中不必要的麻烦。当然,还有一部分工程建筑的管理人员并没有对设计方案予以相应的重视,进而使得设计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得以准确的实施,造成细化实施的设计要求变得笼统,忽视了一些需要重点强调的施工环节。同时,设计人员在进行方案设计的过程中都会对建筑的承载力进行考虑,却没有考虑到建筑在不同地区、环境下的使用寿命,这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都可能会造成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3.强化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的策略
        3.1 严格管理土木建筑结构的质量
        在进行土木建筑结构质量管理的过程中,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施工进度进行调整,工程施工进度必须遵循承包合同与工程设计方案来进行,而在设计方案当中,一定要涉及到施工技术以及进度规划等内容。在这当中,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主要通过对比法来进行质量检查。然后就是要对施工细节进行充分规划,对人力以及物力的配置进行优化。另一方面,管理人员还应当充分掌握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此来让工程施工严格按照计划的进度来进行。其次就是要对土木建筑结构工程进行详细的检查,并且要将工程的维护工作做到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主要检测建筑构件以及原材料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而对于采购设备以及相关配件等也需要专门人士进行严格的检查。在工程建设时,一旦施工材料的质量不符合标准,就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必须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认真记录进货的检验工作。在材料方面,一定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监管。
        3.2 保证建筑结构设计具备抗震功能
        针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期间,要求不断加强建筑的剪力墙结构,这样不仅可以加强结构实际的抗震能力,而且又能将建筑自身的承载力提高,从而可以优化整个建筑墙体的刚性。总之需要设计师在正式设计前期要充分对施工现场的建筑结构设计开展实地考察工作,还要保证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案,能够跟施工现场的具体状况相符合,这样可以更好保证整个建筑结构有非常强的抗震能力。
        3.3 改进建筑结构设计
        土木工程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将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一定要以工程质量为基础,同时有效控制工程建筑的建设成本,以此来确保工程建设成本能够在建设方的可承受范围内。应当明确经济效益以及建筑质量的关系,这也是土木工程建筑投资人员必须要知道的,同时也需要分辨建筑物的质量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相关设计人员更好地完善设计图纸,既可以控制工程建设的成本又可以确保工程整体质量,让业主及各相关单位对工程建筑结构设计满意。
        3.4 合理制定规范
        在制定规范时候,不要像以前一样过分要求统一,而是需要各个地方根据本地区水文、地质风貌、人文风俗等因素在不超过国家标准规范的情况下制定不同的规范。规范中强制性条件越多,政府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多,但这些本来并不是政府的责任,国家标准规范只是蓝本,根据要求编制地方性规范以适应不同地区在环境地质和经济、技术水平上的差异,并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促进行业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土木建筑结构的施工时,首先要重视的就是质量问题,这是由于建筑结构质量与建筑的安全性以及设计的严谨性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明确施工质量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确保二者共同发展,以此来有效控制建筑工程质量,提高施工质量,进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燕, 王海骄. 提高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
        [2]王娟. 浅谈如何通过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提高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J]. 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 2019, 000(004):170.
        [3]施云伟. 关于提高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研究[J]. 建筑与装饰, 2019, 000(013):P.4-4.
        [4]董新丽. 提高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研究[J]. 电子乐园, 2019(7):0495-0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