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莹
大连天元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
摘要:在新时代,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行业也在快速发展,然而,管理精细化水平却没有跟上建筑行业发展势头,建筑工程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多建筑工程出现造价超预算的现象。造价超预算不但产生直接经济损失,其引起的扯皮现象对建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也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本文分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各方面原因,同时也提出一些控制措施,旨在对建筑行业有些许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管理;措施
引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对于企业管理方面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对企业来讲,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就必须摒弃以往滞后的管理方式,将各种新型方式以及理念和工具等全面落实到企业运行管理环节中。其中,全面预算管理被引进到了企业内,并且发挥出了极高的效果,既提升了企业管理效率,同时还能够促使企业良好运行。预算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可以综合贯彻企业战略目标,在细化企业经营目标的过程中,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通过控制、激励、评价等多方面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企业应变能力。但是,目前建筑行业众多施工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本文简要阐述了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并针对当前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能对企业有所帮助。不过无论任何方式除了优势之外,多少还有着一定的弊端。基于此,为了企业得到更好经营,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制定出应对策略。
1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预算管理概述
1.1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预算管理的目的
企业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对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实施的全面管理,融会贯通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使用阶段,是从上至下、全流程、全方位的企业项目管理手段。企业通过科学的项目预算管理方案,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决策方案以及资源分配通过预算的方式量化表现,最终实现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预算要求对工程项目内部管理层的权力和责任进行合理安排,通过各层级利益分配及制衡来实现内部监督和激励。
2建筑工程造价超出预算的原因
2.1建筑单位管理薄弱,预算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建筑单位组织管理结构不完善,建筑企业往往会轻视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对造价预算只是将其作为一个静止状态看待,对市场动态不能深入调研,且对建筑行业的没有长远的眼光,这就是建筑组织管理层面出现的问题。项目造价要进行多方面的考量,在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的控制在投标阶段有一定的考量,在项目的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都要对工程造价估算和控制。工程造价的估算涉及多个方面,对造价人员专业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部分建筑企业、建筑单位往往会轻视工程造价问题,因此对专业人才的选择上有疏忽,导致最后工程造价超预算。
2.2财务战略管理意识缺失
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期间,发展战略是一项关键性内容,然而,有关工作人员的财务战略管理意识缺失,难以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正确的引导,导致发展战略目标和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不相符,差别过大,各自为政现象普遍存在。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战略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之间的联系性,也没有树立正确的战略管理理念,两者结合不到位,从而阻碍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2.3企业预算分析与考核体系不健全
预算管理机制是否有效运行取决于企业预算分析和考核体系的可行性。目前,大部分企业无法客观公正地体现企业预算执行的效益,不能高效监督、检查预算的执行过程、分析执行程序及结果并及时做出调整。另外,企业在执行预算管理中未能将预算考核的结果与员工绩效紧密结合,或是在整体绩效评定中预算工作的占比过小,难以按预期效果进行有效循环。所以,企业预算结果的不科学、不准确,企业绩效评价机制的不完善,最终将预算考核停留在形式层面上。
3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完善措施
3.1加强企业决策层对预算管理的认知和重视
企业决策层对项目预算管理的认知不足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增加企业决策层的认识和重视,从企业治理和管理创新的高度来重新认识预算管理,进而全力支持预算管理工作。企业预算管理通过战略指导确定目标、预算从编制、执行、控制、调整、分析、考核等环节最终获得战略实现,形成闭环管理,预算数据将企业价值最大化,用数据说话,使管理者能够及时洞察形势的变动,更精准的掌握企业的运营状况,这对提升管理层的管理水平将是至关重要的。实践证明,企业决策层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实施的力度,直接影响预算效果的好坏。
3.2加深全体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识,激发积极性
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期间,离不开全体员工的相互配合和合作。对于该项工作来讲,本身有着一定的复杂性特征,包含的内容非常多,需要进行有效整理,只有全体员工相互合作,才能促使全面预算管理良好开展。第一,构建氛围良好的企业内部工作环境,不管是决策层还是基层等,员工都必须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树立良好的自信心,遵循上下一致的基本原则,为工作开展发挥出自身价值,贡献一份力量。第二,企业管理人员做好预算工作人员培训工作,提升人员技能和素养,增强认知能力,明确企业战略目标,以确保预算管理工作得到高效率开展。第三,当预算部门工作量非常多的时候,企业必须多安排人员进行工作,从而缓解预算工作人员的压力。
3.3承接企业战略与执行力的核心战略管理工具
以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与各级预算责任主体执行力之间的桥梁,将企业愿景和中长期战略规划具体化、数量化为年度经营计划和预算目标,通过年度目标和经营责任的全方位、逐层级分解落实,确立各级预算责任主体的努力方向,形成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业务计划为主线、全面预算分析报告为工具以及绩效考核为保证的“四位一体”预算管理理念,引导各级组织及全员聚焦战略、明晰目标、专注执行、达成绩效。
3.4提升预算人员的专业能力
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过程中,工程造价预算人员需要不断进修学习,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水平,深入了解把握工程预算各方面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这样就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预算水平。在建筑工程中造价预算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预算人员对工程负有很大一部分责任,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在造价预算上出现漏洞,其损失非常巨大,建筑工程企业会面临不小的负面影响。所以对专业工程造价预算人员需求一直存在。工程造价预算人员除了过硬的专业能力,在其专业素质要求也很高,存在预算人员为自身利益,故意在工程造价上制造漏洞,在监管失查的情况所造成的损失巨大,所以工程造价预算专业人员要有职业素养,有责任意识。建筑工程企业在监督组织管理上需要不断完善,对工程造价预算人员也要对其进行思想上的专业培训,不仅需要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也要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对这些人员进行思想意识的熏陶,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将职业素养植根于心中。其次建筑工程单位需要在一定时期内给预算专业人员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不断提升专业人员的自身素质,让他们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洞悉市场发展规律,保证准确预算出建筑工程造价。企业需要给相关专业人才提供更好的就业条件,就业前景,这些条件是引进人才,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措施。一方面是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要提供较好的就业环境,才能吸引相关专业的人才。
结语
综合上述,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的较为迅速,尽管发展中存在不少的漏洞,但整体情况向好。在建筑行业的前进过程中如果能对工程预算方面在继续完善优化,深化控制工程造价措施研究,对工程建设的收支平衡,产业健康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史阳,李绍华,耿欣,康会杰,李京泽.建筑工程造价超(概)预算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居舍,2020(35).
[2]钟志文.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探究[J].四川水泥,2020(12).
[3]段海琛.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J].居业,2020(11).
[4]王改玲.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和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