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春
临沂市河东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园林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具有专业性与系统性等特征,园林工程施工是一项工期较短的工程,而园林工程养护管理又是一项工期较长的工作。因此为了保障园林工程的有效性,本文阐述了园林工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园林工程施工要点与养护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园林工程;影响因素;施工要点;养护管理技术
0引言
在园林工程中,因为工程施工的过程主要是按照其施工的计划进行,所以其施工过程对工程的质量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除了要对工程计划与流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施工人员及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为依托有效促进园林工程施工的安全与稳定也是其工作的重点。其中,植物养护工作作为一项比较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需要综合有效管理和科学的技术进行干预。
1园林工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园林工程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土壤因素。因本地土壤影响而导致植物成活率下降,这成为缔造园林种植技术难点。据调查现实,园林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树木栽植,通常因本地气候、土壤问题而使得很多引入的苗木成活率较低,影响苗木栽培。(2)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条件有非常强的依赖性,体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当地气候环境条件、自然环境影响非常的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园林缔造备工中的植物品种的挑选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
2园林工程施工的技术与管理
2.1园林施工工艺
在园林工程的施工项目中,应科学合理的编制施工的工艺标准,同时应保证对施工的操作流程与顺序及相关的规范与质量要求进行合理的规定。在施工前,务必向工程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要求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操作。除此之外,还应确认施工的工序与环境及其施工材料的质量。严格遵守施工要求,使其具有制度化与规范化的特点。对于园林施工的组织设计工作,实质上就是对工程进行全面性的指导。在园林施工的控制问题上,应将施工的顺序与流向进行充分的考虑,深入研究施工项目的方法与措施是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在制定施工的具体方案时应进行经济技术的严格对比,使其设计有效满足园林建设的要求,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并且能够安全的进行施工,实现园林建设施工的经济效益。
2.2园林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
对于园林建设中的施工人员应定期进行相关施工内容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施工的规范与要求,同时对其施工质量与管理方面也应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强化施工质量意识,有效保障园林施工的安全性。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有效保障园林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施工的人员应进行合理的分配,有效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3园林施工管理工作
在园林建设项目施工中,应对施工现场进行相关水文与地质的勘查工作,并进行熟练地掌握。对于临时的设施与其搭建的工作都应满足园林施工的需求,以此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施工的工作量是园林建设中所占比重较大的部分,并且对其投入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也相对较多,管理工作方面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园林施工建设的质量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2.4园林施工的技术变更
对于园林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变更应予以一定的重视与关注,需尊重施工方、设计方以及建设方的共同意见。经过同意后相关的园林设计部门进行科学合理的改动,并向施工部门签发指定的变更通知。除此之外,对于投资的方案以及建设的规模产生重大影响的设计变更,应经过设计部门的同意后才可以进行修改。
对于相关的设计变更应进行有效的文字记录并存档。对于影响园林建设整体施工的技术工作应进行严格的复核,避免由于差错的产生而造成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3园林工程的养护管理技术应用分析
3.1土壤养护管理技术应用
(1)培土。有的城市绿化植物受环境和地理位置限制不能翻土,那则要培土,培土具有增厚土层、保护根系、增加营养、改良土壤结构等作用。在多雨区、寒冷季节、土层薄的地区多在晚秋初冬采用培土措施,防止土壤流失、保温防冻,以促进树木健壮生长。(2)深翻。对市政园林土壤进行深翻,可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增加孔隙度,增加含水量。同时,深翻后土壤水分和空气条件能得到改善,使土壤微生物活动加强,加速土壤熟化,使难溶性营养物质转化为可溶性养分,可相应提高土壤肥力。
3.2水分养护管理技术应用
(1)排水是防涝保树的主要措施。土壤水分过多,氧气不足,抑制根系呼吸,降低吸收机能;严重缺氧时,根系进行无氧呼吸,易积累酒精使蛋白质凝固,引起根系死亡。排水方法主要有地表泾流、明沟排水、暗沟排水。首先可通过地形处理,将地面整成有一定坡度,自然排水;同时夏季多雨季节在地势低洼易积水处,要开明沟或暗沟排水,保持雨天能及时排水,严防淹根。(2)休眠期灌水和生长期灌水。休眠期灌水在秋冬和早春进行,秋末或冬初灌水可提高植物越冬能力,并可防止早春干旱;早春灌水有利于新梢和叶片的生长,并有利于开花坐果。生长期灌水有花前灌水、花后灌水和花芽分化期灌水。
3.3施肥养护管理技术应用
(1)施肥时期。第一、结合不同植物,施入不同种类的肥料。早春和秋末是根系的生长盛期,需要吸收更多的磷素,根系才能强大、伸入土壤深层。抽枝发叶期,细胞分裂迅速,叶量增加,树体扩大,此时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氮肥,建造细胞和组织。花芽分化时期,应施以磷为主的肥料,为花芽分化和开花打好基础。开花期与结果期,需要吸收大量磷、钾肥。第二、结合不同树种,在不同时期施入不同种类的肥料早春开花的树木在休眠期施肥,对花芽萌发、花朵开放有重要作用。花后是枝叶生长盛期,应及时施入以氮为主的肥料,促进枝叶形成;在枝叶生长缓慢、花芽形成期,应施以磷为主的肥料。(2)施肥方式和方法。第一、因吸收养料和水分全在须根部位,所以施肥要在根部四周,不要靠近树干。第二、对根系强大、分布较深远的树木,施肥宜深,范围宜大;根系浅的树木施肥宜浅,范围宜小。
4结束语
园林施工同植物养护的有机结合和密切配合是铸造一项高品质的园林项目的基础和前提。例如设置自然山水的过程中,就需要设计者切身体会,亲身体验园林的意境,对园林的具体地理位置和周围的环境进行详细的了解。在园林施工中,植物养护的整个过程都贯穿着施工。比如为了保证其茁壮成长,实现对乔木的合理养护,在运输途中要防止乔木的损失;修建过程中,要保持长短适中;另外,资金的合理安排也是实现对施工和植物养护的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因为园林施工和养护工作具有长期性,这就对资金的配置,各个环节的安排,施工方案的科学论证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石瑞娜.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的有机结合方法分析[J].四川水泥,2021(04):104-105.
[2]李洁,霍尧.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J].现代园艺,2021,44(07):181-182+184.
[3]杨德艳,孙艳丽.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21,44(03):193-194.
[4]何旭光.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分析[J].新农业,2021(02):96-98.
[5]蔡志惠.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探究[J].居舍,2020(36):105-10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