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
莒南县石泉湖水库管理所 276600
摘要:长期运行与管理好已建水利工程设施,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正常发挥作用,保证设施安全并维护河湖水系健康,是当前和未来水利工作的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信息化的内涵丰富,面向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全生命周期管控各个环节。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作为水利行业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彻底改变水利工程“重建轻管”发展惯性的重要抓手,伴随水利业务拓展、智慧水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不断实现自我创新,领跑行业发展。
关键词:智慧化运行管理;信息化;智慧水利;水利工程
引言
基于智能技术的创新实现了工程项目的自动化控制管理,并实现了工程项目自动化系统的建立。调查发现,自动化系统在项目管理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智能技术的应用还不成熟,仍然存在薄弱环节,是系统持续运行的重要因素。忽略系统中的漏洞可能导致系统故障,并可能导致严重情况下的水数据损坏。本文给出了一个开发水资源管理系统故障排除自动化方法的实例,旨在解决水资源管理系统的控制和管理问题,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系统在运行时间长、计算密集型操作中的压力,并为水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1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应用需求
智慧水利建设需要在系统梳理主要业务类型和处理流程的基础上,以业务流为导向,明确支撑业务处理流程、所需要的数据源以及数据生成、传输、处理流程。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是在传统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增加“智慧”的内容。分业务类型的智慧化应用场景设计是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例如基于长系列水文气象数据,丰水期预测超标准洪水,智能分析调取历史文献和相近地区类似险情处置,做好应急调度,保障工程自身和下游相关区域安全;枯水期结合生态流量监管要求和来水情况,自动生成制定兼顾下游河流生态的综合调度方案。例如实施防洪、发电、供水、灌溉、航运和生态等方面综合调度的流域梯级水库群自动化调度。再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分析水利管理部门海量日程记录台账,分析问题多发的关键时间、主要环节和工程部位,自动生成解决方案并通知责任人处理等。智慧化应用场景设计需要结合工程类型、流域特点、区域问题、特定时期等统筹制定,由水利工程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与IT人员共同开发完成。
2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技术
2.1视频监控技术
该技术通常应用于关键站点或远程站点的监控和控制,使用相关视频捕获设备(如摄像头)实时捕获相应监控站点上的视频文件,同时这些内容在第一时间动态地传输到监控中心,以检测并修复第一时间出现的问题。视频监控技术支持多种功能,如视频压缩编码、视频分析处理、视频捕获和视频传输。
2.2自动水文技术
供水监测是实施水务项目和实时控制水务变化以避免影响水电站建设的关键条件。传统的水文测量程序效率低、不准确,在发生突发紧急情况时无法对施工要求作出如此好的反应。水电厂自动水情监测技术的应用,使得能够在适当的施工现场建立远程站点和中心,对整个施工区的水情进行实时监测,快速收集和传输数据,自动分析数据提取情况,及时预警数据提取情况,从而提供快速、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解决方案。
2.3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采用计算机远程控制和控制,包括每个水处理厂安装的测控中心以及测控站。监测中心通过中国的一个联合无线移动站群与该站进行通信。测试中心向每个工作站发送测试运行命令。各站将水电站的当前运行数据和状态发送给检测中心。测绘控制中心还可以向各水处理厂的测控设备发送打开、停止和压力控制等控制命令。监控管理器实时监控和管理各个供水企业的整个制造和使用过程。前端机器采集水泵运行状态等实时数据,反转水质、水量、电流、水压等,通过中继通信系统上传到中央站主站主节点。此外,它还收集和监测能源消耗数据。中央计算机主机将巡逻命令发送到每个前端站六分钟,并接收返回的数据。通信系统在两台计算机的热备份模式下工作。从每个前端站收集的数据存储、分析和处理到数据库中,并组织图表数据以进行跟踪和识别。
2.4数据库
数据库是用于描述组织中一个或多个活动的数据集合。数据库具有多种功能,例如例如,数据输入、存储、计算和统计信息,并且可以存储和管理地图、矢量数据等。它们使用先进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实现从两点到多点分布式数据共享的逐步过渡。
3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优化措施
3.1修订和制定相结合,推进水利工程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I)水坝流域、灌溉系统、固体供水系统、安全认证、风险排除、重组、规划和技术管理等水项目开发标准化供水系统,并进一步发展现有的水项目标准化信息系统;结合信息技术的动态智能发展需要,迅速建立水电站信息化处理的新标准。
3.2加快信息系统的部署
国家有关机构必须加强立法建设,精简对信息违法行为的处罚,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法律保护。各级水管理机构不仅要重视技术,还要重视管理层面;不仅注重重建,而且注重安全,逐步发展以保密和保护、评价和服务以及检查和管理为基础的技术和安全管理系统。他们利用技术和管理确保水事项目在信息系统风险防范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阶段。这包括建立严格的数据存储程序,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以及建立严格的资产标签。
3.3具备充足资金的技术创新
成本控制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水电站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如果控制不够,可能导致资金浪费,可能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在制定水事项目时,重点是合理安排投资和运用资金,避免浪费资金,让所有利益攸关方更好地了解成本节约,最终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了更好地做到这一点,水项目的开发应侧重于创新技术开发、主动引进自动化技术、改进建筑行业、制定应用技术做法和分配科学所需资源的计划、同时开发新技术和节约用于水项目建设的资金。
结束语
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总体框架的实现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总体谋划,分步实施。在试点先行先试取得可推广经验的基础上,在中央事权的大中型工程中先标准化的推进,再根据工程特点逐步优化、个性化定制。
参考文献
[1]王桂平.水利工程自动化综合系统运用简述[J].治淮,2019(12):27-28.
[2]李谦.水利工程中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方法[J].四川建材,2019,45(11):137+147.
[3]林颖健.电气自动化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204-205.
[4]高喜永,苗娟,王朋,鲁丽,贺子银,王华丽.水利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故障排除方法[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09):140-143.
[5]蔡松波,黄涵.试论水利工程自动化问题和适应技术[J].中国设备工程,2019(15):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