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村镇建设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卷6期   作者:王红
[导读] 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及实际情况,
        王红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九山镇人民政府   山东省潍坊市  262608
        摘要: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及实际情况,注重村镇规划设计管理,有利于完善相应的设计方案,为村镇整体布局合理性的增强提供专业保障,满足新村镇建设事业长效发展要求。因此,在对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研究时,应给予村镇规划设计管理更多的关注,积极探索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加以使用,确保村镇规划设计效果良好性,实现其科学管理目标。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镇建设;规划;管理
        1村镇规划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在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过程中,为了使村镇规划设计工作能够落实到位,则需要对其设计重要性有所了解。具体表现为: (1)加强村镇规划设计,可为新农村建设水平提升及效果增强等提供专业保障,满足其经济唱戏发展要求;(2)通过对村镇规划设计的充分考虑,能够使其作业计划制定与实施更具科学性,丰富新农村建设中所需的参考信息。
        2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镇建设的规划管理基本条件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镇建设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土地,土地是作为村镇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用于村镇建设的可利用土地主要包括新项目的建设用地、设施用地和耕地。开发新项目需要相应的建设用地,这是项目投资及建设的最基本条件。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治理,园区建设及新兴项目的建设,乡村的娱乐广场建设,天然气管道的铺设等都需要相应适配的建设用地或农业设施用地。乡村振兴背景下还要注意对于耕地的保护,陈锡文在北京大学 2020 乡村振兴论坛上发表乡村特有的功能时强调的第一点功能就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这一功能区别于城市,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最离不开的就是耕地,在村镇建设进行中,耕地红线不可侵。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镇建设的第二个基本条件就是资金。没有资金一切都只是空中楼阁。用于村镇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地方自筹资金、商业资本、国家财政补贴和国家贴息贷款。实现乡村振兴,进行村镇建设,都需要资金(本)的支持。村镇建设中基础设施如乡村道路、文化广场、污水及垃圾处理场、环境景观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这需要国家财政补贴的投入。还有农村道路的照明设施、天然气管道的铺设、健身器材的建设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需要国家资金的支持。乡村中一些小型基础设施可以由乡绅或者当地的成功人士自愿捐助建设,但是大型项目的建设需要依靠商业资本、政府财政补贴及国家贴息贷款等多方共同解决,本着谁受益谁投资为主的办法解决资金的来源。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镇建设的第三个基本条件就是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就是村镇建设前进的不竭动力。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包括专业技术人才、专业管理人才和乡村社区管理人才。乡村振兴建设包括乡村村落物质环境建设、乡村园区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精神文化建设、乡村数字化网络建设、乡村社会综合管理建设等,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都需要有现代社会管理思维及现代技能的高级人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振兴是关键,人才是决定乡村振兴成败的先决条件。发掘有乡土情节的现代技术与管理人才、在农村成长的大学生和乡绅都是乡村人才的真实构成,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出身,对农村有深厚的感情,通过政策指引、人才奖励机制,鼓励大学生和具有乡土情节的人才回乡发展,建设家乡,这是解决乡村人才的重要途径。
        3加强村镇建设规划与管理的有效策略
        3.1着眼长远、科学规划
        结合实际研究掌握的情况来看,现在不少农村地区还有很多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乡村两级要么是缺少规划,尤其是乡、村这个层面,很多都缺少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建设规划;要么是执行规划不严格、打擦边球。随着这几年问题“大棚房”整治、河湖清四乱、产权制度改革,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暴露出来,也造成一些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的问题。下一步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上,尤其是在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造林绿化等项目谋划过程中,一定要与规划衔接配套。

也有必要借助“十四五”规划编制这个窗口期,综合考虑人口流动、生产力布局等相关因素,尽快完善配套相关的规划,推进各种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相互衔接,这样一方面提升项目承载和承接能力,同时也避免重复投资建设,避免资源浪费。比如,细节规划的问题。虽然有关部门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不少省市美丽乡村建设作了科学、合理的整体性规划,其中特别是在建设模式、建设目标、建设途径等方面做出诸多的探索,但是在部分细节的规划上仍然存在着模糊地带。例如,一些历史人文较为丰富的省份,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却没有重点突出此类元素,导致部分建设计划的适应性不高。另外,部分乡村目前仍然存在私搭乱建的现象。上述情况若得不到及时整改,将会对整个美丽乡村建设水平造成影响。
        3.2 做好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8 年,我国乡、镇数量分别为10 253 个和 21 297 个,共有 542 019 个村民委员会。面对乡村建设规模的扩大化趋势,应大力建设乡村人才队伍,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落实提供稳定驱动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实施的重要保障,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快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各地区应全面掌握乡村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包括人才队伍的总体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类型分布、区域分布和政治面貌,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支撑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实施的依靠。围绕一个中心、确立一个目标、组建一支队伍;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三大保障,优化发展环境,构建人才高地,全面解决乡村人才总量不足、增长乏力、人才结构不尽合理、分布失衡、乡村人才整体素质不高等相关问题;明确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构建科学规范的识别体系,树立人才为先的人才观;增强乡村人才主体意识,打造引才聚才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服务环境和工作环境;强化力量配备协同,形成管理工作合力,完善目标考核方法,提高人才管理质量。另外,还应全面改进乡村人才培养支持机制,构建乡村人才引才用才机制,强化乡村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创新乡村人才评价考核机制,健全乡村人才顺畅流动机制,夯实乡村人力资源基础。
        3.3 生态经济工程建设
        生态经济工程建设有助于协调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矛盾,形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体系。各地区应结合实际产业环境打造生态工程建设体系,充分发挥生态经济工程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和优势。1)在农村生态经济工程建设过程中,应深入分析该地区是否具备生态经济工程的建设条件,包括自然条件、环境条件和人力资源条件。2)通过实地调研,掌握生态经济工程对农户家庭收入、财富积累以及对地区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确保生态经济工程建设能够取得实质性成效。3)加强农户与生态经济资源之间的联系,提高生态经济工程实施过程中地区间的公平性,加快生态工程实施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重视对退耕地区后续产业的培养。同时,应在生态经济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有效提高人力资源储备水平,促进农民职业转型。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农村地区传统农业资源较为匮乏,在发展生态经济工程的过程中应全面整合地区的旅游资源、观光资源,有针对性地发展生态旅游业、观光业,全面优化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加强政策引导,构建以生态经济工程为核心的产业链,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稳定性。
        4 结束语
        城乡规划能够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实现农村土地利用的最高价值,充分发挥重要作用的农民的短期和长期利益。保护农民作为城乡规划师和农业纳税人的基本利益,遵守各地农业发展规律,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明确各部门职责,落实加强规划建设注重保持农业质量,从灵活性、务实性、发展性的角度,探索村镇建设与规划管理的新战略。
        参考文献:
        [1]肖泳. 渝东南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几个核心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7.
        [2]田松.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及其管理探究[J].科技资讯,2013(29):246.
        [3]曹胜君.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及其管理探究[J].江西建材,2012(03):44-45.
        [4]陈晓敏.论加强村镇建设规划与管理[J].科技资讯,2008(36):216.
        [5]牛志英.浅谈西部村镇建设规划与管理[J].小城镇建设,2004(03):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