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滨江公园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基于地方文化的城市公园入口景观设计展开研究,先对城市公园入口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不足进行阐述,然后重点提出了几点设计要点,主要包括深入挖掘和提炼地方文化、公园功能的序列引导、生态景观的修复设计,旨在实现地方文化与城市公园入口景观设计的紧密融合,赋予城市公园入口景观设计全新的生命力,成为彰显地方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地方文化;城市公园入口;景观设计
对于城市公园来说,在人们休闲娱乐和强身健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和优势,在人们社交活动和文化传播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与城市道路和街区,是的城市公共空间得到顺利构建。针对于城市公园入口,人口安全疏散功能显著,是提高城市公园设计水平的重要方式方法之一。但是在入口设计方面,地方特色设计合理性不足,趋同化现象比较明显,所以深入研究与分析城市公园入口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其现实意义突出。
一、城市公园入口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一)空间衔接的紧密性不足
在隔离公园和城市空间方面,方形石桩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在入口处的空间过渡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但是与自然性不足,景观石尚未将地域标志展示出来,在整个公园中所处地位并不突出。同时,空间引导呈现出较高的空泛性,引导游客流向的清晰度也明显不足,从而各个部分空间衔接的紧密性缺失,其节奏感有待提升。
(二)软硬质景观的平衡性不足
在入口处,硬质铺装面积比较庞大化,在植物配置方面,尚未深入分析生态的多样性,植物在空间中的点缀作用也没有得到发挥【1】,功能景观比较单一性。同时,入口小品设施仅仅设置了木座椅,也缺少明确的指示标识,指引性的发挥备受阻碍。此外,基础设施布置的合理性不足,服务范围有待拓展,对于残疾人坡道等设置的考虑也比较少。
(三)植物空间配置的多样性缺失
以某一城市公园为例,规则化配置,在入口空间的植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配置方式主要为“乔-灌-草”等。在入口西侧,大乔木尚未在周围得到种植,使遮阴作用无法得到发挥,虽然具有一定的空间感,但是给人的体验是比较呆滞的,在入口空间东侧,自由式在植物配置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表1所示,虽然可以使入口空间的疏密性得到发挥,但是垂直方向的层次感比较薄弱化。该公园入口空间植物配置方式如表1所示:
表1 公园入口空间植物配置方式
.png)
二、基于地方文化的城市公园入口景观设计要点
(一)深入挖掘和提炼地方文化
以许昌为例,作为一大文化古城,其历史比较悠久且绵长,在诸多历史文化中,许昌特色文化的展现非常重要。在中央公园内,莲城文化扮演的角色突出,其中,要对许昌市的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等进行深入分析,加强抽象化、想象化方法的应用,配置设置大型雕像,与浮雕或透雕形成相互呼应,旨在将渲染氛围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此外,在小品设施方面,仿古木质比较适合应用,并结合莲城文化将“莲”纹络刻制上去,将造型的简洁性发挥出来,密切协调莲城文化的主题风格。
(二)公园功能的序列引导
在入口空间的序列方面,主要以外围过渡、实体空间以及引导空间为主,合理拆分和重组空间,在空间缩放和流线方向设计方面,对不同功能空间进行划分。首先,拆分。对入口空间进行控制,加强人车分流方法的应用,对游客进入过渡空间形成正确引导,并发挥出车流进入车行游览道路的引导作用【2】,但是要将消防道路和残疾人坡道预留出来。其次,重组,将疏散面积拓展开来,第一次重组可以选择过渡空间到实体建筑空间,其序列为由小到大,在二次重组中,应对面与面、面与线以及面与点的关系进行合理处理。
(三)视觉景观的抽象表达
要想不断城市公园入口设计水平,既要加强地方文化符号的融合,也要对地方的文化性和地域性进行深入分析,将景观层次设计的丰富性发挥出来。以许昌的中央公园为例,在入口空间的文化主题选择上,应以莲城文化为主,实现与许昌市三国文化、莲的有效链接与融合。同时,在入口广场中心,应加强景观石的设置,由于其体量比较庞大化一些,极容易产生负面作用,所以在入口处应设置大型雕像,但是要将许昌文化符号携带其中,从而将入口在整个公园的地位彰显到极致。图2为莲城文化的入口空间现场展图:
.png)
图2 莲城文化的入口空间现场展图
(四)生态景观的修复设计
入口设计的目标,旨在为人流的聚散提供便利性,通常来说,广场设置的面积比较大,植物的绿化率并不高。入口空间,在游客到达和停留时发挥着重要作用,软硬景观设置应确保高度的合理性性。在入口处,应加强本土植物的种植,有机融合乔、灌、草,将种植方法的多样性发挥出来,构建新奇的植物景观环境,不断提高植物色彩的丰富性,对于选择的植物品种,应尽量多一些,确保绿化效果的稳步提升,同时将更多的人流吸引过来,借助植物景观,遵循有序原则来隔离空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诸多城市居民对于公园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以此来满足放松身心、释放压力的需求,对于传统规划设计来说,对于精品的设计过于重视,并没有对人性与文化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所以公园在设计和建设中,必须要对人的意愿与需求进行充分考虑,也就是加强人性化理念的渗透。此外,在选择入口空间文化方面,要将文化标识的特色性与地域性彰显出来,防止涵盖所有文化,以免对当地市民的文化自信心造成影响,使人性化与入口空间形成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
参考文献:
[1]刘清颖,马江萍. 海绵城市建设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以上海为例[J]. 科技通报,2020,v.36;No.258(02):84-87.
[2]胡芳文,胡希军,罗紫薇,等. 上杭县城区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分析[J]. 生态科学 2021年40卷2期,133-141页,ISTIC,2021.